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0-2017年宝山区中考物理二模卷含答案
22.在图1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恒定不变。闭合电键S,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0.4安和2伏。
⑴求电阻R1的阻值。
⑵求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P2。
⑶选用下列五个定值电阻(R3=10欧、R4=15欧、R5=20欧、R6=30欧、R7=50欧)中的一个替换图12中的电阻R2,是否存在替换上的电阻所消耗的电功率与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P2相等的可能?若存在这种可能,请通过计算指出它的阻值,并求出此时通过它的电流I′和加在它两端的电压U′。若不存在这种可能,请说明理由。
5
R1
R2
A V S 图12
五、实验题(共18分)
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答。
⑴ 23.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和“ _______________”实验中,都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
⑵ 的方向上进行零点校正。图13所示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小,且在测量前要在沿_____
⑶ ⑷ __________,它的最小分度值是___________。
⑸ ;24.“测定物质的密度”和“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_______多⑹ 。次测量的意义_______(均选填“相同”或“不同”)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移动光屏⑺ ⑻ 上像,找像时,要保持光具座上__________的位置不变,在移动过程中,眼睛要注意观察______直到出现清晰的像为止。
25.为了“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某小组同学利用焦距分别为(f1=8厘米、
f2=10厘米、f3=15厘米)的三个凸透镜、同一发光体、光屏和光具座等先后进行了三组实验,实验步骤和操作均正确,并将每次实验测得的物距u、像距v、所成像与发光物大小比较的结果等分别记录在表一、二、三中。
表一(f2=8厘米)
实验 物距u 像距v 成像 序号 1 2 3 4 (厘米) 16.0 24.0 30.0 60.0 (厘米) 16.0 12.0 11.0 9.2 情况 等大 缩小 缩小 缩小 表二(f1=10厘米)
实验 物距u 像距v 成像 序号 5 6 7 8 (厘米) 20.0 30.0 50.0 60.0 (厘米) 20.0 15.0 12.5 12.0 情况 等大 缩小 缩小 缩小 表三(f3=15厘米)
实验 物距u 像距v 成像 序号 9 10 11 12 (厘米) 30.0 45.0 50.0 60.0 (厘米) 30.0 22.5 21.4 20.0 情况 等大 缩小 缩小 缩小 图13
⑴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与3与4)或(5与6与7与8)或(9与10与11与12)数据中物距u与像距v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随物距的增大而_______⑼ 。
⑵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__数据中物距u与像距v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⑽ 结论是:不同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相同,像距随焦距增加而增大。
⑶进一步分析比较各表中的数据,寻找物距、像距与成像大小的联系,归纳得出初步的结论。 ①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3、4、6、7、8、10、11、12,可归纳得出初步的结论:物体在凸透镜中成
⑾ 缩小的实像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⑿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5、9及相关条件,可归纳得出初步的结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26.小张同学利用电源(若干节新干电池串联而成)、待测电阻Rx,电流表、电压表(只有0~3伏档完好)、滑动变阻器R′(标有“20Ω 2A”字样)电键及导线若干。实验中,小张先按图14(a)正确连接电路,且将滑片移至最右端后闭合电键,两电表示数如图14(b)所示;
(a)
图14
V P Rx R′ A S (b)
⑴电压表示数为_____伏,电流______安。
⑵通过计算说明电源是用多少节新干电池串联而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小张向左稍稍移动滑片P,电压表示数就达3伏。为了利用这些元件实现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目的,请你为他设计一个继续测量的可行方案,并说明操作的注意事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根据你设计的方案,小张完成三组数据的测量,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计算待测电阻Rx的阻值(精确到0.1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小张的实验记录 实验序号 电压(伏) 电流(安) 电阻(欧) ? ? ? ? ? ? 15.0 15.3 15.1 7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理化试卷物理部分
答案要点和评分参考2017.04
题 号 答案要点及评分说明 一、选择题 共16分 1.B。 2.C。 3.B。 4.A。 5.C。 6.B。 7.D。 8.C。 (每题2分) 9.(1)串联;(2)电;(3)111。 10.(4)静摩擦;(5)运动状态;(6)变小。 11.(7)热;(8)热传递;(9)2.1×104。 二、填空题 共24分 说明:除第16小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 12.(10)0.6;(11)36;(12)10。 13.(13)2.5×103千克每立方米;(14)10; (15) 39.2。 14.(16)运动;(17)2;(18)6。 15.(19)R1;(20)短路。 16.(21)强度相同的不同单色光都具有改变物体内能的本领; (22)强度相同的不同单色光改变物体内能的本领不同,红色光改变物体内能的本领最强;。 17.虚象 1分、对称1 分,共2分 三、作图题 18.力的作用线1分、垂直1分、用括号表示线段和符号l1分,共3分。 共7分 19.滑动变阻器与小灯并联1分,移动滑片能改变电流表示数1分,共2分。 ⑴因为物体在水平方向只受推力和摩擦力作用,且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所以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f=F=30牛。(摩擦力的方四、计算题 共22分 20. 说明:单位7分 错总扣1分。 向与推力方向相反,为水平向右。) (理由1分,大小1分,方向1分,共3分) ⑵W=F×S=30牛×10米=300焦; (公式1分,过程和结果1分) ⑶ P=W300焦 = =20瓦。 t15秒(公式1分,过程和结果1分)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