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长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2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长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体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长城的气势和自豪感。
4、学会网络查询资料。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重点:
如何指导学生理解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 2、难点: 理解文中的名词。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同学们,到过长城吗?想不想去看看?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先去领略一下长城的风光。(大屏幕展示八达岭长城风光图)看了以后,你们有什么感受?
是啊!长城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它和意大利的比塞塔、埃及的金字塔,都是举世闻名的伟大建筑。因此,长城吸引着许多中外游客,许多中外游客游览了长城后,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感叹,让我们一起来诵读一下: 媒体显示:
1、“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建造出这样一座长城!” 2、“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从未见过类似的杰作!”
3、“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
同学们,这是三位游客到了长城之后的感慨,你们万万想不到,这些发自肺腑的赞誉之词,分别是出自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以色列前总理拉宾之口。听了这些了不起的国际名人对长城的赞美,老师心中不由得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的伟大奇迹呢?让我们打开课文,细细读读课文从课文中去找到答案,好吗? 二、图文对照,初读课文 1、轻声朗读课文,要求: ⑴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⑵想一想:
每段分别长城的哪个方面?
2、仔细看图,说说你从两幅图上各看到了什么?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⑴这两幅图的观察点有什麽不同? (上面一幅是远景,下面一幅是近景。) ⑵长城修筑在什麽地方? (崇山峻岭之间)
⑶从画面上可以看出长城有什麽特点? (长和高大) ⑷浏览课文:
找出两幅图对应的自然段,想一想其它自然段分别写的是什么?
三、图文对照,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的第一段: 从哪里可以看出长城的长? 2、媒体显示第一句理解: 崇山峻岭、蜿蜒盘旋。
3、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这个句子把长城比做什么?这样比喻有什么好处?
(这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介绍了长城的总貌。“崇山峻岭”说明了长城修筑的地理环境,“蜿蜒盘旋”写出了长城随山势而走向的雄伟气势。因为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这样比喻更显示了长城的气魄雄伟。)
4、你还可以把长城比做什么? 练习:
远看长城,像()
(让学生发挥想象,形象地叙述长城的样子,如:像一条彩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带,在群山中飘舞;像灰色长龙,飞舞在崇山峻岭之间;像条玉练,镶嵌在碧绿的地毯上等等。)
5、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朗读句子,显示长城经过的示意图。 随机介绍:
山海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是长城的起点,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嘉峪关:明初的建筑物,再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嘉峪山东南边脚下,是长城的终点。
八达岭:军都山的一个山峰,在北京市的西北,是着名的游览胜地,全国中点文物保护单位。
6、看着地图,找一找长城经过的省市:
是啊,长城绵延万里,途径了我国的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北京、河北等十多个省市,据说宇航员在太空中拍摄到的照片中,其他建筑物都是模糊不清的,只有中国的万里长城清晰,可见长城的气势磅礴。
7、长城这样的气魄雄伟,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这种气势表达出来吗? 齐读第一段。
四、对照图片,学习课文第二段
1、从远处欣赏完了长城,现在让我们走到八达岭脚下,从近处去感受一下长城的高大坚固。 先读读这些词语,媒体显示:
垛口、了望口、射口、城台、堡垒屯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