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建胶连高强度钢纤维先进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胶连高强度钢纤维先进材料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五章、建筑结构 (一)、概述
(1)设计依据
1)承建单位对工程设计的要求。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2)气象资料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6℃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1℃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25℃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8℃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26.6℃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4.3℃ 室外计算相对湿度:最冷月月平均63%
主导风向及频率: 冬季N21% NNW18% 夏季S19% SSW19% 冬季日照率: 58%
大气压力: 冬季765hPa,夏季751hPa
平均风速: 冬季平均9.1 m/s,夏季平均5.5 m/s (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胶连高强度钢纤维先进材料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待正式地质勘查后再行补充。 (4)抗震设计
依据本项目厂址定为山东省滕州市,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附录A:山东省滕州市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本工程所有工程均按7度进行抗震设防。 (二)、土建设计
(1)设计荷载
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参照机械工业厂房楼层荷
载规定,以及业主的要求和所提供的设备资料。 (2)设计原则
厂房设计在符合国家有关规范、规程及防火、防震、环保、卫生等要求的前提下,满足工艺生产和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保证产品质量,改善劳动条件,做到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美观大方,以达到文明生产。 (3)厂房建筑及结构设计
钢纤维生产厂房为单层的钢筋混凝土及轻钢结构,柱下独立基础,外围护采用轻质砌块,钢梁钢屋面、矿棉保温层结构;办公、综合、水泵房、制冷站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造型轻盈,立面主要以简洁的水平线条装饰为主,建筑风格满足当地规划要求并与周边企业建筑协调展现现代工业建筑的风貌,提高企业整体形象。
根据《工厂办公与生活建筑设计标准》(JBJ/T1-94)要求,项目有厂级办公室和医疗室,厂区配有食堂布置在办公综合楼内;自行车棚、车间办公室、更衣室、厕所分散布置在各建筑物内。
各单项工程详见建筑物和构筑物一览表。 建(构)筑物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建筑物名称 钢帘线车间 办公、综合楼 水泵、制冷站 含高压变电站 水处理站 单 位 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米 建筑面积 40,000 7,000 1,400 800 800 50,000 层数 1 3 1 1 1 合 计 胶连高强度钢纤维先进材料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六章、公用及动力工程 (一)、给排水
(1)给水
项目厂区供水水源为自来水水厂。厂前接口管径为DN100,接点
水压0.25MPa。本项目日用水量为548吨每天,主要为生产用水。 目前,园区消防管网已铺设到园区道路两侧,新建项目需自行接入。生产用水管线正在铺设,完成后能够保证生产用水。 2)排水
采用雨污分流制。污水排放量约为548立方米每天。厂区生活污水经化粪池等设施处理后,汇集排至厂区外污水管网。
(二)供电
从国家电网接入,采用双回路供电,园区总变电所输出电压1万伏。本项目可从总站接入,自建分变电所。
(三)、采暖通风
办公室等冬季采暖需用蒸汽20吨每天。园区现有集中供热网管可满
足使用。
车间内的通风采用强制通风与自然通风相结合,及时换气和排除水蒸气。
(四)、空压站
空压站压缩空气系统包括动力用压缩空气系统、仪表及气动元件用
压缩空气系统。动力用压缩空气经过冷冻干燥及过滤处理后通过储气罐以树枝状方式输送至各个车间,仪表及气动元件用压缩空气系统在冷冻干燥的基础上再经过无热再生空气干燥机处理后输送到各个用气点。项目选用1.0MPa及0.60MPa的螺杆空压机作为气源。压缩空气需要量最大70(m3/min),平均60(m3/min)。
(五)、消防
(1)总括
胶连高强度钢纤维先进材料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实施地内建筑物间距20米,道路呈环状,主干道9米,副道7米,有较大面积空场可用于消防回车。 (2)建筑结构
工厂车间等建筑物耐火等级二级,各建筑物内疏散通道间距小于40米,并在醒目位置设有安全标志。 (3)给排水
设计采用生产、生活、消防合一给水系统,火灾发生时由固定灭火装置、消火栓及消防车灭火。
厂区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为1次,消防需水量最大的建筑物为组装工厂,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类别为戊类,厂房的耐火等级为二级,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为40L/S,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10L/S,室内外消火栓总用水量为50L/S,即为180m3/h。工厂火灾延续时间采用2h,全厂一次灭火用水量为360m3。
厂区给水管网呈环状布置,埋地敷设。沿道路设置室外地下式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m。 (4)消防设施
在建筑物内均设置室内消火栓,消火栓的布置保证有两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