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银根紧缩环境下中小企业筹资困境的加剧与对策
因此,各种银行都要面向市场,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提供多种贷款方式以增加潜在的信贷对象,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筹资渠道。
(3)减少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减少信息不对称的影响,银行要对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给予足够的重视,要主动了解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中小企业可支持的条件,需要有正确的定位,选择相应的目标市场,认识到中小企业贷款的商机所在,积极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一方面可以扩展服务领域,另一方面又可以对中小企业有更深入的认识,减少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影响。
3、政府应从多方着手拓宽筹资渠道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存在的缺陷,要其完全按市场化运作解决融资问题是不现实的。同时,中小企业又对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政府有责任也有义务采取措施便利中小企业筹资。因此政府应从多方面着手方便中小企业筹资。
(1)完善资本市场
目前,从资本市场上进行筹资逐渐成为各企业筹集资金的一个重要渠道,而从非主板市场上融资更是中小企业融资开辟的新渠道。直接融资方式单一会加大间接融资难度,因此多元化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15]。完善资本市场一方面要对主板市场进行有效的调节,避免过多的资金停留在主板市场,而中小企业板市场则缺乏资金;另一方面,可以从中小企业板市场建设与完善着手。
目前在中国的中小企业中,不乏业绩好、大有潜力的企业,但主板市场门槛太高。中小企业板市场可以让有实力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市场上市融资,为企业提供一种高效率的融资平台,因此继续拓展各类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是完善资本市场的重要途径,要继续稳步扩大中小企业板规模,加快建设创业板,适应不同类型、不同成长阶段中小企业的筹资需求。
(2) 建立和健全信用担保体系
信用担保体系在国际上已经有比较悠久的历史和成熟的经验,并且成为化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重要中介机构之一。
由于中国政府财力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不同,因此,建立以地方政府为主、多层次的政府支持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是比较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央和地方的担保重点应有所不同。中央政府实行全国统一的标准和办法,重点对一些特殊项目
和贫困地区及不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或对不发达的地方政府的担保计划提供再担保。地方政府则根据本地中小企业的特点,确定地区扶持重点。同时,各地政府的担保计划主要起引导、调动民间机构的作用,政府的担保基金不一定要直接为企业担保,可以通过为互助担保机构和商业担保机构提供再担保,以分散风险,调动民间担保机构的积极性[16]。
(3) 推行落实有关的政策法规
拓宽中小企业筹资渠道离不开法律法规的支持,对现有法律法规要落实推行,操作性不强的要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完善,使其具有较好的操作性,对于欠缺法律法规的领域,要尽快出台相关的法规。
中国于2003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小企业促进法》,需要有相关的配套法规和实施办法,各级地方政府应在该法的框架下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使便利中小企业筹资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并具有较好的操作性,真正使中小企业筹资渠道顺畅起来。比如根据《公司法》和《中小企业促进法》,制订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新市场的法规和实施细则,促进中小企业资本市场的形成,依法推进中小企业筹资环境的改善。
(4)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政府可以有选择性地对一些中小企业加大扶持力度。中国中小企业数量多,类型不一,涉及行业广。由于受国情影响,政府不可能顾及到每个行业,每个中小企业,因此政府在向中小企业提供扶持时会有所偏重,突出重点。例如国家对社区服务型企业、高新技术型中小企业、城镇中小企业等,应当重点支持,以保障科技的发展,社会就业压力的缓解。目前,主要扶持方式有:
a.通过提供优惠贷款增加筹资渠道。政府帮助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主要方式有:贷款担保、贷款贴息、政府直接的优惠贷款等。一般来说,一些效益较好的中小企业可以较容易的获得短期流动资金,但中小企业的长期贷款风险很大,因此商业银行大多不愿意满足他们的长期资金需求,而政府的优惠贷款主要就是解决中小企业获得长期贷款的问题[19]。例如对位于新建立的经济开发区的企业,由政府按一定的标准选择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发放优惠贷款。
b.对中小企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是最直接的资金援助方式,有利于中小企业资金的积累和成长,在解决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资金短缺的问题时
起到很好的作用。从目前看,政府对中小企业应采取从流转税到所得税的税收扶持政策,降低税率,税收减免,以利于中小企业积累发展所需资金[20]。
六、 结论
中国中小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由于国家的宏观调控,银根紧缩,使中小企业的筹资困难又一次成为关注的焦点,针对其所面临的筹资困境,提出了各种解决办法。既然造成现在的筹资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这一症结也应从多方面入手,进行综合的治理。本文从企业自身、银行机构、政府等多方面对筹资困境进行了探讨,针对解决中国中小企业筹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1)中小企业要从自身出发,认清自身的筹资环境,选择合适的筹资渠道,筹集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
(2)银行也要转变观念,为中小企业筹资提供方便。
(3)政府在中小企业筹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政府要努力创造良好的筹资环境,从多方面着手拓展中小企业筹资渠道。
由于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中小企业面临的筹资环境在不断的变化,因而筹资渠道也会发生变化,作者关于这些问题的探讨难免不详,有些观点比较粗浅,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加以深化。
参考文献
[1] 马淑玲.浅析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筹资渠道[J].时代论苑,2006(5):82-83. [2] 陈及,王佐.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途径[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6(4):48-54.
[3] 朱德位.宏观调控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再次呐喊[J].浙江金融,2005(10):
16-18
[4] 梁峰.试论制约我们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瓶颈[J].南开经济研究,2002(2):
43-47.
[5] 孔雅萍.内外结合,综合治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21-24.
[6] 朱燕.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出路[J].国际金融,2005(8):28-29.
[7] 申建,张自弘.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与对策研究[J].财会研究,2004,(9):45-49.
[8] 陈柏益.为何中小企业贷款无门[J].会计之友,2005(9):32-34. [9] 孙丽华,杨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近期文献综述[J].北方经济,2005
(11):77-79.
[10] 陈宝明.中小企业筹资操作手册[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4:62-75. [11] 姚秀琦.中小企业筹资困难问题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3月上旬刊:34-36.
[12] 高连廷.试析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与完善[J].学术之窗,2004(2):23-25.
[13] 纳鹏杰,马荣勤.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自身原因探究[J]. 企业经济,2005(1
5):157-158.
[14] 顾永林.论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筹资[J].现代审计,2007(6):35-37. [15] 沈杰,张济建.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设中的作用[J].技术经济,200
6(2):38-40.
[16] Stiglitz,J. and Weiss,A.(1981)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 with Im
perfect Information[J].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71,June. [17] 张晓彬.浅谈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途径[J].商业研究,2006(3):12-13.
[18] 柯晓枫.信用担保筹资[J].大众商务,2005(12):31-33. [19] 黄东晶.中小企业筹资对策分析[J].财政金融,2006(6):26-29. [20] 张金胜,朱连才.中小企业融资中的政府干预与控制[J].商业经济研究,2006(12):7-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