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尚书》中
关于原始初民模仿动物而歌唱的记载是( ) A.贲如,皤如,白马翰如 B.士刲羊,无血
C.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D.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阀
2.《诗经·七月》是( )
A.爱情诗 B.战争诗 C.农事诗 D.怨刺诗
3.《春秋》的编纂体例是( )
A.国别体 B.纪传体 C.编年体 D.纪事本末体
4.《左传》的风格特色是( )
A.佶屈聱牙 B.情韵并美 C.辩丽恣肆 D.质朴平实
5.下列寓言出自《战国策》的是( )
A.处女遇盗 B.郢书燕读 C.刻舟求剑 D.狡兔三窟
6.《九章》大多数作品的体式是( ) A.论体 B.赋体 C.骚体 D.七体
7.晁错主张劝农务本的名篇,一篇是《守边劝农疏》,另一篇是( ) A.《论贵粟疏》 B.《论积贮疏》 C.《至言》 D.《陈政事疏》
8.造成《汉书》、《史记》写作思想和特色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作者的思想差异和具体写作环境的不同 B.作者对历史著作性质功能的认识不同
C.作者具有“颂世”和“刺世”的不同主张 D.作者对历史著作“实录”标准的认识不同
9.最早以“赋”作为文体名称的作品是( )
A.《高唐赋》 B.《吊屈原赋》 C.《柳赋》 D.《赋篇》
10.东汉赋体文学创作的发展趋势是( )
A.由骚体赋向大赋转变 B.由小赋向京都赋转变 C.由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 D.由大赋向骚体赋转变
11.在《乐府诗集》的以下类目中,保存两汉乐府民歌最多的是( ) A.《鼓吹曲辞》 B.《杂曲歌辞》 C.《相和歌辞》 D.《杂歌谣辞》
12.最早载录《古诗十九首》的古代典籍是( )
A.《玉台新咏》 B.《文选》 C.《乐府诗集》 D.《古诗纪》
13.曹植诗歌创作中成就最高的诗体是( )
A.四言诗 B.五言诗 C.七言诗 D.杂言诗 14.正始诗人阮籍最著名的诗作是( ) A.咏怀诗 B.幽愤诗 C.拟古诗 D.悼亡诗
15.西晋诗风的特点是( )
A.沉痛委曲,意蕴深沉 B.梗概多气,志深笔长 C.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D.结藻清英,流韵绮靡
1、C 2、C 3、C 4、B 5、D 6、C 7、A 8、A 9、D 10、C 11、C 12、B 13、B 14、A 15、D
16.刘琨诗歌的风格是( )
A.笔力雄迈,文典以怨 B.英雄失路,万绪悲凉 C.坎土禀咏怀,彪炳可玩 D.平淡自然,韵味醇厚
17.晋代诗人郭璞最著名的诗作类型是( ) A.咏史诗 B.游仙诗 C.玄言诗 D.田园诗
18.谢灵运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位有成就的( ) A.田园诗人 B.玄言诗人 C.边塞诗人 D.山水诗人
19.在唐代边塞诗中,具有气质沉雄,颇多感慨风格的是( )
A.李益的边塞诗 B.岑参的边塞诗 C.高适的边塞诗 D.陶翰的边塞诗
20.初唐时期创作水平最高的宫廷诗人是( )
A.早有诗名的杨师道、李百药、虞世南等前朝耆老 B.重视抒发一己情怀、作不平之鸣的“初唐四杰” C.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坛新秀 D.唐太宗及其身边的北方文人和南朝文士
21.李贺诗中最具有特色的作品是( )
A.咏仙讽鬼之作 B.感愤不遇之作 C.揭露时弊之作 D.气势高扬之作
22.“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出处是( )
A.白居易的《长恨歌》 B.李商隐的《无题》 C.元稹的《离思五首》其四 D.元稹的《会真诗三十韵》
23.词之起源的传统说法是( )
A.词起源于诗 B.词起源于“曲子词” C.词起源于民间 D.词起源于酒令艺术
24.盛唐诗人中唯一位居高官且封侯者是( ) A.崔颢 B.高适 C.岑参 D.李白
25.白居易闲适诗的基本特色是( ) A.反映国计民生,发挥美刺作用 B.表达知足常乐、温厚柔和的情致 C.受外界事物感动,形诸咏叹 D.写山水风光和友情
26.盛唐诗风形成的标志是( ) A.讲究声律辞藻 B.抒写慷慨情杯 C.诗情画意结合 D.声律风骨兼备
27.唐传奇繁盛期的优秀代表作品是( ) A.《古镜记》、《补江总白猿传》、《游仙窟》 B.《李娃传》、《莺莺传》、《霍小玉传》 C.《玄怪录》、《博异志》、《虬髯客传》 D.《游仙窟 》、《枕中记》、《虬髯客传》
28.最能体现陈子昂诗歌创作个性风采的是( ) A.声情并茂,意在言外 B.声律调谐,辞采华美 C.评说古今,抒发感慨 D.壮伟之情,豪侠之气
29.韩愈散文中数量最多的文类是( ) A.碑志 B.书信 C.序文 D.杂著
30.中晚唐诗坛的“武功体”所指的诗作是( )
A.贾岛的作品 B.姚合的作品 C.孟郊的作品 D.许浑的作品
16、B 17、B 18、D 19、C 20、C 21、A 22、C 23、A 24、B 25、B 26、B 27、D 28、B 29、A 30、B
三、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6.《国语》
(1)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
(2)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的史实。 (3)起于周穆王,止于鲁悼公。以记言为主。
37.乐府 (1)“乐府”的原初含义:上古掌管音乐的行政机关。 (2)“乐府”演变含义:魏晋之后,人们把乐府演唱的诗歌也利润留成为“乐府”,“乐府”便演变为诗体的名称。
38.上官体
(1)指初唐宫廷诗人上官仪及其效仿者的诗体
(2)以绮错婉媚为本,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律辞采之美。 (3)为五言诗体。
39.“古文” (1)“古文”概念的提出始于韩愈。
(2)韩俞把奇句单行、上继先秦两汉的散文称为“古文”使之与当时的“俗下文字”,即六朝以来流行已久的骈文对立。
45.李白《陪侍御叔华登楼歌》:“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参照此二诗并联系李白其他诗歌作品,论述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
(1)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杯。其抒情方式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具有以气夺人的特点。
(2)与喷发式的表情方式相结合,李白诗歌的想像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想象的衔接是大跨度的,离奇倘恍,纵横变幻,极尽才思敏捷之所能。 (3)李白诗颇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亦这乏清新明丽的优美意象。其语言风格具有清新明快的特点,明丽爽朗是其诗歌语言的基本色调。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 1.我国先秦古籍《吕氏春秋·古乐》中关于原始初民模仿动物而歌唱的记载是( ) A.履虎尾,不咥人 B.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C.贲如,皤如,白马翰如 D.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2.汉代传授《诗经》的“四家诗”是( ) A.齐、鲁、韩、马 B.齐、鲁、韩、王 C.齐、鲁、韩、毛 D.齐、鲁、韩、郑
3.《史记·孔子世家》关于《诗经》编订所持的说法是( ) A.采诗说 B.作诗说 C.删诗说 D.献诗说
4.《孟子》属于( )
A.寓言体 B.论辩体 C.语录体 D.论述体
5.下列寓言出自《韩非子》的是( )
A.狐假虎威 B.郢书燕说 C.画蛇添足 D.南辕北辙
6.《战国策》在编纂体例上属于( )
A.国别体 B.纪传体 C.编年体 D.纪事本末体
7.仲长统《乐志论》说:“消摇一世之上,睥睨天地之间。不受当时之责,永保性命之期。”这几句话表现的是(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名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8.《汉书》采用的编写体例是( )
A.本纪、世家、表、书 B.本纪、列传、表、书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