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华为任职资格管理整理
行为2:软件需求分析
…………………………………………………… 行为3:软件构造实现
…………………………………………………… 行为4:软件测试集成
…………………………………………………… 行为5:规范,标准,专利
…………………………………………………… 行为6:持续改进 级别 1级 行为项 参与与本职工作岗位相关的基层改进活动(如QCC项目,提交改进建议) 达标关键点 ① 参加过基层改进活动并有成果输出 或 ② 提交过改进建议,并被采纳和执行 2级 主导基层改进活动(如QCC项目),主导的基层改进活动达成目标 运用质量改进手法,解决和改进本职工作岗位上质量和效率问题 ① 协助管理者识别组织中的短木板问题,主导这类问题的改进活动,达成改进目标,成果固化为组织级智力资产(如技术规范,流程)并被推广 ② 辅导基层改进活动,帮助基层改进活动达成改进目标 ① 主导的改进活动达成目标,成果固化为组织智力资产并推广 ② 辅导基层改进活动达成目标 3级
三、技能标准
通用软件类任职资格标准共包含了3项技能:需求规格理解分析与软件架构设计能力;软件编码实现与测试的能力;软件技术的抽象与建模能力。
综上,软件类通用软件标准,可以用如下表进行总结。总共有3大项:必备知识,行为标准,技能标准;其中行为标准有6个子项,技能标准有3个子项。每项按照上面讲的评价标准分成了不同的等级,比如必备知识有3级(1级,2级,3级)。
软件类通用软件共分成了七级(初级,一级---六级),在进行评级时,该级所对应的各项的等级必须满足表中的要求。比如评级为三级,那么他的必备知识需要为2级,软件系统设计需要为2级……。
软件类通用软件任职资格总体标准: 必备知识 行软件系统设计 初级 一级 二级 1级 1级 1级 1级 2级 1级 三级 2级 2级 四级 五级 六级 2级 2级 3级 3级 3级 4级 为标准 软件需求分析 软件构造实现 软件测试集成 规范标准专利 持续改进 1级 1级 1级 1级 1级 / 2级 / 2级 2级 2级 1级 1级 / 2级 / 2级 3级 2级 2级 2级 3级 3级 3级 2级 4级 3级 2级 2级 4级 4级 3级 3级 5级 3级 3级 3级 4级 4级 4级 3级 6级 4级 4级 3级 5级 4级 4级 4级 7级 4级 5级 3级 5级 5级 5级 技能标准 需求规格分析与软件架构设计能力 软件编码实现与测试的能力 软件技术的抽象与建模能力
3.2、中基层管理者任职资格行为标准(三级)
对中基层管理者任职状况评价的核心要求为:身体力行,事必躬亲,严格执行,有效监控,诚信服从,中基层管理者必须具有强烈的绩效导向,紧紧围绕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这一目标,严谨做实。 第一单元:任务管理
1、制定合理的目标与计划:部门目标的制定是依据上级目标,本部门工作现状及相关业务需求,体现对上级目标的分解与对本部门工作的牵引;工作计划符合SMART原则并设有监控点。
关键行为:
① 根据上级部门的规划或部署,与相关人员共同制定部门工作目标,明确各项工作
任务要求和改进方向。
② 根据工作的优先顺序分配资源(包括人,财,物,信息等),充分考虑资源成本,
以使其得到有效合理利用。
③ 与相关人员商讨,面向目标,在公司规定范围内确定执行计划的具体工作方法和
活动。
④ 根据工作任务的具体要求和特点,深入分析工作中易出现失误或问题的环节,并
设立相应的监控点及防范措施。
2、组织实施工作计划:按计划要求及本部门资源状况分解工作任务,对下属进行相应的事先指导与工作辅导,协调所需资源,激发员工热情,确保工作任务高效完成。 关键行为:
① 明确本人及下属的工作职责,任务要求和衡量标准,并以PBC的方式加以记录和
保存。
② 指导团队成员制定相应的个人工作计划,为下属提供相应的情况分析,资料,信
息等。进行事先指导,确保下属具备明确的工作思路。
③ 按计划目标要求,合理分配工作资源,组织各种资源及时到位,对未到位的原因
及时查清,并提出相应的补救措施,必要时上报主管及相关人员。 ④ 认真听取员工对工作实施的意见和建议,正确实施正向牵引,激发员工工作热情,
提高工作参与度,确保工作士气。
3、指导和控制工作计划的实施:按工作计划及所做出的承诺及时检查,评估工作进展情况,对下属工作进行有效指导,对存在问题及时协调解决。 关键行为:
① 根据工作计划的监控点及实际的工作需要,及时检查,分析和评估各项工作结果,
并及时向上汇报。
② 根据工作进展及检查,评估结果,对下属工作方法或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 ③ 找出偏离计划目标的原因和工作中的失误,提出改正措施,必要时上报主管及所
影响的接口部门。
④ 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立即实施改正措施,必要时,主动协调相关部门并提供协助,
促成问题的解决。
4、绩效改进:按照本部门工作职责及目前工作任务要求,分析和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提高组织效率和工作有效性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目标并具体实施,促进工作绩效的不断改进。 关键行为:
① 根据目标的实际完成情况及周边部门的反馈,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定明确
的部门工作改进目标,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
② 结合部门实际情况,与相关人员商议,制定可操作的改进措施并确保执行,不断
提高组织效率和工作有效性。
③ 定期对部门工作改进情况进行评估,检查,对有关的改进措施及时充实调整,以
达到所需要的绩效。
第二单元:团队建设
1、 氛围营造:以公司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身作则,在部门内倡导积极向上,关注绩
效的工作氛围,树正气,敢于承担责任,相互负责,勇于自我批判,以有利于工作开展为基准,协调部门工作。 关键行为:
① 及时有效传递,正确诠释公司的文化导向,并通过自身言行在管理工作中(特别
是对员工的考核,评价及奖励方面)予以强化;及时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与辅导,帮助员工正确理解公司的政策与制度。
② 在团队中树立正气,敢于承担责任,善于倾听他人意见与批评,互相负责,不捂
盖子,不怕揭短,对部门问题敢于陈述己见,并善于引导,听取,整合不同意见,共同推动管理进步。
③ 倡导下属之间建立积极,和谐的关系,公正处理本部门下属之间的矛盾。
④ 当下属工作中有切实需要或遇到困难时,主动提供相关信息和帮助。在商定的时
间范围内实现对下属工作上的承诺。
2、 干部培养:积极主动地营造员工成长的环境,创造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根据部门
岗位要求及员工发展潜力,指导下属不断提高任职能力,以高度的责任感培养,推荐干部,通过梯队的建设激发团队活力,改进团队绩效。 关键行为:
① 明确公司选拨和甄别干部的标准,以高度的责任感培养,选拔,推荐干部,干部
推荐不以个人好恶出发,严格按照组织程序和任职资格标准要求,做好部门干部梯队建设。
②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育学习型组织,主动推进员工培训,并注意在工作中言
传身教,及时辅导,必要时合理授权,在实践中进行锻炼。
③ 根据组织发展需求及下属的绩效,能力特点,与下属一起商定某个人发展目标和
培训方法,改进措施。
④ 对下属的改进提高情况进行例行化检查,评估,就改进效果提出建设性的反馈意
见,培养下属效果好。
3、 有效沟通:在部门内组织和推动双向沟通的定期进行,使沟通在部门内形成制度,
提高员工工作的明确性,促进部门工作效率的提高。
① 建立例会制度,上下级之间定期沟通,让员工明确自己的任务,目标,责任,职
权及考核标准,帮助员工树立完成任务的信心。
② 明确对员工评评价的客观标准,主动了解下属,确保对员工工作情况及思想动态
的基本了解,对员工的工作成绩予以及时,客观的肯定,对一个阶段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体现对员工工作的正向牵引。
③ 对例外事件的处理要及时沟通,养成非正式的沟通习惯,明确有必要进行沟通的
条件要求,熟练掌握各种不同的沟通方法,与各层骨干员工建立非正式的业务朋友关系。
④ 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帮助员工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在工作中以积极的心态接
受优胜劣汰的事实。
4、 创造,培育和维持良好的外部工作关系:以公司利益为重,强化整体观念,与相关
业务部门建立通畅的沟通渠道,积极主动地协调部门关系,达成工作目标。
第三单元:流程执行
1、 流程执行:结合部门实际,与相关人员一同学习,理解所使用的流程,及时监控流
程的执行情况,确保与本部门有关的业务流程得到正确的贯彻实施。
2、 内部优化:对流程的运作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估,对不足部分应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
与相关人员一同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对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主管及相关部门申报,以期进行合理优化。
第四单元:资源的有效利用
1、 建立,保持,维护工作环境:根据工作需要和相应的资源状况,充分考虑效率与成
本兼顾未来发展,建立工作环境,包括硬件设备的配置与管理工具的开发等;对其运作情况进行及时评估与优化,保证工作需要。
2、 文档管理:重视部门知识环境的管理,采用文档,手册,经验案例等适当形式保存
工作技能的积累继承,避免类似工作性质的员工犯类似错误。
3、 信息的搜集与提供:根据相关部门的需求,搜集,选择并处理所需信息,按所需格
式及时予以提供,以利于相关部门进行决策参数。
第五单元:职业素养与工作态度
1、 职业素养:不断提升与自己任职岗位相适应的职业素养与技能,不断修炼自己的人
际理解与管理能力,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客户意识,以职业化的标准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
2、 工作态度:以公司利益为重,热爱本职工作,身体力行地贯彻公司文化与各项制度
要求,保持积极心态,不断学习,进取,以模范的行为表现影响员工。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