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A航运公司内贸集装箱运输发展研究
上海海事大学EMBA学位论文 A航运公司内贸集装箱运输发展研究
冲击客货班轮运输。由于许多客轮运输航线亏损,航运企业整体效益下降,开始逐渐撤线或减少运力的投入,这给主要依靠客货班轮捎带集装箱的水路内贸集装箱运输带来致命的打击,致使利用客货班轮捎带运输航线只剩下大连/天津、大连/烟台、大连/上海三条航线。内贸集装箱运输处于停止或萎缩阶段,再度走入低谷。1995年全国主要港口完成内贸集装箱吞吐量16万箱,货运量51万吨,其中5吨箱13万个。主要分布在上海、广州、大连、温州和海口等港口???。
第四阶段:发展阶段。1996年开始,随着国家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贸易方式的改变和企业改革,物流在生产和流通中的作用加强,货主对运输服务的需求大大增加,为内贸集装箱运输的广泛开展提供了可能性。加上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为开展内贸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与条件。1996年广州港货运公司开辟上海—广州全集装箱航线,首次开始使用20英尺、40英尺国际标准箱,它标志着我国内贸集装箱运输开始进入标准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发展的新阶段。到1996年底,由于外贸政策的调整,国际集装箱发展过热及运力过剩,运输结构变化等原因,为发展水路内贸集装箱运输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加上以上海、广州、大连、泉州等代表的一批国内港口要求发展内贸集装箱运输业务的呼声日益高涨,由此,发展水路内贸集装箱运输条件基本成熟。针对市场的需求,航运企业把握时机,积极作出反应。1997年海口南海青年实业公司经调查研究设计构筑了以上海为枢纽,长江下游、南北沿海“T”字型水路内贸集装箱运输网络,特别是1997年4月,中海投入一艘614TEU的全集装箱船,开辟了广州—蛇口—厦门—上海航线,开通南北沿海全集装箱班轮快运航线,标志着沿海内贸集装箱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从1997年以后,沿海内贸集装箱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许多原先只经营外贸航线的船公司纷纷介入这个市场,其中也包括A航运公司。同时内贸集装箱市场的运量也大幅度上升,连续3-4年保持3位数的增长速度,沿海内贸集装箱市场真正进入快速发展。
1996~1999年港口内贸集装箱吞吐量连续三年高速增长,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163%。2000~2001年增速虽有所放缓但平均增幅仍在50%以上(见表2-1)。
???
交通部水运司《我国水路内贸集装箱发展报告》
5
上海海事大学EMBA学位论文 A航运公司内贸集装箱运输发展研究
表2-1 1997-2004年中国港口内贸集装箱吞吐量及运量
港口内贸集装箱吞吐量 年份 吞吐量(万TEU) 年增长率 占港口总箱量比重 运量(万TEU) 年增长率 内贸集装箱运量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 60 184 304 424 636 720 900 -- 230% 179% 65% 40% 50% 13% 25% 1.9% 5.0% 10.2% 12.9% 15.4% 17.1% 15.0% 14.6% 7 15 60 90 140 210 230 290 -- 114% 300% 50% 56% 34% 9% 21% 文献来源:《集装箱运输信息》和《中国港口年鉴》2004年版“中国集装箱运输年鉴”
第二节 内贸集装箱发展趋势判断
从趋势看,我国内贸集装箱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发展的外部环境比较有利,内在动力比较强劲。
一 国内市场提供了丰富的货源基础
我国内贸集装箱运输市场是一个较为独立的国内市场,与外贸运输相比受境外运输企业竞争影响的程度较小。特别是下列因素非常有利于内贸集装箱运输的发展:
一是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已打下良好基础,而未来几年内,GDP增长率将继续保持在7%~8%,2010-2020年约7%???;
二是内需拉动战略初显成效,今后国家将继续加大刺激内需以拉动国内消费; 三是地区间的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逐步推进,各地区间产业分工和产品优势互补交流将进一步加强;
四是西部大开发战略不断推进,西部地区将逐步形成商品市场和适箱货源市场,这将对物流业的发展、对内贸开展联运、沿海贸易量的继续增长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上述因素必将使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物资交流日益加大,为内贸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货源基础和较为广阔的前景。
此外,在WTO框架下,我国交通事业加快与国际接轨,进一步加快建立完善的水运体系,将有利于加快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水运市场的形成;有利于促进各级地
???
北京中交协物流研究院《2001-2020年中国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研究》
6
上海海事大学EMBA学位论文 A航运公司内贸集装箱运输发展研究
方政府部门改善服务及软环境;有利于航运业加快运输结构调整和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服务质量水平提高,增强竞争力,促使不同所有制、不同方式的企业走联合之路发展内贸集装箱多式联运和物流业。
中国成功地获得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资格,这对内贸的发展也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据中国政府的初步估算,申奥成功后,北京地区在2008年以前,光基础建设的投资将超过400亿元人民币,由于基础建设投资的大部分物资仍将由国内提供,这就表明国内的贸易量将继续趋于增强,由此带动的内贸集装箱运量也将有明显的上升。这给内贸集装箱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无疑又注入了“一针兴奋剂”。 二 三大内贸箱源地已经逐渐成熟
目前内贸集装箱运输的货种主要以粮食、化工品、建筑材料等低质货种为主,其他的货种如日用品、电器、食品等也有一定数量,但相对比例要小得多。集装箱货源的流动区域差不多遍布了沿海所有港口,同时亦向内陆延伸。但适箱货源相对集中在沿海地带、长江和珠江流域经济区。如粮食中的玉米和小麦以及工业制成品中的化工产品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轻工、化工和纺织服装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机电产品、饮料和食品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以及山东青岛地区;建筑材料中的瓷砖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的佛山地区和闽南泉州地区。
主要货物三大流向是:北方-华南流向、北方-华东流向、华南-华东流向。北以大连港、营口港、天津港、青岛港为中心的环渤海湾地区,中以上海港、宁波港为中心的华东地区,南以广州港、深圳港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构成了我国内贸集装箱运输货源生成和货流进出的三大区域。
经过10余年的发展,三大内贸箱源区域已经各具特色,逐渐成熟。其中: (一)北方环渤海湾地区:
以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为经济腹地,近年来内贸集装箱货量持续大幅增长。 东北地区:大连港和营口港是东北地区内贸货物下海的主要门户。大连港自2001年以来,内贸集装箱吞吐量呈徘徊状态,2004年的内贸集装箱吞吐量还低于2003年,仅完成19.3万TEU。但营口港表现神勇,2004年就比2002年翻了一番,达到52.9万TUE。大连和营口两港2004年沿海内贸箱吞吐量合计完成72.76万TEU,较上年增长23.4%。南下的内贸适箱货货种主要包括:过境物资;纸类(圈纸、纸浆);大庆、辽化、抚顺、大连生产的化工产品(石蜡、聚乙烯、氰化物);粮食以及小型汽车等。主要货种所占的比例大体为粮食27%、纸类20-30%、化工产品17%,以及小型汽车2000~3000辆。内贸进口的主要货种以华南地区的建筑材料为主,此外还有季节性的水果、装饰材料和家具、家电等???。
[7] 吕锦山,方正荣 国际物流发展中心竞争之探讨 [M] . 上海:商务出版社,第十一卷第二期:1-18
7
上海海事大学EMBA学位论文 A航运公司内贸集装箱运输发展研究
华北地区:华北地区内贸货物主要通过天津港和青岛港南下。2001-2004年,天津港的内贸箱吞吐量从46.04万TEU增长到79.29万TEU。青岛港箱量增长也较快,2004年完成38.59万TEU,该港进出的主要货种包括:南方北上的装饰材料、服装;北方南下的青岛啤酒、海尔和海信电器,以及少量的农产品[13]。
(二)华东地区及长江流域
华东地区是开展内贸集装箱运输较早的地区,上海港和宁波港是该地区内贸货物的主要吞吐港口。
2001-2004年,上海港内贸集装箱吞吐量从40.48万TEU增长至148.35万TEU,增长了2.8倍;宁波港内贸集装箱吞吐量从5.4万TEU增长至20万TEU,同样增长了2.7倍???。从该地区向华南和北方地区出运的主要货种为:轻纺产品、纸张、机电产品、电视机显像管、玻壳、建材及家电产品等。随着地区间贸易的快速增长,华东地区的货源腹地正在向长江中上游地区延伸。如:重庆地区的摩托车、微型车及配件、四川土特产品、药材药品等;湖北地区的粮食、轻纺产品、食品、饮料等;江西地区的纺织品、建材、陶瓷、粮食、农产品等;安徽的机电、家电、化工产品、建材、粮食等,长江中上游地区的货源尚待开发。
(三)华南地区及珠江流域
广州港和深圳港蛇口港区是华南地区最主要的内贸集装箱货物进出港,集装箱吞吐量约占全国内贸货物的四分之一。2004年广州港完成内贸集装箱吞吐量157.46万TEU,比2001年的63.1万TEU,增长149.5%;深圳港蛇口港区2004年完成内贸集装箱吞吐量67.5万TEU,比2001年的29.96万TEU,增长125.3%???。从货源结构来看,南下至两港的货流以粮食、机械设备、化工原料、有色金属为主;北上的货源主要是以建材料、电气设备、轻工产品为主,其中矿建材料占到61%。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处于珠江水系主通道中上游的广西、贵州、云南等西部地区将是国家今后重点开发的地区。该地区将逐步形成颇具潜力的内贸集装箱运输市场。化工原料、小型汽车、机电产品、药材、土特产等该地区的主要产品适于集装箱运输,将为广州和深圳港内贸集装箱运输提供广阔的货源市场。
以上三大经济区域经济相对发达腹地广阔,目前以及将来都是我国沿海内贸集装箱货物的主要生成和进出地区。
从发展看,内贸集装箱货源基础将进一步扩大,主要体现在南北方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在更新层次和更大范围内的合作和互通有无。 三 适箱货源的增长潜力巨大
[13] 《航运交易公报》,上海航运交易所主办
[7] 吕锦山,方正荣 国际物流发展中心竞争之探讨 [M] . 上海:商务出版社,第十一卷第二期:1-18 [7] 吕锦山,方正荣 国际物流发展中心竞争之探讨 [M] . 上海:商务出版社,第十一卷第二期:1-18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