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市大兴区2019-2020学年中考第二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大兴区2019-2020学年中考第二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23:31:13

本题考查动植物细胞的不同点,解答本题,关键要清楚植物根尖细胞没有叶绿体这一结构。 27.在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草原生态系统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上述生态系统中,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最强,能够长期处在比较稳定的状态。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中的类型

28.视觉形成过程中,接受光线刺激和产生视觉的部位分别位于( ) A.角膜、大脑皮层 B.晶状体、视网膜 C.视网膜、大脑皮层 D.虹膜、视网膜 【答案】C 【解析】 【分析】

从视觉形成的过程分析解答。 【详解】

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所以视觉形成过程中,接受光线刺激和产生视觉的部位分别位于视网膜和大脑皮层。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视觉的形成过程。视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的,在视网膜上形成的是物像。

29.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亿万年进化的结果 B.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间接证据 C.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基础

D.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无翅或残翅的昆虫较多,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 原因是自然选择 【答案】B 【解析】 【分析】

B.河流生态系统 C.城市生态系统

D.热带雨林

(1)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

(2)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直接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 【详解】

A.地球上已经知道的生物大约有200万种,生物多样性是生物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A正确。 B.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直接的、比较全面的证据,B错误。 C.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这是生物进化的基础,C正确。

D.海岛上经常刮大风,那些有翅能飞但翅膀不够强大的昆虫,就常常被大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较少。而无翅或残翅的昆虫,由于不能飞翔,就不容易被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就多。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选择之后,岛上无翅的昆虫就特别多。因此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自然选择,D正确。 【点睛】

生命的起源与进化的知识,是考试的重点内容,要注意理解和掌握,注意灵活答题。 30.下列选项中一定含有Y染色体的是( ) A.受精卵 【答案】D 【解析】 【分析】

人的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在生殖过程中,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有X染色体的和含Y染色体的,女性只产生一种类型的卵细胞,是含有X染色体的。因此男性产生的生殖细胞含有X染色体或Y染色体,体细胞一定含有Y染色体。女性的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都不含有Y染色体。 【详解】

精子的性染色体是X或Y;卵细胞的性染色体是X;男性的肌肉细胞是体细胞,其性染色体是XY;受精卵的性染色体是XX或XY;因此人体细胞中,一定含有Y染色体的是男性的肌肉细胞。故选D。 【点睛】

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31.通过以下植物器官繁殖新植株的方式,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A.马铃薯的茎 B.玉米的种子 C.椒草的叶 D.番薯的根

B.精子

C.卵细胞

D.男性的肌肉细胞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有性生殖是指: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发育成新个体,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受精卵的形成,马铃薯的茎、椒草的叶、番薯的根,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过程,属于无性生殖,玉米用种子,种子中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过程,属于有性生殖,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的有性生殖,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 32.在人体呼吸过程中,当外界气体进入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肋间肌肉舒张 C.肺内气压增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造成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之间存在压力差而引起的,参加呼吸运动的肌肉主要有膈肌、肋间肌等呼吸肌。 【详解】

呼吸运动的进行是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分不开的,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时,引起胸腔上下、前后、左右径均增大,胸腔容积变大,肺随之扩大,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气体进入肺,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故选D。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吸气,舒张时呼气。

33.如果双眼皮是显性性状,用A控制,单眼皮是隐性性状,用a控制,一对夫妇均为双眼皮,生单眼皮男孩的可能性是( ) A.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新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 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亲代的性状在子代没有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子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B.

C.

D.

B.胸廓容积减小 D.膈肌收缩

【详解】

双眼皮是显性性状,由A控制,单眼皮是隐性性状,由a控制,则单眼皮的基因组成是aa。因此父母遗传给单眼皮男孩的基因一定是a,所以这对夫妇均双眼皮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图1;

从图1看出,若一对夫妇均是双眼皮,生单眼皮的可能性是1/4即25%。

人的性别遗传图解如图2:。

从图2解看出,生男生女的几率各是50%.因此,一对夫妇生男孩的可能性是1/2(50%)。 1/2=1/8;如果这一对夫妇双眼皮的基因组成是若一对夫妇均是双眼皮,生单眼皮男孩的可能性是1/4×

AA×AA,或AA×Aa,则不能生出单眼皮的孩子,因此生单眼皮男孩的可能性是0。故B符合题意。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借助图解来分析解答此类问题。

34.我国某地流传的“骨笛”是用一种内部中空、轻而坚固的长骨制成的乐器.你认为下列动物的骨骼中最适合做“骨笛”的是( ) A.青蛙 【答案】B 【解析】

鸟类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为:前肢变成翼;体表被覆羽毛,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胸肌发达;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有气囊,可协助肺完成双重呼吸等。 【学科网考点定位】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 35.下列对几种植物形态、结构等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衣藻有根、茎、叶的分化 B、海带、葫芦藓和玉米都是孢子植物

B.老鹰

C.猫

D.乌龟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本题考查动植物细胞的不同点,解答本题,关键要清楚植物根尖细胞没有叶绿体这一结构。 27.在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草原生态系统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上述生态系统中,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最强,能够长期处在比较稳定的状态。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中的类型 28.视觉形成过程中,接受光线刺激和产生视觉的部位分别位于( ) A.角膜、大脑皮层 B.晶状体、视网膜 C.视网膜、大脑皮层 D.虹膜、视网膜 【答案】C 【解析】 【分析】 从视觉形成的过程分析解答。 【详解】 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