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教学能力重点知识总结(可缩印版)
幼儿园课程
1、幼儿园课程的概念:幼儿园课程时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2、幼儿园课程的核心是活动,基本形式:游戏。 3、 幼儿园课程特点:
a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 b幼儿园课程融合在一日生活之中 c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d幼儿学习的本质直接经验
4、 课程的要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评价、 5、 幼儿园常见的课程类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核心课程 6、 在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个性方面,活动课程的
作用十分突出。
7、 一般分为四个层次:课程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
教育活动目标。
8、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作用:幼儿园课程目标幼儿园课程中处于核
心位置,是幼儿园课程构成的首要成分。 9、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取向:
a. 课程内容既教材 b. 课程内容既学习活动 c. 课程内容既学习经验
10、 幼儿园课程组织的原则:整体性、生活化、主体性
11、 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有: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
动。
12、 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途径:
a.专门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 b.日常活动与生活 c.学习的环境 d.家园合作
13.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类型: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听说游戏、早期阅读活动、
文学作品学习活动 14.讲述活动的特点: 有一定的凭借物
有相对正式的语言情绪 所使用的是独白言语。 15.早期阅读活动的特点: 要有较丰富的阅读环境 要有表意性质的阅读材料 要有整合的阅读活动
16.人们的口头语言可以分两种:对话言语、独白言语 17.双词句阶段(1.5岁~2岁):发展方向是单词句—双词句(电报句)—完整句 18.2~3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19.3~8岁是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20.4~6岁是语言可塑性最强的时期。
21.4岁左右是幼儿词汇量的飞跃发展时期。(掌握顺序: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
21.1.5岁~2岁语言上出现“反抗行为”。处于“词语爆炸”阶段 22.2.5岁~3岁说话不流畅,表达常有“破句现象” 23.乔木斯基的“先天论”
24.续编故事从中班年龄段的孩子开始
25.儿歌、儿童诗、古寺是幼儿诗歌教学的主要内容。
26.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特点:形象性和感染性、趣味性好人游戏性、技能性和综合性
27.儿歌的特点:
a.形象鲜明、充满童趣 b.结构简练、内容单一
c.运用比拟、通俗上口 d.节奏生动、句幅短小 e.以景抒情、情景交融
28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类型:唱歌活动、韵律活动、打击乐演奏活动、欣赏活动
29.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设计原则:发展性原则、互动性原则、审美性原则、整合性原则、差异性原则
30.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音乐教学版: a.柯达伊教学法 b.奥尔夫教学法
c.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
31.不同阶段幼儿美术能力的特点:
a.涂鸦期:2~3岁 (幼儿涂鸦线条可分为四种水平,杂乱线、单一线、圆形线和命名线。)
b.象征期:4岁左右 c.概念画期:4岁以后
32.绘画的形式语言是绘画表现的手段,主要包括线条、形状、色彩、构图。 色彩是绘画基本要素之一,具有表现性、象征性和装饰性 33.幼儿观察图画的能力发展大致经历四个阶段(按顺序记): a.个别对象的认识 b.空间联系 c.因果关系
d.对象整体认识
34.屠美如提出的儿童绘画发展的四个阶段: a.涂鸦期:2~3岁 b.象征期:4岁左右 c.概念画期:4岁以后 d.写实期:8~15岁
35.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特点:启发性、直观性、综合性和趣味性
36.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原则:目标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强化性原则、一致性原则
37.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方法:榜样示范法、角色扮演法、移情训练法、价值澄清法、价值表决法、自我展示法
38.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亲子关系、同伴关系、性别角色、亲社会行为、攻击性行为
39.帕顿将游戏分为六种形式:无所用心的游戏、袖手旁观的游戏、孤独的独自游戏、互相平行的游戏、结伙游戏、合作游戏 40.良好同伴关系的建立:
a.为幼儿创设与同伴交往的机会 b.促进幼儿良好社会行为的发展 c.促进幼儿良好性格的发展
d.促进幼儿社会认知能力和社交技能的发展 41.影响同伴交往的因素: a.早期亲子交往的经验
b.自身的特征 c.活动材料和性质
42.依恋的类型:回避型、安全型、反抗型 43.依恋发展的过程:
第一阶段(出生~3个月)无差别的社会反映阶段 第二阶段(3~6个月)有差别的社会反映阶段 第三阶段(6个月~2岁)特殊的情感连接阶段 第四阶段(2岁以后)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 44.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儿童道德发展的核心
45.“亲社会行为”一词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提出的家维斯伯乐于1972年。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