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导学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导学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3 12:14:38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教师启发:

开头对春江花月夜景的描写,为后面的抒情议论作铺垫,面对江天美景,诗人触景生情,引发了第二部分对宇宙人生的思考,并由此进一步对人生离情作抒写,诗情、画意、哲理三者有机统一在月亮这一意象中。 (五)美读感悟

通过反复诵读,你认为诗中哪些词或句子写得好?谈谈自己的理解。要求在诗作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加上联想和想象进行解读,每人只谈一例。师生共同进行点评,从景美、理美和情美三方面去评论。 (六)写作借鉴

你认为这首诗在创作上运用了哪些方法,对自己以后的写作有何借鉴? 教师启发:从情、景、理水乳交融,虚实结合、炼字炼句、修辞手法等方面谈,

(七)牛刀小试

1、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欣赏歌词。自己也试着为这首曲子填词。(作词:王健)

江楼上独凭栏 听钟鼓声传

袅袅娜娜散入那落霞斑斓

一江春水缓缓流 四野悄无人

唯有淡淡细来薄雾轻烟

看月上东山

天宇云开雾散云开雾散

光辉照山川 千点万点千点万点 洒在江面恰似银鳞闪闪 惊起了江滩一只宿雁

春江花月夜 怎不叫人流连

2、请以《仰望一轮明月》为题写一篇文章,体裁字数不限。 自主赏析 夜 归 鹿 门 歌 (一)预习

(1)加点字注音,根据偏旁部首推测字的意思。

喧 栖隐 岩扉 寂寥 嵩山 轩冕 作揖 耆 槎头 鳊

(2)文学常识天空

孟浩然(689~740) 代诗人,本名 ,字 。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 。以写 诗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 。襄阳南门外背山临江之涧南园有他的故居。曾隐居鹿门山。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逝世。

孟浩然生当 ,早年有用世之志,但政治上 ,以隐士终身。他是个 的人,不乐于 。他 的性格和 的情操,为同时和后世所倾慕。他一生经历比较简单,诗歌创作的题材也很狭隘。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 和 以及 。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

第 5 页 共 14 页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 并称,虽远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 孟诗 , ,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于寒俭枯瘠。他善于发掘 ,即景会心,写出一时真切的感受。

参考答案: 唐代 浩 浩然 孟襄阳 田园山水 孟山人 盛唐 困顿失意 洁身自好 趋承逢迎 耿介不随 清白高尚 山水田园 隐居的逸兴 王维 不事雕饰 伫兴造思 发掘自然和生活之美 (3)我最喜欢的诗句

1、 我喜欢的理由: 2、 我喜欢的理由: (二)难点置疑

1、说出诗中描写的景物,按照时间和空间顺序将这些景物可以分成 之景和

之景。

答案:边 月夜山中

2、⑴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前两联诗句描写的场景,概括画面的特点并体会诗人的感情。

答案:景时抓住主要景物及其特点,使用语言要优美,多用动词形容词;画面是由景物组成的,景物的整体特征就是画面的特征,但不是景物简单地拼贴,需要概括归纳(动态、静态,色调冷暖等);综合前面画面的特点、他人的表现、诗人的形象等。

⑵分析后两联所描绘的画面的特点,根据作者对两种生活态度体味诗人情感。

答案:句中主要景物分析其特点,与前一幅画面进行比较;诗人对后者采取了冷静闲望的态度,结合诗句体会诗人对前者又流露出的情态;最后结合诗人的生平与本诗的写作背景体味诗人情感。

3、前人说孟浩然诗“气象清远,心悰孤寂”,而“出语洒落,洗脱凡近”(《唐音癸签》引徐献忠语)。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营造的环境。

答案:经出来了,如同白玉盘,悬挂在蔚蓝的天幕上。山上的树木原来是朦朦胧胧的,好像被雾气所笼罩,而现在,在皎洁的月光下,却显出明丽青翠的颜色。我欣赏着这无边的月光树色,不知不觉中,已经来到当年庞德公所居住过的地方。

4、孟诗不事雕饰,即兴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于寒俭枯瘠。他善于发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会心,写出一时真切的感受。这首七古就体现了这些特点,请从全诗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示例:这首诗的题材是写“夜归鹿门,读来颇象一则随笔素描的山水小记。但它的主题是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道路归宿。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

第 6 页 共 14 页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首联即写傍晚江行见闻,听着山寺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响,望见渡口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这悠然的钟声和尘杂的人声,显出山寺的僻静和世俗的喧闹,两相对照,唤起联想,使诗人在船上闲望沉思的神情,潇洒超脱的襟怀,隐然可见。

颔联就说世人回家,自己离家去鹿门,两样心情,两种归途,表明自己隐逸的志趣,恬然自得。

颈联是写夜晚攀登鹿门山山路,“鹿门月照开烟树”,朦胧的山树被月光映照得格外美妙,诗人陶醉了。忽然,很快地,仿佛在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归宿地,原来庞德公就是隐居在这里,诗人恍然了。这微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隐者为大自然所融化,至于忘乎所以。

尾联便写“庞公栖隐处”的境况,点破隐逸的真谛。这“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自况,因为诗人彻底领悟了“遁世无闷”的妙趣和真谛,躬身实践了庞德公“采药不返”的道路和归宿。在这个天地里,与尘世隔绝,惟山林是伴,只有他孤独一人寂寞地生活着。

诗人以谈心的语调,自然的结构,省净的笔墨,疏豁的点染,真实地表现出自己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动人地显现出恬然超脱的隐士形象,形成一种独到的意境和风格。

5、唐人王士源《孟浩然集?序》中说:“浩然文不为仕,伫兴而作”,“文不按古,匠心独妙”。简要概述这首七古怎样体现了这些特点。

参考答案示例:这首诗,格调疏淡,从黄昏闻钟、渔梁晚渡到月开烟树、夜归鹿门,次第写来,如话家常,诗人新鲜的感受,隐者洒脱的形象,也都随之托出。用韵也很新颖:前四句连用四个平声韵,句句相押,这在古诗中实属罕见;后四句以“鹿门”引起,紧接前句的尾词,是为“顶针法”,并自然转换成仄声韵,音节显得条畅而浏亮。从艺术上看,诗人把自己内心体验感受,表现得平淡自然,优美真实,技巧老到,深入浅出,是成功的,也是谐和的。也正因为诗人真实地抒写出隐逸情趣,脱尽尘世烟火,因而表现出消极避世的孤独寂寞的情绪。

6、请运用缘景明情的思路(绘景——析景——摹形——溯情)分析鉴赏《宿建德江》。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日落黄昏时分,诗人满脸疲劳地把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里原野辽阔,天地相连,远处的天空比近处地树木还要低;江水清清,明月映在水心,和舟中人的距离显得很近,有种亲切感。面对如此清新自然的夜景,孑然一身的诗人脸上漾起一丝喜悦,心头感到一点慰藉。但这样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夜景同样也会激起诗人心头的千愁万绪:羁旅的惆怅,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破灭,所以在短暂的喜悦之后,诗人眉头渐锁,孤独失意无奈到天明。整首诗表达了诗人羁旅异地的惆怅忧郁之情。 (三)推荐书目:

①《山水诗人:孟浩然》(陈文道) ②《仕与隐》(王得保) ③《中国文学知道点》(余秋雨 徐亮)

梦 游 天 姥 吟 留 别

(一)任务性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偏旁部首推测字的意思。

轧露 鸾珮 一泓 东南坼 戎马 涕泗 鲲鹏 垆边 天姥 瀛洲

第 7 页 共 14 页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向天横 剡溪 渌水 谢公屐 暝 殷岩泉 水澹澹 訇然 霓裳

悸动 长嗟 2、文学常识填空

李白(701-762),字 ,号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天宝元年(七四二),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的诗以 为主。屈原而后,他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 和秦、汉、魏以来的 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杜甫有 ,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 诗人,有“ ”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韩愈云:“ ”。(《调张籍》)。有《李太白集》。 (三)解题:

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 天姥:所梦内容;

吟: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不拘一格,主要表现在诗句节奏的多变,也由诗人情绪所定。 2、介绍诗歌背景

唐玄宗天宝元年,由于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奉诏来到京城长安。他本想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但玄宗只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李白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京城权贵,受到排挤,使他只居住了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就此破灭。离开长安后,他与杜甫、高适游山东,在兖州话别,临行作本诗。 3、预习诵读,注意体会感情。 (四 )整体感知

思考:文中写梦游是从哪里开始,又至何处结束?此前写了什么?后面又写了什么?

明确:写梦游是从“我欲因之梦吴越”一直到“仙之人兮列如麻”。前写入梦缘由,后写梦醒后的感慨。 (五) 重点赏析

1、分析“海客谈瀛洲……对此欲倒东南倾。”

(1)思考:既然题目是“梦游天姥”,为何开篇从“瀛洲”谈起?

明确:“瀛洲”是东海三神山之一,把天姥山与神山并提,起陪衬作用,表现了天姥山的神奇色彩,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因为“云霞明灭”的天姥山与“烟涛微茫”的瀛洲同样神秘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难求”让人怯步,而天姥山的“或可睹”就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

第 8 页 共 14 页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教师启发: 开头对春江花月夜景的描写,为后面的抒情议论作铺垫,面对江天美景,诗人触景生情,引发了第二部分对宇宙人生的思考,并由此进一步对人生离情作抒写,诗情、画意、哲理三者有机统一在月亮这一意象中。 (五)美读感悟 通过反复诵读,你认为诗中哪些词或句子写得好?谈谈自己的理解。要求在诗作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加上联想和想象进行解读,每人只谈一例。师生共同进行点评,从景美、理美和情美三方面去评论。 (六)写作借鉴 你认为这首诗在创作上运用了哪些方法,对自己以后的写作有何借鉴? 教师启发:从情、景、理水乳交融,虚实结合、炼字炼句、修辞手法等方面谈, (七)牛刀小试 1、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欣赏歌词。自己也试着为这首曲子填词。(作词:王健)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