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通用版2020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37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新人教版(含答案)111
【人教版】2020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 考点规范练37 光电效应 波粒二象性
一、单项选择题
1、1927年戴维逊和革末完成了电子衍射实验,该实验是荣获诺贝尔奖的重大近代物理实验之一。下图是该实验装置的简化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亮条纹是电子到达概率大的地方 B、该实验说明物质波理论是正确的 C、该实验再次说明光子具有波动性 D、该实验说明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 答案C 解析亮条纹是电子到达概率大的地方,该实验说明物质波理论是正确的,该实验说明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不能说明光子具有波动性。
2、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表面,有光电子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取决于入射光的( ) A、频率
B、强弱
C、照射时间 D、光子数目 答案A 解析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可知,Ek只与频率ν和逸出功W0有关,故选项B、C、D错误,选项A正确。
3、用不同频率的紫外线分别照射钨和锌的表面而产生光电效应,可得到光电子最大初动能Ek随入射光频率ν变化的Ek-ν图像,已知钨的逸出功是3、28 eV,锌的逸出功是3、34 eV,若将二者的图线画在同一个Ek-
【人教版】2020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 ν图像中,如图所示,用实线表示钨的Ek-ν图像,虚线表示锌的Ek-ν图像,则正确反映这一过程的是( )
答案A 解析依据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可知,Ek-ν图线的斜率代表普朗克常量
h,因此钨和锌的Ek-ν图线应该平行。图线在横轴的截距代表极限频率
ν0,而ν0= ,因此钨的极限频率ν0小些。综上所述,A图正确。 4、下表列出了几种不同物体在某种速度下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和频率为1 MHz的无线电波的波长,由表中数据可知( )
对象 弹子球 电子(100 eV) 质量/kg 速度/(m·s-1) 波长/m 2、0×10-2 1、0×10-2 9、1×10-31 5、0×106 3、0×106 3、3×10-30 1、2×10-10 3、0×102 无线电波(1 MHz) ①要检测弹子球的波动性几乎不可能 ②无线电波通常情况下只能表现出
波动性 ③电子照射到金属晶体上能观察到它的波动性 ④只有可见光才有波动性 A、①④ C、①② 答案D 解析①弹子球的波长为3、3×10-30m,远小于宏观物质和微观物质的尺寸,故要检测弹子球的波动性几乎不可能,故①正确;②无线电波的波长为3、0×102m,大于普通物体的尺寸,很容易发生衍射,故通常情况下只能表现出波动性,故②正确;③高速射出的电子的波长为1、2×10-10m,与原子
B、②④ D、①②③
【人教版】2020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 的尺寸相接近,故电子通过金属晶体后能够发生衍射现象,故③正确;④根据德布罗意的物质波理论,电磁波和实物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故④错误;所以正确选项为D。
5、现有a、b、c三束单色光,其波长关系为λa∶λb∶λc=1∶2∶3。当用a光束照射某种金属板时能发生光电效应,飞出的光电子最大动能为Ek,若改用b光束照射该金属板,飞出的光电子最大动能为Ek,当改用c光束
照射该金属板时( )
A、能发生光电效应,飞出的光电子最大动能为Ek
B、能发生光电效应,飞出的光电子最大动能为Ek C、能发生光电效应,飞出的光电子最大动能为Ek
D、由于c光束光子能量较小,该金属板不会发生光电效应 答案B 解析对a光,由光电效应方程有-W=Ek,对b光有-W=Ek,由以上两式可
得 Ek,则 W= Ek。当改用c
光束照射该金属板时,有-W=Ek'得
Ek'= Ek,
故B正确。
6、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研究光电效应中光电流与照射光的强弱、频率等的关系,A、K两极间的电压大小可调,电源的正负极也可以对调。分别用a、b、c三束单色光照射,调节A、K间的电压U,得到光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 )
A、单色光a和c的频率相同,但a更强些
【人教版】2020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 B、单色光a和c的频率相同,但a更弱些 C、单色光b的频率小于a的频率 D、改变电源的极性不可能有光电流产生 答案A 解析由题图乙可知,单色光a、c的遏止电压相同,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单色光a和c的频率相同,但a产生的光电流大,说明a光的强度大,选项A正确,B错误;单色光b的遏止电压大于单色光a、c的遏止电压,所以单色光b的频率大于a的频率,选项C错误;光的频率不变,改变电源的极性,只要所加反向电压没达到遏止电压,可能有光电流产生,选项D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
7、物理学家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在光屏处放上照相底片,若减弱光的强度,使光子只能一个一个地通过狭缝。实验结果表明,如果曝光时间不太长,底片上只能出现一些不规则的点;如果曝光时间足够长,底片上就会出现规则的干涉条纹。对这个实验结果的认识,下列正确的是( )
A、曝光时间不长时,光的能量太小,底片上的条纹看不清楚,故出现不规则的点
B、单个光子的运动没有确定的轨道
C、干涉条纹中明亮的部分是光子到达机会较多的地方 D、只有大量光子的行为才表现出波动性 答案BCD 解析单个光子通过双缝后的落点无法预测,大量光子的落点出现一定的规律性,落在某些区域的可能性较大,这些区域正是波通过双缝后发生干涉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