当前位置:首页 >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1节《温度》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这样的现象呢?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后进行归纳:放入热水里,细管中水柱上升。放入冷水里,细管中水柱下降。
现象成因: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请大家取出桌上的温度计,和我们前面的装置作一个比较: 小瓶相当于温度计的哪个部位(玻璃泡里面存放有染色液体,我们的温度计内存放的是染色的煤油)
在我们装置上有一根长而细的玻璃管,温度计内有这样的玻璃管吗?
我们发现它更细了,细得跟人的毛细血管一样,我们称之为毛
细管,用玻璃造这样一根细管肯定不易,有这个必要吗?这么细有什么好处呢?玻璃泡中的液体只要有一个微小的膨胀,毛细管中液柱的长度就会有明显的改变,好像把液体的膨胀放大了。
温度计上的每一小格是怎么回事?温度就像我们前面学的长度要有标准一样,有了1 m的标准后就有了1 cm,1 mm,温度也要有标准,温度的标准叫温标。学生交流讨论:
①温度计为什么要有液泡? ②为什么要用细管?
③要比较方便、准确地比较出两杯冷热程度差不多的水的温度,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
学生活动:(讨论与探究)对自制温度计进行修改,如瓶太大了,不方便,可以缩小为玻璃泡;并将其中的液体改为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将细管改为
5
封闭的玻璃管,并将内径变细,还要标上刻度等。
(2)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液泡里面有的用酒精,有的用煤油,还有的用水银。
学生活动:带着问题观察实验室用温度计
①实验室用温度计的组成?(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上面的标度) ②液泡的作用是什么?玻璃管内径为什么很细? 教师介绍:实验室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共同讨论温度计的基本结构,完毕后小组代表发言。
学生总结:温度计的基本构造包括玻璃泡、细玻璃管(内径很细,粗细均匀)、刻度。
拓展研究:比较三种温度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种温度计的相同点 项目 实验室用温度计 体温计 寒暑表 都是由玻璃外壳、毛细管、玻璃泡、液体、 构造 刻度等组成 原理 单位 三种温度计的不同点 项 目 测量范围 实验室用温度计 -20~110 ℃ 体温计 35~42 ℃ 寒暑表 -25~50 ℃ 6
液体的热胀冷缩 摄氏度 分度值 用 途 构 造 泡内液体 1 ℃ 实验用 无缩口 煤 油 0.1 ℃ 测体温 有缩口 水 银 1 ℃ 测气温 无缩口 酒 精 教师引导过渡: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温度计上的℃,它表示该温度计采用的是摄氏温度,摄氏温度是温度的一种标度方法,温度的标度方法除了摄氏温度外,还有热力学温度,我们先来研究摄氏温度。
2.摄氏温度
学生活动:带着问题观察实验室用温度计并阅读课本 (1)上面的数字和字母是什么意思?
(2)它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各是多少? (3)它的分度值是多少?
(4)0 ℃是怎样确定的?100 ℃又是怎样确定的? (5)1 ℃是怎样确定的?
(6)摄氏温标的分度法怎样扩大到0 ℃以下和100 ℃以上? 阅读讨论,了解单位
A.字母“℃”的意思:表示摄氏温度(瑞典的摄尔修斯提出的)。 B.0摄氏度的规定:在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记作0 ℃(关于“一个大气压”在后面的学习中会进一步的了解)。
C.100摄氏度的规定:在一个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记作100 ℃。 D.1摄氏度:0 ℃和100 ℃之间等分100份,每个等份代表1 ℃。
7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 ℃,读作:37摄氏度。
珠峰营地的帐篷内,温度为-15 ℃,读作:负15摄氏度或零下15摄氏度。 多媒体出示小资料:自然界的一些温度/℃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着将空白处填上。学生讨论后回答: (1)高压锅内沸水的温度是高于100 ℃。 (2)人的正常体温是37 ℃。 (3)冰箱的最低温度是-18 ℃。
(4)我国最低气温为-52.3 ℃(漠河镇)。 氢弹爆炸 太阳表面 钨的熔点 白炽灯丝 铁的熔点 煤气火焰 金的熔点 火柴火焰
教师引导过渡:知道了温度计的结构、原理后,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使用呢?
3.温度计的使用
多媒体出示:想想议议 共同探究
(1)如果所测的温度过高或过低,超出了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最低
8
5×107 约6000 3410 达2500 1535 铅的熔点 焊接烙铁 高压锅沸水 水的沸点 酒精沸点 328 250 冰箱最低温 水银凝固点 我国最低气温 地表最低气温 酒精凝固点 液态氧沸点 -39 -88.3 -117 -183 -253 -273.15 100 78 63 约1100 地表最高气温 1064 人正常体温 0 液态氢沸点 绝对零度 约800 水凝固点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