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9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鲁科版元素与物质的分类学案

2019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鲁科版元素与物质的分类学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9 7:17:53

考点四 分散系 胶体

1.分散系

(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2)分类:

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可用如下直观地表示。

2.三种分散系比较

分散系 分散质微粒 <1 nm 直径大小 巨大分子或 分散质微粒成分 外观特征 稳定性 无沉淀 分散质能否 能 透过滤纸 饱和溶液、 分类 不饱和溶液 实例

3.胶体及性质

(1)常见的胶体:烟、云、雾、AgI水溶胶、烟水晶、有色玻璃等。 (2)胶体的性质

①丁达尔效应:当一束光通过胶体时,形成一条 ,这是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造成的。

食盐水、蔗糖溶液 Fe(OH)3胶体 泥水 固溶胶、液溶胶、气溶胶 悬浊液、乳浊液 能 不能 离子或小分子 均匀、透明 稳定,静置 较稳定 有沉淀 大分子或离子集合体 离子集合体 均匀、透明或半透明 不均匀、不透明 不稳定,静置 1~100 nm >100 nm 溶液 胶体 浊液 利用丁达尔效应是区别溶液和胶体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②介稳性: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与浊液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但改变条件就有可能发生聚沉。

③聚沉:加热、加入电解质或加入与胶体粒子带相反电荷的胶体等均能使胶体粒子聚集成为较大的颗粒,从而形成 从分散剂中析出。 答案 ①光亮的“通路” ③沉淀 4.Fe(OH)3胶体的制备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深度思考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 (2)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 (3)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 (4)盐卤可用于制豆腐( )

(5)胶体不一定是液态,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属于物理变化( ) 答案 (1)× (2)√ (3)× (4)√ (5)√ 2.回答下列问题。

(1)向Fe(OH)3胶体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发生的现象是 ,原因是 。 (2)向Fe(OH)3胶体中滴入过量稀硫酸,现象是 ,其原因是 。 答案 (1)产生红褐色沉淀 电解质溶液使胶体发生了聚沉 (2)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开始加入稀硫酸,胶体发生聚沉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当酸过量时又使沉淀溶解

题组一 胶体的性质与制备

1.(2016·开封一模)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雾、豆浆、淀粉溶液属于胶体

B.胶体、溶液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C.胶体微粒不能透过滤纸

D.往25 mL沸水中逐滴加入2 mL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可得Fe(OH)3胶体 答案 C

解析 制备Fe(OH)3胶体的原理是FeCl3+3H2O=====Fe(OH)3(胶体)+3HCl,制备方法是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D正确。

2.(2017·郑州联考)500 mL 2 mol·L1 FeCl3溶液和500 mL 2 mol·L1明矾溶液分别滴入沸水中,

加热制成甲、乙两种分散系,经测定,甲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在1~100 nm之间,乙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 m之间。下列关于甲、乙分散系的判断合理

的是( )

A.在暗室里用一束明亮的强光照射甲、乙,发现甲有丁达尔效应,乙没有丁达尔效应 B.向甲、乙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现象都是“先聚沉,后溶解” C.向甲、乙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碘酸,最终现象分别是深褐色溶液、无色溶液 D.蒸干、灼烧FeCl3溶液和明矾溶液会得到对应的固体盐 答案 C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甲、乙分散系都是胶体,A项错误;氢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而氢氧化铁不溶,B项错误;FeCl3中的Fe3+能氧化I-生成I2,I2溶于水呈深褐色,C项正确;蒸干、灼烧氯化铁溶液得到氧化铁,蒸干、灼烧明矾溶液得到KAl(SO4)2,D项错误。

(1)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快速鉴别溶液与胶体,但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而不是丁达尔效应。

(2)胶体不带电荷,胶体粒子(分散质)带电荷,但淀粉胶体的胶体粒子也不带电荷。

题组二 胶体性质的应用

3.近年来高铁酸钾(K2FeO4)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水处理方面,高铁酸钾的氧化性超过高锰酸钾,

是一种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于一体的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干燥的高铁酸钾受热易分解,但在198 ℃以下是稳定的。高铁酸钾在水处理过程中涉及的变化过程有( ) ①胶体的吸附 ②盐类的水解 ③焰色反应 ④氧化还原反应 A.①②③④ C.②③④ 答案 B

2-

解析 K2FeO4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FeO4的还原产物是Fe3+,Fe3+水解生成Fe(OH)3

B.①②④ D.①③④

胶体,胶体具有很强的吸附性,故能起到净化水的作用。因此,K2FeO4在水处理过程中涉及了①、②、④的变化过程。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激光笔照射鸡蛋清溶液,侧面可观察到明显的光路 B.氢氧化铁胶体带正电荷是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 C.根据是否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 D.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E.0.1 mol AlCl3完全水解转化为氢氧化铝胶体,生成0.1 mol 胶体微粒 答案 AD

解析 鸡蛋清溶液是胶体,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性质,故A项正确;胶体微粒可能带电荷而胶体呈电中性,胶体稳定存在的原因就是胶粒带电荷,碰撞时互相排斥,不容易聚沉,故B项错误;根据微粒直径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故C项错误;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是胶体遇电解质使土壤聚沉所致,故D项正确;1个Al(OH)3分子达不到胶体微粒的直径,多个Al(OH)3分子的集合体才构成胶体微粒,故生成胶体微粒小于0.1 mol,E项错误。

(1)胶体微粒一般是离子、分子或难溶物的聚集体,但有些高分子化合物,如淀粉、蛋白质,因其分子非常大,其相对分子质量通常为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千万,因此一个分子就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考点四 分散系 胶体 1.分散系 (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2)分类: 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可用如下直观地表示。 2.三种分散系比较 分散系 分散质微粒 <1 nm 直径大小 巨大分子或 分散质微粒成分 外观特征 稳定性 无沉淀 分散质能否 能 透过滤纸 饱和溶液、 分类 不饱和溶液 实例 3.胶体及性质 (1)常见的胶体:烟、云、雾、AgI水溶胶、烟水晶、有色玻璃等。 (2)胶体的性质 ①丁达尔效应:当一束光通过胶体时,形成一条 ,这是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造成的。 食盐水、蔗糖溶液 Fe(OH)3胶体 泥水 固溶胶、液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