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过新年》说课稿(xx)
热闹场面的感受。再一次感受新年的气氛。)让我们一起走进年文化,欢欢喜喜过新年。
2.走进年文化
运用谈话法教师提出问题:过年时除了看春晚,还会做些什么? 生:包饺子、放鞭炮、扭秧歌、贴春联等等。
师:谁能把你在课前搜集到得过年的习俗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学生把课前自己搜索的有关新年的材料进行展示交流。内容包括(过年的习俗、庆新年的歌曲、以及外国人用中国的习俗庆祝新年等等)
学生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感受歌曲的风格、过年的热闹氛围、并激发了心中的爱国情感。
(二)自主探究,“过”新年
1.初听歌曲,描画感受
下面我们一同欢欢喜喜《过新年》。教师进行范唱。
(1)老师刚才演唱的歌曲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歌曲《过新年》,你们能感受到过新年时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欢快、高兴、热烈??
(2)请大家再来听一遍歌曲,在听的过程中用图形、线条来表达你的感受。再次播放歌曲《过新年》学生用奇奕画笔自己创意图谱,把自己对音乐的感受用图谱法呈现出来。学生进行评价交流。
(3)请大家跟着歌曲,边用“啦”来哼唱曲调边用手随着旋律的起伏划谱。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的第一个整合点。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唱旋律是很枯燥的,二年级的学生对于音高音准的把握有些难度,学生利用奇奕画笔自己创
意图谱,把自己对音乐的感受用图谱法呈现出来,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抽象的旋律,即时生成图谱,为后面看图谱编旋律、以及学生更准确的掌握歌曲音高作好铺垫,这一点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的优越性。 2.敲敲打打,突破难点
(1)在歌中还能听到什么声音?敲锣打鼓的声音。这些锣鼓敲出得声音用文字写出来就叫锣鼓经。
(2)师:来看这段锣鼓经节奏中有没有新朋友?为什么要用它呢?它到底会让歌曲发生什么变化?我们来听听。(音乐大师初听)有了它音乐会变得更加跳跃。
(3)听老师来敲一遍这个节奏,谁能来敲一敲?那么音乐遇到它要停顿多长时间呢?我们用对比的方法听听。通过探究活动学生发现这个符号和四分音符是一样长的。
这个符号叫四分休止符,四分音符唱一拍而四分休止符要停一拍。你们能不 能帮想想用肢体动作辅助唱准这个符号。下面带着你们各自的方法我们一起来唱 一唱。
(4)带着你们各自的方法我们一起来唱唱这段锣鼓经。 (5)突破了难点再来唱其他的锣鼓经就很轻松了。
(6)师生互动按节奏读歌词。教师:读没有锣鼓声的节奏。学生:边敲打击乐器边读有锣鼓节奏的地方。这样的设计降低了学生读节奏的难度,在教师示范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锣鼓节奏以外的节奏应如何读准确,然后师生互换。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的第二个整合点。学生对四分休止符休止一拍到底是多长很难有直观的体验。运用音乐大师软件进行两次的探究活动,初听时发现遇到休止符时音乐就会停顿。复听时学生虽然知道了四分休止符停顿的时间长度但是学生要唱准还有难度,于是学生运用肢体的辅助再来唱就变得轻松了。音乐大师的运用使学生纠正错误唱法,轻松的掌握了休止符的时值。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