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提升题新版新人教版
(1)外界的声波经过耳廓的收集,由外道传到中耳,引起鼓膜的振动.鼓膜的振动经过听小骨的传递和放大后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 产生与听觉有关的信息.这些信息再由听神经传递到 ,形成听觉.
(2)有些同学骑车时喜欢戴着耳机高分贝听歌,这样不仅为交通安全埋下了隐患,而且长期如此最有可能损伤 ,使听力渐进式减退.
(3)调查表明,当前中学生听力下降十分严重.为了保护耳和听觉,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以下做法正确的有 (填序号) ①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就诊 ②生病时要慎用耳毒性药物 ③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闭口 ④不要用尖锐的器具掏耳朵.
24.同学们到实验室里练习使用显微镜
(1)走进实验室,感觉有点暗,眼睛的[ ] 会扩大,以使看清物体.(2)打开光源对光,感觉有点亮,可以转动[ ] 选择较小的光圈. (3)如果目镜上有污点,应该用 擦拭干净.
(4)睫状体可以调节[ ] 的曲度,让我们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5)为了让显微镜下的物象更清晰,可以转动[ ] .
25.如图是人耳的基本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5
(1)对声波敏感的感受细胞在[ ] 内.
(2)如果突然暴露在极强的噪声下,[ ] 会破裂,甚至会因此失去 . (3)日常生活中注意不让脏水进入[⑧] ,避免感染. 26.如图为眼球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人体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过来的光线,依次经过【③】 、瞳孔、【④】 、玻璃体、经过折射,在视网膜上获得的图象信息,通过视神经传到 的特定区域,才能形成视觉.
(2)当我们夜晚看书突然停电时,眼睛瞳孔的变化是 (变大/变小).
(3)青少年时期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经常长时间看书、看电视、玩手机等容易患近视眼,导致远处的物体在眼球内所形成的图象,落到视网膜的 (前方/后方),这样看到的物像就会模糊不清.
27.如图是耳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耳的结构包括外耳、 和内耳三部分.
(2)我们听到声音,是因为声波引起① 的振动,振动经过听小骨,刺激了⑥ 中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听觉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 ,形成听觉. (3)晕车、晕船与结构④和 (填标号)对头部位置变化过于敏感有关.
6
28.如图是眼球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2有色素,中央的小孔叫[3] . (2)图中能够折射光线的结构是[4] .
(3)[5] 病变或者受到损伤,可通过移植使病人重新获得光明. (4)[8]是 ,内含有许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够感受 的刺激.
29.如图甲为眼球结构示意图,图乙为某同学模拟眼球成像原理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模拟成像实验中的白纸板相当于眼球的[ ] ,中间的凸透镜相当于眼球的[ ] .
(2)模拟实验中,调节并固定蜡烛、白纸板、透镜的位置后,此时可在白纸板上见一清晰蜡烛倒像,可以说明: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是 的像.
(3)在蜡烛、透镜、白纸板位置固定不变的情况下,换上焦距稍大的透镜,发现蜡烛倒像由清晰变得模糊了,若要使像恢复清晰,可将白纸向 移动(填“左”或“右”),这相当于人眼观察 处的物体.由此而得出:眼睛是通过调节 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4)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会使晶状体过度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的前后径过长,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种眼睛可以配戴 加以矫正.
7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