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1节《温度》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第1节 温度
一、课标内容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要求:“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观察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了解它们的使用方法和测温范围。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到物理,从自然到物理的认识过程。
二、设计理念
本课在设计上要侧重让学生全员参与、主动探究,并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通过多媒体展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对温度这个词是非常熟悉的,但对它的含义的理解却不准确。通过教材的开篇的感受温水的感觉以及“想想做做”内容,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对温度的感觉是靠不住的,引导学生关注温度的科学内涵。在此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自制温度计的过程,让学生了解温度计的测温原理,从而顺利进入温度计的教学过程。本节课设计了让学生动手制作温度计,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释。学生在活动中可以自己画刻度,自己规定温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创造精神、实践能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增加学生探索的乐趣。
自然界的各种温度,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获得。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再通过交流,达到共同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的目的。关于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温度的测量作为预备性知识和学生学习本章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是本节的重点内容。使用前,应引导学生先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然后进行正确操作。
1
三、教材分析
“温度”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一节内容,它是本章知识结构的核心,本章的教学首先围绕“温度”和“温度计”进行,更重要的是物态变化是围绕温度是否变化进行的。因此,本节内容在该章的地位可见一斑。
四、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重,求知欲强,但动手能力较弱,加上刚接触物理不久,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缺少认识,也缺乏必要的逻辑知识。因此,以学生常见的现象进行引入,以便使学生能逐步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学生接触天气预报的机会还是很多的,读摄氏温度是容易出错的地方,要加一引导。写摄氏温度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点,但只要把读的问题解决了,写也就水到渠成了。对于温度计指示的温度,学生可能不能一下子用正确的方法,要在学生错误的读法上引导学生正确读数。
五、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了解并记住一些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
2
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六、重点难点
1.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2.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七、教学方法
讨论法、合作交流法、实验探究法、提问法、类比法等。 八、课时安排 1课时 九、教学媒体
电子白板、PPT多媒体课件、自制温度计相关器材、小瓶(带橡皮塞)、细玻璃管、烧杯、温度不同的水、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十、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情景导入
多媒体展示图片:夏天酷暑难耐、冬天寒冷刺骨。 学生活动:学生回忆并交流各个不同的季节对温度的感受情况。
2.实验导入
三只烧杯中分别放冰水、温水和热水,引导学生进行“冷”“热”的体验,并描述感觉。
实验:把左手食指插入放热水(热水越热越好,以不烫手为宜)的烧杯里,右手食指插入放冷水(冷水足够冷,可加冰块)的烧杯里,然后同时抽出手,插入温水烧杯里。
3
思考:两只手指对温水的感觉相同吗?你能准确地判断出水的冷热程度吗? 交流讨论:左手、右手的感觉,原来放在热水中的食指放到温水中有什么感觉?原来放在冷水中的食指放到温水中有什么感觉?讨论哪个手指的感觉是正确的。并交流生活中还有没有类似的例子(井水“冬暖夏凉”)。
师生归纳:同一杯水温度应该一样,而我们的感觉却不同,说明我们的感觉不可靠。
我们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冷、热、凉、暖”都是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的。要准确地知道物体的温度,必须借助于测量工具——温度计。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温度的有关知识。
(二)展开新课 1.温度计
提出问题:如果我们要确切知道这杯水的温度,应该怎么办? (1)共同探究:自制一个温度计
在小瓶内加入一些带颜色的水,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把细玻璃管封闭的一端加热,使玻璃管内的空气跑出一些,迅速用橡皮塞塞住瓶口。
实验探究:把自制温度计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察细管中水柱的变化。 将小瓶放入热水里,仔细观察细管中水柱的位置,再放入冷水里,观察水柱位置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实验完毕后小组推选代表发言。 学生实验并观察、思考:
将烧瓶浸在热水中有什么现象,取出放入冷水中又如何?演示为什么会出现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