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5课 苏幕遮练习
A.很多企业都认识到,为了应对消费需求和竞争格局的变化,必须把改进服务提到与研发新产品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B.一般人常常忽略的生活小事,作者却能够慧眼独具,将之信手拈来,寻找其叙述的价值,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C.在90后的青少年中,科幻迷越来越多,这显示了科幻文化正在崛起,是对长久以来孩子们缺失的想象力的呼唤。
D.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很多人提笔忘字,从此以往,将影响到汉字文化能否很好地传承。
解析:B项,“成为”前暗换主语,可在前边加“使之”。C项,“显示”用词错误;最后一句主语不明,据句意,应为“科幻文化”,而据语法,却是“崛起”。D项,一面对两面,改为“将影响到汉字文化的传承”。
答案:A 二、迁移发散
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月 圆 〔唐〕杜 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 未缺空山静,高悬列宿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①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流寓夔州时所作。②绮逾依:这里指(席子上的)光彩更加柔美。③未缺:指月圆。④列宿:众星。
(1)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哪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析:鉴赏诗歌的意境美,首先要明确诗句大意,前六句写的是:满月当楼,寒江潮涌,月洒波中,金光摇而不定;月临席上,光彩柔美;空山静寂,月明星稀。其次是要找准意象,前六句描绘的意象有“月”“楼”“江”“扉”“席”“山”“列宿”等。最后用简明的语言归纳出画面即可。
答案:孤月当空,清辉满楼;月映寒江,影动柴扉;月洒江波,浮光跃金;月照绮席,光彩交融;月挂空山,万籁俱静;月明中天,疏星寥落。
5
③
④②
①
(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的能力。题干中明确说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相对来说就降低了难度。答题时要清楚地写出实写的是什么,虚写的是什么,要分清虚实,“故园松桂发”是诗人的想象,属虚写,但这又是符合时令特点的,虚中又有实; “万里共清辉”是对眼前景的描写,是实写,但思念的人又在远方,实中又有虚写。还要答出真挚的感情具体指什么。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答案:遥想故园桂花开放,是虚写;眼前清辉,是实写。故园桂花正该开放,虚中有实;万里清辉,实中有虚。虚实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寄托了诗人渴盼万家团圆的美好愿望。
6.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1)“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做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析:此题分析“景物形象”。 分析两句诗描写景色的特点时,需要抓住原诗中的“园花”“雨”“乔木”“明月”等意象具体解说,还要注意诗句中描绘的园花“百般红”,即色彩艳丽的特点,乔木“峥嵘”,即高耸峭拔的特点。
答案:不同:①艳丽 ②清幽 分析:①“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嫣红,色彩艳丽。②“乔木峥嵘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
(2)解析:此题分析“人物形象”。首先注意诗下的注释,这两首诗下面有对“居士,指文人雅士”的解释,我们可初步判断出“陈居士”的形象特点;然后抓住对形象的描写手法,来分析人物的特征。两首诗中对“陈居士”动作、神态描写的具体词句主要有“楚酒困人三日醉” “亭角寻诗满袖风”“爱把山瓢莫笑侬”“醒来推户寻诗去”,由此我们便可准确判断出“陈居士”的形象特点。
6
②
①
答案:特点:①行为洒脱 ②情趣高雅
分析:①“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②“亭角寻诗满袖风 ” “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三、创新语用
7.在某班宣传交通文明的文艺节目中,李华扮演的志愿者对路萍扮演的违规行人进行了耐心劝导。下面是表演的对话片段,请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情境,简明得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李华:(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路萍:哟,红灯啊?我没注意。
李华:阿姨,您看,(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路萍:嗯,是不该跟着别人抢。
李华:(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路萍:小伙子,你讲的在理。下次我会注意的。 李华:谢谢您,再见!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表达应用)。本试题侧重考查在口语交际中,准确传达信息的能力。考题属于口语交际方面的内容,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符合新课改要求,考查点很有特色。因为是对话,所以作答时,一要注意简明,对话句子要简短,语言明确,不能含蓄;二要准确,根据上下文语境揣摩话题;三要得体,注意李华的志愿者身份和路萍的违规行人身份(阿姨),对话中注意谦敬得体。
答案:(1)阿姨,请问您刚才注意到那红灯了吗?(2)那儿亮着的是红灯。红灯亮了就要停下,不能跟着别人抢,会有危险的。(3)以后您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看好信号灯,不能闯红灯,这是对自己的安全负责。
8.阅读下面的语段,根据语境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句子。
唐宋诗词歌赋,是一座座巍巍丰碑,记录着中华文明的历史;唐宋诗词歌赋,又是一顶顶灿灿王冠,缀满了浓缩中国文学智慧的珍宝。这里,你既能找到“大江东去”的豪放,(1)__________________;既能听到“磨损胸中万古刀”的愤懑呐喊,(2)__________________;在这里既有怒发冲冠的报国志,也有床前明月的故乡情;有独上西楼的长相思,有草长莺飞的忆江南,有春光明媚的蝶恋花,(3)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分析例句是关键。(1)处,由“豪放”可联想到“婉约”;(2)处,由“报国志”“故乡情”可知应写与“愤懑呐喊”不同的方面;(3)处,“忆江南”“蝶恋花”提示我们需要考虑词牌名。
答案:(1)也能找到“人比黄花瘦”的婉约 (2)也能听到“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浅吟低唱 (3)有斗霜傲雪的一剪梅
7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