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脸考勤管理系统解决方案v1.1 - 图文
智能人脸门禁系统解决方案
2 系统设计
2.1 设计目标
? 人员信息库
建立一套完整的人脸信息库,包括可见光、红外光、身份证号、姓名、出身年月、家庭住址、身高、年龄等信息与人脸图片进行关联。
? 黑名单报警
建立一套黑名单人脸信息库,当黑名单人员进入抓拍区域时,系统联动报警,执法人员可快速应对处理。
? 联动考勤
建立一套可以通过考勤机、通道识别、访客、人证一体化的考勤应用,可实现考勤联通统计,设计考勤规则,统计考勤数据。
? 白名单放行
建立一套白名单人脸信息库,当白名单人员进入抓拍区域时,系统自动放行,并将过往信息保存到系统数据库中。
? 红名单放行
建立一套红名单人脸信息库,当红名单人员进入抓拍区域时,系统提醒并放行,并将过往信息保存到系统数据库中。
? 考勤审批流程
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创建属于自己的审批流程。 ? 门禁(道闸)联动
建立一套门禁(道闸)联动系统,当录入系统的需放行人员进出时,系统与门禁(道闸)联动自动放行,无需刷卡。
? 视频监控
建立一套视频监控系统,作为辅助人脸识别图片的实时视频监控图像,保证人脸抓拍图片与视频图像的实时显示。
? 视频存储
建立一套视频存储系统,人脸识别图片的比对实现对黑名单人员的实时报警,事后可通过录像查询当时的视频数据以达到取证的目的。
4
智能人脸门禁系统解决方案
? 移动在线比对
建立一套移动在线比对系统,支持手机、IPAD等通过公网或WIFI人脸比对。 ? 接口调用
建立一套开放性的人脸识别综合系统,人脸识别、视频监控、视频存储等接口均可与其它系统无缝对接、接口的任意调用。
? 访客管理
通过手机端预约访客,设置访客路线、访问人、进出时间等。无预约可通过前台操作员进行无预约实时处理,并记录来访记录。
? 系统权限
可实现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超级管理员添加其他权限的管理员,可分配到具体功能的权限点。
? 一证录入
一证录入,进行人证比对可采集可见光及红外光模板,普通员工一次录入终身使用。同时满足访客人员录入需求,建立临时人员信息进行访客识别。
2.2 设计依据
? GB/T50314-200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 GB50198-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 GB7401-87《彩色电视图象质量立观评价方法》 ? GA/T 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要求》 ? GB8566-88《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 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 EIA/TIA-568《商用建筑物电信布线标准》 ? EIA/TIA-569《商用建筑线缆标准》 ? GA/T 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 GA38-9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 GBJ232-90.92《中国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 YD/T926.1-97《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5
智能人脸门禁系统解决方案
? CITT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基本数据速率接口标准》 ? ANSI/TIA/EIA568B《五类布线标准》
? 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 SJ/T11141-1997LED 《显示屏通用规范》
? GB50254-50259-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投计规范》
? GY/T135-1998《有线电视系统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同轴电缆入网技术条
件和测量方法》
? 人脸识别相关行业的规定及规范
6
智能人脸门禁系统解决方案
2.3 设计原则
人脸识别系统方案设计应遵循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性能稳定、节约成本等原则,并综合考虑维护及操作因素,并将为今后的发展、扩建、改造等因素留有扩充的余地。本系统设计内容是系统的、完整的、全面的,设计方案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本系统设计全面遵循以下原则:
? 扩展性
整个人脸识别系统应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系统,不同产品之间应有相对的标准接口,满足各系统之间的联动需要,应以国际标准或国际流行标准为原则。
? 可靠性
选择系统及设备时,不能一味地追求其最先进,更重要的是考虑其技术成熟程度;还必须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使其能长期连续地发挥其功能。
? 集中管理
整个人脸识别系统应在控制中心实施对所有前端设备的操作及功能设置,保证系统高效、方便、可靠的进行,同时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 先进性
本系统采用先进的技术,包括先进的人脸识别技术、传输技术、图像压缩编码技术、存储技术等,保证系统整体的先进性、技术寿命及后期投资的可延续性。
? 方便性
人脸识别系统的操作应具有灵活简便,人机界面友好,易于掌握的特点,操作人员能够方便进行使用及维护,使整个系统的功能得以最大实现。
? 实用性
系统应着重解决人脸识别具体需求,力求经济实用、操作简单、汉化语言、维护方便,用最经济的工程投资达到良好的投资回报。
? 开放性
系统应满足在扩充及更换部分设备时的通用性及可替换性。整个人脸识别系统采用开放的通信协议和技术标准,保障系统在互联或以后的扩容过程中能够稳定有效的运行。
7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