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考试试题
全国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
来源: 点击数:3139
录入时间:08-03-11 11:33:38
全国 2008 年 1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语言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 00541
一、单项选择题 ( 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把词分为基本语汇和一般语汇所依据的是( )
A. 音节的长短 B. 语素的数量
C. 字的多少 D. 词的地位
2. 机器翻译可以分为四个层级,其中最高的一级是( )
A. 语境平面的翻译 B. 语义平面的翻译
C. 句法平面的翻译 D. 单词平面的翻译
3. 掌管人语言活动的部位是( )
A. 小脑 B. 大脑左半球
C. 大脑右半球 D. 大脑皮质
4. 舌尖前送气清塞音是( )
A.[d‘] B.[t‘]
C.[ts‘] D.[k‘]
5. 汉语北京话中,有的人把“一般儿大” ( 同样大 ) 说成“一边儿大”,这种现象在语音学上叫( )
A. 同化 B. 异化
C. 弱化 D. 增音
6. 在“名”与“实”的关系上,我国哲学家荀子认为“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谓之不宜”。这种观点属于( )
A. 名由人定论 B. 实由名定论
C. 名实相应论 D. 名不副实论
7. “一板一眼”、“马后炮”、“泼冷水”、“老油条”都属于( )
A. 简缩词语 B. 成语
C. 谚语 D. 惯用语
8. 在语音和意义上跟文字所代表的语言单位都没有联系的字符是( )
A. 音符 B. 意符
C. 记号 D. 字母
9. 某一言语社团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这种现象叫( )
A. 语言接触 B. 语言迁移
C. 语言混同 D. 社会双语
10. 声音的高低决定于( )
A. 频率的大小 B. 说话的速度
C. 声音持续的时间 D. 振幅的大小
11. 中国人看见红色往往会觉得喜庆,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
A. 直观思维 B. 逻辑思维
C. 发散思维 D. 表象思维
12. 语音中元音都是( )
A. 乐音 B. 噪音
C. 乐音和噪音的混合体 D. 纯音
13. 一般认为人大脑语言功能的临界期最迟是( )
A.2 至 3 岁 B.6 至 8 岁
C.9 至 10 岁 D.12 至 13 岁
14. 语言间亲属关系按由亲到疏顺序的排列是( )
A. 语系、语支、语族、语群 B. 语支、语族、语系、语群
C. 语群、语支、语族、语系 D. 语群、语族、语支、语系
15. 说英语的儿童能够说出 “he play book” ,说明他正处于获得语言的( )
A. 综合句阶段 B. 简单句阶段
C. 复杂句阶段 D. 成人句阶段
16. 脑桥的主要功能是( )
A. 连接大脑左右两半球 B. 负责内脏功能
C. 控制人体运动的平衡 D. 负责掌管记忆功能
17. 最小的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是( )
A. 义素 B. 语素
C. 词 D. 音素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