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黑龙江省大庆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开学验收考试试题无答案201908260122
B. 消化酶、抗体、胰岛素等分泌蛋白经囊泡运输到细胞质 C. 细胞器之间都能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 D. 囊泡运输依赖膜的选择透过性且消耗能量 25. 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 B.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属于主动运输
C. 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
D. 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载体蛋白的转运才能进入细胞内,并且要消耗能量 26. 酶与ATP均是生命活动必须的化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因此酶具有高效性 B. ATP是普遍存在于细胞中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C. 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可在生物体外发挥调节生命活动的作用 D. 葡萄糖氧化分解等吸能反应均由ATP直接供能 27. 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
B.随着温度降低,酶促反应的活化能下降 C.纤维素酶能够降解植物细胞壁和细菌细胞壁 D.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 ℃ 28. ATP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TP中的能量均来自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 B.ATP-ADP相互转化使得细胞储存了大量的ATP 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ATP D.ATP分子中的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且都易水解断裂 29. 叶肉细胞内的下列生理过程,一定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
A. O2的产生 B.H2O生成 C.[H]的消耗 D.ATP的合成 30. 关于绿叶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B.绿叶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不同 C.研磨叶片时,用体积分数70%的乙醇溶解色素 D.滤纸条上最宽的色素带是叶绿素a
第二部分:选择题 共30分
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31. 下列关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甲和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乙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实验甲不应该选择H2O2酶,实验乙不应该选择唾液淀粉酶 B. 实验甲每组实验的底物溶液和酶液的温度应设置相同后再混合 C. 实验乙的自变量为pH,无关变量有温度、酶液的量等 D. 实验甲和乙所探究的因素对酶活性影响的机理完全相同
32. 关于生物体内能量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与果糖合成蔗糖时伴随有ATP的水解 B.人体大脑活动的能量主要来自脂肪的有氧氧化 C.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 D.硝化细菌主要从硝酸还原成氨的过程中获取能量
33. 科研人员对细胞膜的成分、结构和功能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用丙酮提取蛙的红细胞中的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能铺成单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B.脂溶性物质很容易通过细胞膜,表明细胞膜中含有脂质 C.用蛋白酶处理后的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能力减弱 D.除糖蛋白外,细胞膜表面还有糖类和脂质分子结合成的糖脂
34. 下列关于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原核细胞都没有生物膜系统,但不是所有真核细胞都有生物膜系统 B.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所含酶的种类不同
C.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车间”,可以合成和分泌多种水解酶 D.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35. 下列关于酒精的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甲基绿对DNA进行染色前,需用酒精使DNA与蛋白质分离 B.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需要用酒精和盐酸混合液进行解离
C. 切片法鉴定花生子叶中的脂肪,用苏丹III染色后需用70%的酒精洗去浮色 D. 使用健那绿对线粒体染色,需用酒精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染色剂更容易进入细胞
36. 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正常动物细胞可转变为癌细胞,有关癌细胞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 B. 细胞中可能发生单一基因突变,细胞的周期变长 C. 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 D. 细胞中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
37. 下列关于细胞凋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细胞凋亡是细胞损伤后的被动死亡 B. 细胞凋亡只发生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
C. 成年人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D. 细胞凋亡是生物体内发生的异常细胞死亡,不受基因控制
38. 下列有关衰老细胞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衰老的细胞新陈代谢速率减慢 B. 在衰老的细胞内所有酶的活性都降低 C. 细胞核中染色质固缩,细胞分裂受阻 D. 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39. 某生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该生物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相同之处是 A. 分裂开始前,都进行染色体的复制
B. 分裂开始时,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都是2n C. 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分裂成为两个 D. 分裂结束后,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都是n
40. 下列关于DNA分子和染色体数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有丝分裂前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DNA复制而加倍
B. 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DNA分子数目因染色体着丝点分裂而加倍 C. 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后,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减半 D. 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始终不变
41.若要表示某动物细胞(2n)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形成的细胞,下列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42. 下图是某个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带有的基因)。据图判断错误的是 A. 丙细胞一定是次级精母细胞
B. 乙细胞表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C. 1 与 2 或 1 与 4 的片段交换,前者属于基因重组,后者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D.丙细胞不能发生基因重组
43.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之所以能保持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是因为有 A.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 B.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C.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D.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44.下列有关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二者形成过程中都有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现象 B. 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不同的地方是精子需变形,卵细胞不变形,其余完全相同 C. 二者形成过程中都有染色体的均分,二者所含遗传物质均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 D. 形成100个受精卵,至少需要100个精原细胞和100个卵原细胞 45.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 B.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