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重点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重点笔记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7:56:04

1. 气的概念:推动和调控脏腑生理机能的动力。精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气是人体生命的维系。

2. 气的生成:跟脾、肺、肾脏腑有关;人体之气,由精化生,并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融合而成。

3. 气与相关脏腑:肾、脾胃、肺的生理功能相关;肾为生气之根,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为生气之主;

4. 气的运动:称作气机;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

5. 脏腑之气:肺主出气、肾主纳气、肝气升发、肺气肃降、脾气升清、胃气降浊;

6. 气机失调:气机不畅,气滞 气逆 气陷 气脱 气闭

7. 气逆: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时; 气陷: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时; 8. 气化概念: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

9. 气的功能:推动与调控 温煦与凉润 防御作用 固摄作用 营养作用 气化作用 10. 11.

气的分类:元气 宗气,营气,卫气;

元气:由肾藏通过三焦流行全身;生理功能(生长发育、生殖机能,生

理活动) 12.

宗气:由水谷之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积聚于胸中(膻中);生成来

源:脾胃运化的水谷之气和肺从自然界中吸入的清气; 生理功能 (行呼吸 行血气 资先天); 13. 14.

营气:行于脉中而营养作用的气; 生理功能(化生血燕和营养全身) 卫气:行于脉外而保卫作用的气; 生理功能(防御外邪 温养全身 调

5

控腠理)

1. 血的成分:水谷之精化生的营气、津液以及肾精为其化生之源; 2. 血的化生相关脏腑:脾胃 心肺 肾;脾胃的生理功能尤为重要; 3. 血的运行相关脏腑:心肺 肝 脾 ;心主血脉 肺朝百脉 肝主疏泄 脾主统血;

4. 血的功能:濡养 营养(化神)

1. 津液概念:津液是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是津和液总称; 2. 津液输布:主要依靠肝、脾、肺、肾、三焦等脏腑; 3. 津液功能:滋润濡养 充养血脉;

1. 气与血的关系: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行血、摄血); 血为气之母(血能养气 载气)

2. 气与津液的关系:(气能生津、行津、摄津) (津能生气、载气) 3. 精与血津液的关系:精血同源(肝肾同源) 津血同源(血汗同源) 4. 气随津脱的理论依据是(津能载气 );还有“吐下之余,定无完气”; 5. 大失血急用补气药的理论依据是(气能摄血 )

6

第三章 藏象

藏象:是藏于人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五脏六腑生理特点:病理上“脏病多虚,腑病多实”;治疗上“五脏宜补”,“六腑宜泻”。

1) 肝:“将军之官、罢极之本” 生理机能:主疏泄 主藏血;生理特性:刚脏 肝气升发

肝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畅等作用。

肝气疏泄调畅气机作用:1、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2、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的分泌排泄;3、调畅情志;4、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

肝主藏血: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液、防止出血的机能;称为“血海”; 2) 心:“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生理机能:主血脉;主神明;生理特性:阳脏 火脏 主通明;

3) 脾:“孤脏、后天之本”; 生理功能:主运化 主统血; 生理特性:脾气升清 喜燥恶湿

4) 肺:“相傅之官、华盖、娇脏”; 生理机能: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生理特性:主宣发肃降

5) 肾:“先天之本” 生理功能:藏精、主水 主纳气

七冲门: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ben)门,太仓下口为

7

幽门,大肠小肠会为阑门,下极为魄门,

四海:脑为髓之海;胃为水谷之海;冲脉为血海;膻中为气海; 六腑的共同的生理特点:(受盛)和(传化 )水谷。

1. 胆的生理机能:“为奇恒之腑”;“中精之府” 1、贮藏和排泄胆汁;2、主决断;

2. 胃的生理机能:“太仓、水谷之海” 1、受纳水谷;2、腐熟水谷,生理特性:胃气通降;喜润恶燥。

3. 小肠生理机能: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 4. 大肠生理机能:传化糟粕和主津。

5. 膀胱生理机能:“津液之府”“本州都之官” 贮尿和排尿。

6. 三焦生理机能:“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孤府” 1、通行元气;2、运行水液。

奇恒之腑:胆、脑、髓、骨、脉、女字胞;

脑的生理机能:“脑为髓之海”“元神之府” 1、主宰生命活动;主司精神活动;主司感觉运动;

女子胞理机能:1、主持月经;2、孕育胎儿;

五脏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运行与呼吸吐纳之间的协同调节关系。 2.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的生成和运行两个方面。

3.心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行血与藏血以及精神调节两个方面。

8

搜索更多关于: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重点笔记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1. 气的概念:推动和调控脏腑生理机能的动力。精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气是人体生命的维系。 2. 气的生成:跟脾、肺、肾脏腑有关;人体之气,由精化生,并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融合而成。 3. 气与相关脏腑:肾、脾胃、肺的生理功能相关;肾为生气之根,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为生气之主; 4. 气的运动:称作气机;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 5. 脏腑之气:肺主出气、肾主纳气、肝气升发、肺气肃降、脾气升清、胃气降浊; 6. 气机失调:气机不畅,气滞 气逆 气陷 气脱 气闭 7. 气逆: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时; 气陷: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时; 8. 气化概念: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 9. 气的功能:推动与调控 温煦与凉润 防御作用 固摄作用 营养作用 气化作用 10. 11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