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依存度和结构的不平衡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依存度和结构的不平衡
姓名:*** 学院:信息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学号:************
摘要:对外贸易依存度是衡量一国国民经济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的重要指标,随着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对外贸易快速增长。伴随着外贸的增长,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也不断提高。我们不应忽视的是在发展外贸过程中出现越来越多的结构不平衡问题。本文着重从对外贸易依存度、进出口行业间以及各不同性质企业的进出口贸易情况来分析我国外贸结构的不平衡问题,且提出了一些的解决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不平衡的措施。 关键词: 外贸依存度 货物贸易 服务贸易 利用外资
据《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中国在2004年的对外贸易额自从2002年增长21.8%,2003年增长37.1%之后,迎来又一历史新高,增长了35.7%,进出口贸易总额高达11548亿美元。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从2003年的第四位上升到第三位。中国的对外贸易额取得如此好的成绩,但是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不平衡问题却越来越多的显现出来。 对外贸易结构的不平衡包括其自身的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与其相关主体在贸易中产生的不平衡,也包括对外贸易与对外贸易发展也即外贸依存度大小的不平衡。本文将基于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对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作以简要分析。
一、对外贸易依存度与对外贸易发展的不平衡 。 我国外贸依存度的现状: 我国今年的外汇储备达到7000亿美元,如此巨额的外汇储备自然来自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大量顺差贸易。由此,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不平衡已初露端倪。大量顺差贸易自然引发高发性贸易磨擦。进口影响供给,出口影响需求。需求扩张引发贸易磨擦。 这里引入外贸依存度这个概念。对外贸易依存度是该国对外贸易总额在该国国内 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表示。为了准确地表示一国经济增长对外贸依赖程度,人们又将对外贸易依存度分为进口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进口依存度反映一国市场对外的开放程度,出口依存度则反映一国经济对外贸的依赖程度。一般来说,对外贸易依存度越高,表明该国经济发展对外贸的依赖程度越大,同时也表明对外贸易在该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重要。伴随经济的全球化,对外贸
易在各国经济中的比重都在增加。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对外贸易快速增长。伴随着外贸的增长,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也不断提高。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 第一阶段是1985~1990年,随着中国对外开放逐步扩大,出口缓慢增长.1990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首次达到30%,其中出口依存度为16.05%,进口依存度为13.84%,中国出口慢慢赶上并超过进口。这一阶段,主要由于国内资源紧缺和大量技术设备的进口,使进口依存度连续多年高于出口依存度。 第二个阶段是1990年~2000年, 在这一阶段,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经济调控措施,虽然1996~1999年四年内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有所滑落,但是在35%左右徘徊,2000年再次达到43.9%。 第三个阶段是2001年至今。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深,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明显,200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历史性的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超过日本,名列世界第三位,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和世界贸易的增长。造成我国外贸依存度增速如此之快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我国的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较大,且以制造业为主。第二,我国的对外服务贸易发展程度较低,而且一直处于逆差状态。单从国内GDP角度来讲,美国的第三业占GDP的比重超过75%,而我国的仅为33%左右。第三,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当GDP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速,而对外贸易增速越快则外贸依存度越高。 3.要减小外贸依存度,必须要在对外投资以及扩大内需,扩展国内市场上下功夫。 如果从另一方面来讲,我国的对外贸易年均增速在10%左右,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速在7%左右来看,外贸依存度过高也不一定就代表着我国国家经济安全系数会下降;同样,也不能说明国家的安全系数会上升。关键在于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制定正确的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政策,建立规避外部风险的机制。
二、 进出口贸易行业间包括货物贸易发展的不平衡,服务贸易发展的不平衡 ,以及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之间结构的不平衡。当然这其中有地区性的不平衡,也有贸易额方面的不平衡。 广义的进出口结构是指一国对外贸易额中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所占的比例大小。它是一国进出口贸易处于何种程度的外在表现,即一国国内生产能力的大小。我国在这一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平衡,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存在严重的不均。(1)中国是一个依靠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国家,属于内需拉动
型国家。所以能在进口贸易中满足不断增长的国内消费市场需求,这也有利于我国在出口贸易中出口占重要地位的劳动密集型相关产品,以达到平衡贸易、缓解贸易压力、避免及减少贸易擦的目的。然而在进口贸易中却要不断考虑到国内市场的消化能力,要注意到对国内相关产业的保护,以及对国内一些重要行业的扶持,引进必要技术,重要的是对技术的吸收及利用。中国出口贸易中也要不断得到出口结构的升级,商品结构的优化。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以图实现科技兴贸的目的。国内也要不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较高领域中寻找利润。争创有优势的产品,在国际贸易中争得一席之地。 (2)服务贸易, 国际服务贸易是指服务提供者从一国境内通过商业现场或自然人现场向消费者供服务并获得外汇收入的交易过程。 由下表可见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总体处于逆差状态。这之中仅有少数的行业如旅游、建筑服务、计算机与信息服务处于顺差地位,绝大多数行皆处于逆差地位。 首先,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较低。2004年上半年,中国服务贸易额占整个对外贸易总额(含货物和服务)的10%,较2003年底下降2个百分点。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外资流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等第二产业。据不完全统计,服务产业利用外资约占全国外资流入总额的1/5左右,由于服务领域总体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影响了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制度的引进。另外,中国大部分服务领域(如电信、运输、金融和保险等)主要以国有成份为主,缺少必要的市场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也延缓了中国服务产业的发展速度,造成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非均衡发展。 其次,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项目和市场过于集中。中国服务贸易收支主要集中在旅游、运输和其它商业服务,分别占服务贸易总收支的32%、29%和17%,合计占服务贸易总收支的78%。目前,中国服务贸易收支伙伴也主要集中在美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从国内地区发展情况看,上海、北京和广东等地区服务贸易规模较大,而中西部地区服务贸易所占份额极小。服务贸易交易项目和地区分布的不均衡,形成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总体水平偏低、短期内难以有所突破的格局。同时,由于服务贸易发展的多元化程度不够,导致中国服务贸易抗冲击能力较差,易受国内外形势变化的影响。 再次,高附加值服务产业落后,制度和技术的创新能力不足。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较快的项目集中在旅游、运输、转口贸易、经营租赁等劳动密集型或资金密集型的低附加值项目上,而金融、保险、计算机信息服务、技术咨询、专有权利和特许、广告宣传和
电影音像等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服务项目,受制度、技术、知识和文化等基础因素的制约,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三、 不同性质企业进出口贸易额的不平衡 我国进出口贸易中,外资企业的进出口贸易额占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一半以上;国有企业所占比重在不断下降;其它性质企业的规模在扩大。 1.外资持续稳定流入对贸易增长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2004 年中国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 606 亿美元,制造业领域吸收外资的比重仍保持在 70% 的较高水平。2004年全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 3386 亿美元,增长 40.9%,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 57.1%,较上年提高了 2.3 个百分点;进口 3246 亿美元,增长 40%,占进口总额的比重达 57.8%,较上年提高 1.6 个百分点。 2.国有企业出口摆脱了近年来相对低迷的局面,实现了 22% 的较快增长,增幅同比提高了 19.3 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16.6%,同比提高了 13.9 个百分点。集体私营企业出口增长 59.8%,仍然大大高于总体出口增幅。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增长 34%,略低于出口总体增幅,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仍然达到 56.7%,但同比回落了 14.5 个百分点。 (3).其它性质的企业中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热情进一步高涨。除了全面放开对外贸易经营权的因素外,今年中国政府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民营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体制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
四、针对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不平衡的建议、措施 要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平衡,首先,应注意对外贸依存度的研究,尽快建立和完善外贸评价体系,同时要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全方位、多层面地积极应对和优化解决贸易磨擦,维护我国经济安全。继续实施扩大内需的方针,积极利用外资,并适时的发展对外投资,,特别是在我国贸易增长高耗能的情况下,增加能源、资源导向型对外投资。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再次,为解决我国各行业间的贸易增长结构不平衡,必须从转变贸易增长方式上下功夫,在不断增加数量的同时,质量也应同步提升。出口商品的要更趋结构优化,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和自主产品的出口力度要进一步加大。在服务贸易方面,中国的服务行业在面向世界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快外资的注入,及民营资本的注入,引入有序的竞争机制,打破垄断,提升服务行业的创新能力,以及对外竞争力,最终要实现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协
调发展。进口能满足国民经济对能源、资源和技术等的需要。使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达到基本平衡的水平。 最后,也要注意外资企业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发挥的作用。外资企业大多集中于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中。我国在迈向新型工业化国家的道路中不应只集中于这个层面,应在更多的领域中打开,比如中国国内一直处于垄断地位的电信、金融、交通和银行等行业,要注入外资,引入竞争,不仅要在引进外资,更要合理利用外资。所以我国在对外贸易中也要“师以长技以制夷”,对外进行投资。国有企业以及其它性质的企业应建立像外企一样的管理体制及资本运营方式,利用资金、技术及其品牌等,提高加工贸易中间产品的国产化带动国内产业的发展。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也在充分利用好外部条件,实现优势互补,达到“双赢”或“共赢”。 参考文献:
[1].刘新民.我国外贸依存度偏高的原因及未来走势 [2].赵瑾.精算实际外贸依存度 [3].胡立法.中国贸易开放的重新估计
[4].政府报告.2005年春季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
[5].黄晓玲.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3年. [6].俞娟.从商品结构看近期中国贸易差额走势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