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4、长度的测量 质量(学生版)(B级)

4、长度的测量 质量(学生版)(B级)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1:25:31

【例1】 安装窗户玻璃和窗帘时,选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应该是()

A.毫米毫米 B.厘米厘米 C.毫米厘米 D.厘米毫米

【例2】 关于长度的测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个?( )

A.测量长度时,若尺的零刻线已磨损,可以从其他没有磨损的刻线起测量

B.测量长度时,读数的视线应与尺面平行

C.测量长度时,必须从尺的零刻线起测量,否则测量就是错误的

D.测量长度时,一定要估读到尺的分度值的下一位

【例3】 如图所示,用一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正确的读数是()

A.2.4cm B.24.0mm C.3cm D.13.0cm

【例4】 如图所示,测量圆柱体截面直径,正确的是()

课堂检测

【课1】 测量足球场的长度时,最好选用()

A.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 B.分度值为1dm的刻度尺 C.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

D.分度值为1m的刻度尺

【课2】 下列情况中,不能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尺是()

A.零刻线磨损的尺 B.量程比被测物体尺度小的尺 C.刻度不均匀的尺

D.分度值不是1mm的尺

MSDC模块化分级讲义体系 初中物理.物质性质的初步认识第1讲.长度的测量质量(B级).学生版

Page5 of 26

【课3】 为了探究刻度尺精确度的决定因素,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如图所

示,观察刻度尺的读数回答问题: (1)甲尺的读数是,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2)乙尺的读数是,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3)综上所述,刻度尺的精确度取决于.

【课4】 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是 .

知识点睛

知识点3.测量结果的记录

测量结果是由数字和单位组成的,其中数字部分应由准确值(由刻度尺的分度值决定)加上一位估计值组成.例如,上图中,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1cm,被测物体的长度为12.7cm,其中,12cm是由刻度尺上准确测得的,为准确值;而0.7cm是估读的,为估计值.由于在准确值的下一位已经为估计数字,是不准确的,所以再往下一位估计便无意义了,因此记录的结果只需一位估读值.

例题精讲

【例1】 一个同学正确测得铅笔的长度是16.38cm,从这个数据看,它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A.1分米

【例2】 下列几个测量值中准确程度最高的是()

B.1厘米

C.1毫米 D.1微米

A.126.4m B.16.5dm C.13mm D.28.02cm

MSDC模块化分级讲义体系 初中物理.物质性质的初步认识第1讲.长度的测量质量(B级).学生版

Page6 of 26

【例3】 判断下列测量数据:0.3260米,7.59米,759毫米,759分米,各自对应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

A.分米、毫米、厘米、米 C.毫米、厘米、分米、米

B.厘米、分米、毫米、米 D.毫米、分米、厘米、米

【例5】 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12.38cm,12.36cm,12.38cm,12.34cm,则这本书宽度平均值

是( )

A.12.38cm

B.12.365cm

C.12.36cm

D.12.37cm

课堂检测

【课1】 用某仪器测量某星球半径为6.436?105m,则所用仪器的分度值是()

A.1米 B.1分米 C.1厘米 D.1千米

【课2】 用分度值是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圆盘的直径,下列读数中正确的是()

A.23.4cm B.23.420cm C.23cm D.23.42cm

【课3】 某同学以铅笔长为单位长,测量一个桌子的长度为单位长的7.8倍,则该桌子的长度应记作,其

中准确值,估计值.

【课4】 某同学用某刻度尺先后四次测一物体长度如下:L1?11.84cm,L2?11.86cm,L3?11.85cm,

L4?11.84cm,那么更接近物体的长度的值是()

A.11.83cm B.11.84cm C.11.85cm D.11.86cm

【课5】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利用自制的刻度尺测量自己的身高,他一共测量了三次,三次

测量数据分别为156.2cm、156.3cm、156.3cm,则小明的身高的平均值为( )

A.156.2cm

【课6】 某同学测定出物体的长度的三组数据分别是2.001分米、2.003分米、2.004分米.求这个物体的

长度是多少?测量中的准确值、估计值分别是多少?本次测量的有效数字几位?使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多少?

MSDC模块化分级讲义体系 初中物理.物质性质的初步认识第1讲.长度的测量质量(B级).学生版

Page7 of 26

B.156.3cm D.156.267cm

C.156.27cm

知识点睛

知识点4.实验误差

(1)误差与错误

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指由于实验方法不正确或实验时违反操作而造成的,错误是应该而且能够避免的.而误差是指使用正确测量方法进行测量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是不能绝对避免的,但可以通过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来想办法减小误差. (2)误差产生的原因

误差产生原因有测量的人和测量工具两方面因素,因为产生的原因不同,误差可分为: ①系统误差:由于实验仪器本身不精确、实验方法粗略、实验原理不完善等产生的误差.由于

系统误差,出现测量的值比真实值若偏大,每次都偏大;若偏小,每次都偏小.

②偶然误差:由于各种因素对测量的人、测量仪器和测量物体影响而产生的误差叫偶然误差.由

于偶然误差,测量值比真实值有时偏大、有时偏小.

(3)减小误差的办法

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易知:对于系统误差,可通过选用精密的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完善实验的设计原理等办法减小误差;对于偶然误差,可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办法减小误差.

在初中阶段,由于实验条件及我们知识水平所限,最常用的减小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对被测物体的长度进行多次测量时,常采用每次分别从刻度尺的不同起点开始测量.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小测量估计位(偏大或偏小)引起的误差,另一方面可以减小由于刻度尺刻度不均匀带来的误差.多次测量计算平均值的公式为:l=l1+l2+???+lnn,l作为物体长度的测

量结果,由于多次测量所取的平均值仍要反映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所以平均值的有效数值位数应与测量值的有效位数相同.对于除不尽的数,应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确定最后一位数.

例题精讲

【例1】 下列关于误差与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读数时多估计几位数字,可以减小误差

B.错误是应该也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误差跟错误一样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C.只要测量时态度认真仔细,工具精密,就不会有误差 D.测量时误差不可避免

MSDC模块化分级讲义体系 初中物理.物质性质的初步认识第1讲.长度的测量质量(B级).学生版

Page8 of 2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例1】 安装窗户玻璃和窗帘时,选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应该是() A.毫米毫米 B.厘米厘米 C.毫米厘米 D.厘米毫米 【例2】 关于长度的测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个?( ) A.测量长度时,若尺的零刻线已磨损,可以从其他没有磨损的刻线起测量 B.测量长度时,读数的视线应与尺面平行 C.测量长度时,必须从尺的零刻线起测量,否则测量就是错误的 D.测量长度时,一定要估读到尺的分度值的下一位 【例3】 如图所示,用一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正确的读数是() A.2.4cm B.24.0mm C.3cm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