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二丑艺术》、《故乡的野菜》练习题
《二丑艺术》《故乡的野菜》练习题
一、填空题
1、1918年,鲁迅先生用“鲁迅”笔名在《 》杂志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 》。 2、鲁迅主要代表作有小说集《 》、《 》,杂文集《 》、 《 》,散文集《 》,散文诗集《 》等。
3、鲁迅先生的小说以深刻的 和精湛的 表现了 的总主题,杂文以 的笔触解剖社会现象,抨击专制统治。 4、“当受着豢养,分着余炙的时候,也得装着和这贵公子并非一伙。”这是二丑
的一手,也是二丑的 .
5、周作人,现代著名散文家、翻译家,著有《 》、《 》、《 》、《 》等20多个散文集。他的散文 、
、 、 ,自成一格。 6、“我的故乡不只一个,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这句开场白出自作家 的散文 ,该文选自散文集《 》。 7、《故乡的野菜》记载了作者故乡绍兴乡间习见的三种野菜: 、 、 。 二、分析题
阅读作品片段,并回答问题。
自从十二三岁时外出不参与外祖家扫墓以后,不复见过茧果,近来住在北京,也不再见黄花麦果的影子了。日本称作“御形”,与“荠菜同为春天的七草之一,也采来做点心用,状如艾饺,名曰:“草饼”,春分前否多食之。在北京也有,但是吃去总是日本风味,不复是儿时的黄花麦果糕了。
1、这一片段中,作者表现的是什么?
借回味儿时吃过的故乡的野菜表现对故乡的思念。 2、如何理解最后一句话流露出来的“失望”感? 作者现在异地吃到用野菜做成的“草饼”,感觉不复是儿时的黄花麦果糕了,不免有些失望。这种“失望”之情中恰恰包含着作者
对故乡的深情和眷念。也隐含了作者对某种已逝去的文化形态的追忆,隐含了他的启蒙救国愿望失落之后的反思与伤感。
三、问答题 1、“二丑艺术”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二丑艺术”在文中说的是二丑“最末的一手,是二丑的特色。”:“当受着豢养,分着余炙的时候,也得装着和这贵公子并非一伙。”在文中指的是那些投靠反动派的帮闲文人用以掩盖自己本质的伪装与欺骗手段。 2、《故乡的野菜》的抒情方式上有何特点?
《故乡的野菜》在抒情方式上有以下两个特点:①运用比较烘托抒发思乡情感。如写他在日本也见过类似于荠菜的野菜,也吃过此类的点心,后在北京也食用过这类东西,但总觉得不如儿时的黄花麦果糕那样的香美。作者借几类野菜、点心的比较烘托描写抒发了思乡的情感。②运用民谣、俚歌、谚语随意点染,抒发情感。作者写的是乡间田野的普通野菜,经他笔墨的点染,则能透出某种情趣。他的随意点染中,不时引述中外典籍,也不时插入些民谣、俚歌、谚语来写出三种野菜的一些趣味性知识,如用“三春戴荠花,桃李羞繁华”的谚语写出了荠菜的风雅和魅力;再如用“黄花麦果韧结结……”民谣赞美黄花玫果糕的味道香美。这些描写中浸透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厚情感,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3、简析《故乡的野菜》的语言特色。
周作人散文的叙述方式,是西方随笔与中国小品文的结合。他以自己的个性融入文字中,将西方随笔的袒露性情,长于议论的语言风格,与中国散文注重抒情和神韵语言风格,日本俳句的简约和雅致的语言特点化为一体,铸成了富有意味的闲谈——这一特有的语言风格,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4、何谓形象地说理?《二丑艺术》一文是为何使用这种方法的? 形象地说理就是将形象化的描述与严密的逻辑论证融合在一起。做到议论中有形象,形象描述中有议论,富说理于生动具体的形象中。这种方式既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形象地说理是杂文写作的特征之一,它有两个含义:一是在议论说理中注意形象的勾勒和描绘;二是要注意通过形象来议论说理。《二丑艺术》在这方面提供了一个典范。文中的“二丑”的形象特征与帮闲文人的卑劣行径是一一对应的。对“二丑”形象的剖析与鞭挞同
时也是对帮闲文人真实面目的揭露和批判。
5、以《故乡的野菜》为例谈谈周作人散文的冲淡平和?
周作人散文冲淡平和的风格在《故乡的野菜》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我们可从两点来看:其一,思乡是情感丰富的“五四”散文的主题之一,而作者以一句“故乡对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开场白,拉开了叙述者与叙述对象的距离;其二,文中多冷静的概括叙述而少主观的描写,并多处引用中外书籍以及童谣来增强文章的客观性。表面上看这是情感的淡化,实质都是情感的升华。周作人如此津津乐道于故乡名不见经传的野菜,恰恰泄露了心中的隐秘,一枝一叶总关情。他对故乡的怀念,正因为情感表现上的约束而显得更为深沉。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