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5课 苏幕遮练习
第15课 苏幕遮
乡愁不单单是一种离怀愁绪。乡愁往往是人们偶然遇到某种机缘,触景而生发的思乡之情。在诗人们的笔下,因“缘”而生发的思乡之情,像一股淙淙流淌的高山溪流,把诗人们心中剪不断的乡愁、道不尽的怀念与思念,喷涌而出,以文字的形式,千古流传,并引发了无数后来人情感的共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触发诗人思乡之情的便是秋夜一轮高悬天空的明月。“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触动将士们怀乡之情的便是那婉转悲切,如泣如诉的芦笛之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触动诗人情思的便是重阳佳节的来临,让独在他乡的诗人渴望与家人团聚的心情更加迫切。虽然时空跨越千年,每每读到这些诗句,诗中流淌的那种浓浓的怀乡、思乡之情,仍像一首首婉转动听的古琴曲,撩拨着现代人的思乡情怀。
美字体 叶
赏美文 人归落雁后,思乡在天涯 味道能让人记住一个时代,它隐于舌尖:一头是眷恋,一头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上 初 阳 干 宿 雨 , 水 面 清 圆 一份古老的乡愁,怀念的不仅仅是它醇厚的味道,更怀念那段逝去的乡土岁月,怀念那生生不息的繁荣景象和充满泥土气息的质朴情怀。对故乡的眷恋是一盏老酒,感叹不足时,故,伴酒舞之、蹈之、歌咏之!借物抒情,于景抒情等等,一吐为快;所以,情感美文只能是一张温柔的网,打捞上来是明静的夜色,打捞上来也可能是逝去的岁月、更肯能打捞上自己快要磨成老茧的心和已快风干的情感。如果说那真是一种境界,便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如果说那真是一幅画,便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了。 一种习俗是一段地域文化,是民间的生活结晶,它不仅蕴含着一方特有的纯朴渊 1
源,还是世俗文化演变、更新、发展的延续源泉,是我们心底那一片纯真的精神家园!如果说游子是一种诗意地栖息,那么,栖息也是一种思乡的味道。因为游子看到了异乡风景,才有了思乡的乡愁,一次次的品味,才使故乡的情结在他乡水土里细咂出更加深刻的况味。 一句秋语,一场秋雨,让思念边缘浓郁、着迷。一阵甜蜜,一片忧伤,让舌尖上的故乡弥漫心田!气之动物,物之感人,吟一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寻一段“古道西风瘦马”,缠绵一次夕阳西下的断肠之人,任凭思乡的味道“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凝望秋天,总在期待一个飘雪的冬日,抖落一身的风尘,踏上旧时的归途,怀想着在纷纷絮雪里,在斑驳的老宅中,在久别重逢的欢笑里,拾起那段留守家乡的记忆。生活可以如春花般绚烂多彩,释放美丽;生命可以如夏云般肆意浮荡,但游子思乡之海卷起的一个个巨浪,让舌尖去感触在磨难中墨守的信念,让那颗漂浮已久的心,沉淀在故乡境界里,父母额前的皱纹里?? 味道,一种梦魇、一种乡恋??一座篱笆墙围起的墙院;一轮圆月镶嵌的时光,一面点缀上空,揽几缕清风;一面吹拂浅草,装点着院落,散发着淡淡的清香。都说你是游子心中思乡的禅花,暗香中独雅芳华,使人静心;都说你一抹香,无忧无虑,偶尔会记起流年最美的时候却飘荡在天际。
【课内挖掘】
1.“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写出了荷叶的圆与青翠和荷花亭亭玉立的姿态美与荷花的茎的力度美,被王国维《人间词话》评为“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为写荷之绝唱。
[适用话题]可用于“做生活的有心人”“热爱自然”“艺术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美无处不在”等话题。
2.“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不言己思家乡朋友,却写渔郎是否思念自己,主客移位,更加衬托出我对家乡亲朋的思念。
[适用话题]可用于“热爱家乡”“落叶归根”“思念”“思乡是一种历史情结”“常回家看看”等话题。
【课外应用】
寂寞周邦彦(节选)
东京汴梁。
2
凡是末世,总要有一些颓乱的氛围。北宋末年,以汴京为首的城市生活越来越向享乐方面发展。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回忆说,当时“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班白之老,不识干戈。??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文化阶层的士大夫,也在政治的动荡中磨灭了热情,现实也容不得他们有热情,王安石、欧阳修已经作为古人而远去了,庄严的议论还是在发,可士大夫们的内心已经顺水推舟地享受这世俗而温暖迷乱的生活。
恰巧又是一个精通艺术、善于享乐的宋徽宗做了皇帝,更助长了这种气氛。周邦彦本来也有些文人常有的建功立业之想,但他既不具备相应的才能,也没有升迁到必要的地位,也就自然地走进这种生活圈子,把精力放在音律研究、填词作曲上。提举大晟府,其实是发挥了他的专长。但是,这样的专长,是否是他想要的生活呢?他是寂寞的。
浙江钱塘。
周邦彦出生在这个文化高度发达、富饶美丽的地方。童年的无忧无虑,青年的年少轻狂,再到逐渐认识到社会的不公和生活的艰辛,这往往是许多人走过的成长模式。周邦彦在少年时代个性较为疏懒,但是却很热衷于读书。古代的文人大多是希望自己可以进入朝廷效力的。致君尧舜曾是很多文人的理想。但是很多时候,书生和文人只是政治的附庸而已,仅此而已。
周邦彦耐不住寂寞了,或许就是耐不住寂寞才会使他更加寂寞。他写了一篇《汴都赋》,赞扬新法,我没有看过这文章,但是我觉得其言不由衷的地方定会有很多。于是,他进入了官场,开始了宦海生涯。
几个职位做下来,周邦彦既没有那种建功立业的才华,社会也没有给他相应的地位。提举大晟府,倒是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他的专长。
周邦彦只将注意力转向词的协律可歌之上。他是极端注重词与音乐的配合的。他任大晟府提举,属于国家的音乐学院教授或者是校长,而最高统治者是喜欢把词用音乐演绎出来的,温软的词,轻曼的舞,渲染出一片歌舞升平,那温柔乡里,一个王朝落寞的身影已经日薄西山。但是这和周邦彦是无关的,他应该是一个艺术家,不但语言玩得好,而且曲子做得也好,深为当时的人们喜爱。在一定的时空下,人是无法突破时代的局限的。在后代看来很简单的事情,当时的人却很困难。周邦彦的成就是杰出的,他是婉约派的集大成者,在艺术形式和技巧上也是独具匠心的开拓者,他的影响是巨大的。“词中老杜”也不是浪得虚名。
他开辟了一条形式主义的道路,他或许也不想这样,可是,本身的才情,社会的需要,
3
他别无选择,他是寂寞的。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项中,字形和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活性炭 韬光养晦 箜篌(hóu) .
恪(kè)尽职守 .
B. 谐奏曲 咄咄逼人 老妪(yù) 怙恶不悛(qǔn) ..C. 威慑力 暇不掩瑜 啜泣(chuò) 唾(chuí)手可得 ..D. 笑咪咪 按图索骥 荒谬(niù) .
返璞(pú)归真 .
解析:B项,“谐奏曲”应为“协奏曲”,“悛”应为quān;C项,“暇不掩瑜”应为“瑕不掩瑜”,“唾”应为tuò;D项,“笑咪咪”应为“笑眯眯”,“谬”应为miù。
答案:A
2.下列诗句中,无错别字的一句是( ) A.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霄。 B.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廖。 C.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解析:A项,霄—宵;B项,廖—寥;C项,常—长。 答案:D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从小到大,母亲一直是你的守护天使,当母亲需要你的时候,不要推托工作繁忙,..久不回家,哪怕是一句问候,也是给母亲最好的安慰。
B.社会需要个体的行动,每个人都应该从身边做起,从实事做起,不需要太多的空话,赞同这种观点的,远不只一个人。 ..
C.相比于持续火爆的住宅市场,多年来,写字楼市场一直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与同....地段的住宅楼相比,写字楼的销量要小得多。
D.解决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将问题变小,小意味着成本低,好办事;另一种是把问题变大,大而化之,放大了才能解决。 ....
解析:A项,“推托”是借故拒绝或推辞,使用正确;B项,“不只”应改为“不止”;“不只”是连词,表递进。而“不止”是副词,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后面应该有数量词语。C项,“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此处应为“不温不火”,形容人的性情温和或销售行情不火爆。D项,“大而化之”意思为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谨慎,此处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答案:A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