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8届江苏省姜堰中学高三考前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 图文

2018届江苏省姜堰中学高三考前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2:35:46

江苏省姜堰中学2018届高三考前适应性训练

语文试题

一、语言知识运用(15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1)《边城》描写了湘西 的自然风光,古朴淳厚的民俗风情,真诚善良的民众。这里的一切如梦一般宁静美好。

(2)尽管地处火车南站商圈的黄金宝地,但由于管理体制以及人员基本素质等原因,该企业多年来 。

(3)一些生产者发财心切,质量意识差,搞的是 ;法制观念较差,视法律、合同如儿戏,只想快速发财。

A.秀外慧中 过屠门而大嚼 一锤定音 B.秀外慧中 捧着金饭碗要饭 一锤子买卖 C.秀色可餐 过屠门而大嚼 一锤定音

【答案】D.秀色可餐 捧着金饭碗要饭 一锤子买卖.D(“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或景物非常优美;“秀外慧中”指外表秀丽,内心聪慧;“过屠门而大嚼 ”比喻心里想而得不到手,只好用不切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捧着金饭碗要饭”比喻拥有良好的客观条件却不能解决生产、生活问题;“一锤定音”最后一锤决定锣的音色,借指凭一句话作出最后决定;“一锤子买卖”不考虑以后怎样,只做一次的交易,多用于比喻。)

2.下列对联与所咏传统节日不匹配的一项是(3分) ...

A.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清明节) B. 万户春灯报元夜,一天晴雪兆丰年(元宵节) C. 一曲霓裳传玉笛,四围云锦拥金徽(中秋节) D. 黄菊倚风村酒熟,柴门临水稻花香(重阳节) 【答案】A(A应为端午节)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 ..

A.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B.酒徒飘落风前燕,诗社凋零霜后桐(苏舜钦《沧浪亭怀贯之》) C.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刘克庄《落梅》) D.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 【答案】D(D运用比拟)

4.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进入60年代,诗歌面貌发生了重大转变, 。 , : , ; , 偏重于革命的壮志豪情的抒写和斗争精神的表现。

①诗歌的美学风格的追求经历了一个产生分化又重新整合的过程 ②写实道路为绝大多数诗人所放弃

③另一些诗人以郭小川和贺敬之为代表,将诗与政治时事紧密结合 ④分化主要产生两种倾向

⑤一些诗人开始刻意追求优美和谐的意境 ⑥努力寻找和创造生活的诗情画意

A.⑤⑥③①②④ B.②⑤⑥③①④ C.②①④⑤⑥③ D.⑤⑥③①④② 【答案】C

1

5.下列诗句中,与右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3分) A.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B.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

C.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D.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答案】B (“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 画面上坐着的两人正在靠近欢谈,站着的人不知是穿衣还是脱衣,但是面朝着坐着的两人而笑,仍在参与酒宴,这个酒席的气氛是热烈欢乐的。

A.是李白《将进酒》的最后一句,虽然极兴奋,但是暗含催促再饮的意思,是酒喝到极尽兴时想延续快乐,与画面酒渐入酣处不同。C.这句诗是告别的意思。D.这句诗中的灯火是昏黄的,渲染的是温馨的气氛,而题中漫画里的灯火是辉煌的,是热烈的气氛。)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文先生者,初名璧,字徵明。寻以字行,更字徵仲。八九岁语犹不甚了了,或疑其不慧,温州公独异之曰:“儿幸晚成,无害也。”先生既长,就外塾,.颖异挺发,日记数百千言。尝从温州公官于滁,以文贽庄郎中昶,庄公读而奇.之,为诗以赠。归为邑诸生,文日益进。年十六,而温州公以病报,先生为废食挟医而驰,至则殁三日矣。恸哭且绝,久之乃苏。郡僚合数百金为温州公赙,先生固谢不受曰:“劳苦诸君,孤不欲以生污逝者。”先生服除,益自奋励,下帷读,恒至丙夜不休。 ..俞中丞谏者,先生季父同年也。念先生贫而才先生,欲遗之金,谓曰:“若不苦朝夕耶?”先生曰:“朝夕饘粥具也。”俞公故指先生蓝衫曰:“敝乃至此乎?”先生佯为不悟者,曰:“雨暂敝吾衣耳。”俞公竟不忍言遗金事。一①日,过先生庐,而门渠沮洳,俞公顾曰:

文先生,最初叫璧,字徵明。不久以字行(注:仅称呼此人的“字”代名),改字徵仲。先生到八九岁时说话还不太清楚,有人怀疑他不聪慧,惟有温州公觉得他奇特,说:“我儿也许年岁大了才有成就,没有什么妨害。”先生长大以后,到外面的私塾去读书,聪慧过人,杰出超群,一天能记得几百上千字(的文章)。曾经跟随温州公在滁州做官,拿文章向郎中庄昶请教,庄公读了之后觉得他奇特,写诗赠送给他。回家后做邑里诸生,文章日益进步。十六岁时,有人把温州公生病的消息告诉他,先生为此顾不上吃饭带着医生骑马快跑,赶到时温州公已经死了三天。文先生痛哭,都哭晕了过去,很长时间才醒过来。郡里的同僚集聚了几百金为温州公办丧事(注:赙,以财物助人办理丧事),先生坚决推辞不接受,说:“辛苦各位了,我不愿意拿活着的人来玷污死者。”先生除去孝服以后,更加自我发奋勉励,放下帷帐读书,常常到深夜也不休息。 中丞俞谏,是先生叔父的同榜考中的人。想到文先生贫寒而认为文先生有才能,想要送钱给他,对他说:“你这样每天不感到很苦吗?”文先生说:“早晚的稠粥都有。” 俞公特意指着先生的蓝衫说:“(衣服)2

“通此渠,若于堪舆言,当第。”先生..谢曰:“公幸无念渠,渠通,当损傍民舍。” 宁庶人者,浮为慕先生,贻书及金..币聘焉。使者及门,而先生辞病亟,卧.不起,于金币无所受,亦无所报。人或谓:“王,今天下长者。朱邸,虚其左而待,若不能效枚叔、长卿曳裾乐耶?”先生笑而不答。亡何,宁竟以反败。于是尚书李公荐先生于朝,吏部试而贤之,特为请超授翰林待诏。先生为待诏,可.二年,修国史,侍经筵。岁时上尊饩币,所以慰赐甚厚。然居恒邑邑不自得,上疏乞归,寝不报。又一年,再上疏乞归,又不报。至三上疏,得致仕。 先生归,杜门不复与世事,以翰墨自娱。诸造请户外屦常满,然先生所与从请,独书生、故人子属、为姻党而窘者,虽强之,竟日不倦。其他即郡国守相连车骑,富商贾人珍宝填溢于里门外,③不能博先生一赫蹏。而先生所最慎者藩邸,其所绝不肯还往者中贵人,曰:“此...国家法也。” 前是,周王以古鼎古镜,徽王以金宝缻、他珍货直数百镒贽,使者曰:“王无所求于先生,慕先生耳。盍为一启封?”先生逊谢曰:“王赐也,启之而后辞,不恭。”竟弗启。 注:①沮洳(jù rù):低湿。②堪舆:风水。③赫蹏(tí):原指西汉末年流行的一种小幅薄纸,这里比喻片纸只字。 ②竟然破旧到这个样子吗?”先生假装不懂,说:“雨暂时把我的衣服弄破旧了。” 俞公最终不忍心说送钱的事情。一天,经过先生的房屋,门前的沟渠因为不通而低湿,俞公回头说:“把这个沟渠打通,如果从风水来看,科举考试应当高中。”先生谢绝说:“希望您不要想这个渠的事情,渠打通了,会损坏旁边的民房。” 宁王朱宸濠,表面上比较仰慕文先生,赠送书信和礼金给他想要聘用他。使者来到文先生家门口,先生却多次称病拒绝,卧床不起,礼金全没有收受,也没有给他答复。有人对文先生说:“宁王,是当今天下尊贵的人。宁王的府邸对你虚左以待,你就不能仿效枚乘、司马相如那样欣然奔走权门吗?”文先生笑而不答。不久,宁王竟然因为谋反而败落(废为庶人)。于是尚书李公向朝廷推荐文先生,吏部经过测试认为他是贤才,特地为他请求越等授予他翰林待诏的官职。先生做待诏,大约有两年时间,编纂国史,侍奉帝王为他们讲经论史。每年皇上赠送礼物,用来赏赐给他的礼物特别丰厚。然而文先生一直抑郁寡欢,上书乞求辞官回家,奏疏被搁置没有答复(注:寝,搁置、扣压)。又过一年,他又上书请求回家,又没有答复。一直到第三次上书,他才得以退休回家。 先生回家以后,关上门不再过问世事,用书法(绘画)自娱自乐。那些拜访请托他的人常常站满门外,然而先生愿意接受请托的,只有读书人、旧友子弟之类,或者是那些困窘的姻亲,这些人即使勉强要求他,他也整天不厌其烦(为他们书画)。其他即使是那些郡国太守车马相连,富商巨贾堆满珠宝在他家门外,也不能博得先生片纸只字。文先生最慎出入的就是藩王邸宅,他拒绝不肯与帝王宠信的内廷宦官交往,他说:“这是国家的法律。”(明律规定藩王、宦官不得与外臣交通)之前,周王拿古鼎古镜,徽王拿黄金宝瓶、奇珍异宝等价值数百镒的见面礼(送给文先生),使者说:“大王对先生没有什么请求,只是仰慕先生罢了,您为什么不打开看一看呢?”文先生谦逊地拒绝说:“这是君王赏赐的,打开它而后再辞谢,这是不恭敬的。”最终没有打开。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儿幸晚成,无害也 害:妨害,妨碍 . B.以文贽庄郎中昶 贽:掌握 . C.可二年,修国史 可:大约 .

D.而先生辞病亟,卧不起 亟:多次 .

【答案】B(贽:赠送)

3

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丙夜:古代民间将一夜分成五个时段,称为五更,《颜氏家训》将五更对应称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丙夜一般指三更时分。

B.当第:指应当能考中科举。第,科举时代考试合格列入的等第,也指取得功名。“及第”指科举考中,“落第”“不第”指科举没考中。

C.庶人:指无官爵的平民,古代对于平民的称谓有很多,如“布衣”“黎民”“黥首”等。文中宁王因为叛乱被废为庶人,所以称“宁庶人”。

D.中贵人:指为帝王宠信的内廷宦官。明代法律规定藩王、宦官不得与外臣交通,所以文中文先生严格自律,不与藩王、宦官交往。

【答案】C(“黥首”是指在额头上刺字或图纹,称为平民的是“黔首”。)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郡僚合数百金为温州公赙,先生固谢不受曰:“劳苦诸君,孤不欲以生污逝者。”(5分)

译文:郡里的同僚集聚了几百金为温州公办丧事(赙,以财物助人办理丧事),先生坚决推辞不接受,说:“辛苦各位了,我不愿意拿活着的人来玷污死者。” (“合”、“赙”、“固”、“谢”、“以生污逝者”各1分,)

(2)王无所求于先生,慕先生耳。盍为一启封?(3分)

译文:大王对先生没有什么请求,只是仰慕先生罢了,您为什么不打开看一看呢? (“盍”、“耳”、状语后置各1分)

9.根据第二段的内容,概括文徵明的形象特征。(4分)

【参考答案】安贫乐道,体恤他人,清守自持,不附权贵(1点1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11题

鹧鸪天 寄情

李吕

脸上残霞酒半消,晚妆匀罢却无聊。金泥帐小教谁共?银字笙寒懒更调。 人悄悄,漏迢迢,琐窗虚度可怜宵。一从恨满丁香结,几度春深豆蔻梢①。

注:①这句话出自杜牧《赠别二首》之一:“豆蔻梢头二月初。”

10.这首词从哪些方面刻画了人物形象?请简要概括。(5分)

【参考答案】(1)外貌神态(2)精神状态(3)日常生活(4)心理情感(一点1分,四点5分) 11.赏析这首词结句“几度春深豆蔻梢”的表达效果。(6分)

【参考答案】①直抒胸臆(1分),表达别后虚度春宵、辜负美好年华的幽怨(1分),②化用诗句(1分),化用杜牧诗句,丰富内涵(1分)(或用典,使情感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③比喻(1分),借豆蔻比喻少女的美丽(1分)。(如学生答成情景交融,且分析合理可得1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 (3)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屈原《离骚》)

(4)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 (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当今之世》) (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竹石》)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江苏省姜堰中学2018届高三考前适应性训练 语文试题 一、语言知识运用(15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1)《边城》描写了湘西 的自然风光,古朴淳厚的民俗风情,真诚善良的民众。这里的一切如梦一般宁静美好。 (2)尽管地处火车南站商圈的黄金宝地,但由于管理体制以及人员基本素质等原因,该企业多年来 。 (3)一些生产者发财心切,质量意识差,搞的是 ;法制观念较差,视法律、合同如儿戏,只想快速发财。 A.秀外慧中 过屠门而大嚼 一锤定音 B.秀外慧中 捧着金饭碗要饭 一锤子买卖 C.秀色可餐 过屠门而大嚼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