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六年级课外文言文(一)
鳝救婢 原文
高怀中,业鳝面于扬州小东门,日杀鳝以千数,一婢悯之,每夜窃部分缸中鳝从后窗投诸河。如是累年。一日面店被焚,婢仓皇出逃,为火所伤,困于河滨。夜深入睡,比醒而痛减,伤亦愈。视之,有河中污泥敷于伤处,而周有鳝之行迹,始知向所放生之鳝来救也。高怀中感其异,遂为之罢业。及拆锅,下有洞,生鳝无数盘其中,悉纵之于河。 翻译
高怀中在扬州的小东门经营鳝鱼面。他每天要杀数千条鳝鱼。有一位女仆人十分怜悯鳝鱼,每天夜晚,偷偷从水缸里捞出一部分鳝鱼,把它们从后窗扔进河中,像这样做了许多年。 有一天,,面店被火焚烧,女佣仓皇逃出,被火所烧伤,困在了河岸边。夜深时睡着了,等到醒来后感到伤口的疼痛减弱,连烧伤的部位也马上要痊愈了。仔细看伤口,发现有河中的污泥敷在伤口上,但周围有鳝鱼的行迹。她才知道:是从前她放生的鳝鱼来救她了。高怀中感慨这件事的奇怪,就从此停业了。等她拆除灶台,发现灶台下面有洞,无数条活鳝鱼在洞中,就把它们全部放到河里。 注释
(1)以千数:意为用千来计算,即数千条。 (2)悯:怜悯。 (3)比:等到。 (4)业:经营。 (5)婢:女仆。 (6)周:四周。 (7)诸:之于(在文中用作代词兼介词)。 (8)滨:河岸。 (9)向:从前。 (10)罢业:停止营业。 (11)是:这样。 (12)累:积累。 (13)累年:过了几年。 (14)纵:放走。 (15)始:才。 (16)困:疲倦。 (17)婢:侍女;此指女佣。 (18)扬州:今江苏扬州市。 (19)之:此指鳝。 选自《讱庵偶笔》
文言知识
说\诸\常用作代词.也可用作兼词,兼词是1个单音节虚词兼有2个词的意义和作用,通常是合音词. “诸”用在句中,是“之于”的合音,代词兼介词。用在句末,是“之乎”的合音,代词兼语气助词。 文中的“诸”是“之于”的和音。
启示 从婢的角度来说:好人有好报,应当乐于助人。 从鳝的角度来说:别人对你有恩,应寻找合适时机报恩。
二鹊救友 古文
原文 某氏园中,有古木,鹊巢其上(17),孵雏将出。一日,鹊徊翔其上,悲鸣不已。顷之(4),有群鹊鸣渐近,集(8)古木上,忽有二鹊对鸣,若相语状,俄而扬去。未几,一鹳(ɡuàn)(1)横空而来,“咯咯”作声,二鹊亦尾其后。群鹊见而噪,若有所诉。鹳又“咯咯”作声,似(15)允所请。鹳于古木上盘旋三匝(zā)(2),遂俯(16)冲鹊巢,衔一赤蛇吞之。群鹊喧舞,若庆且谢也。盖(3)二鹊招鹳援友也。
1
译文
某人的花园里有一株很古老的树,喜鹊在上面筑巢,母鹊孵出来的小鹊都已经快长成幼鸟了。一天,一只喜鹊在巢上徘徊飞翔,不停地发出悲伤的嚎叫。不一会儿,成群的喜鹊都渐渐闻声赶来,聚集在树上,两只喜鹊仍然在树上对叫,好似在对话一样,不一会儿又扬长而去。可是又过了一会儿,一只鹳从空中飞来,发出“咯咯”的声音,两只喜鹊跟随在它后面。喜鹊们见了便喧叫起来,好像有话要说。鹳又发出“咯咯”的叫声,似乎在答应喜鹊的请求。鹳在古树上盘旋了三圈,突然俯身向鹊巢冲了下来,叼出一条赤练蛇并吞了下去。喜鹊们欢呼了起来,像在庆祝,并向鹳致谢。原来两只喜鹊是去找鹳来救朋友的啊!
注释
(1)鹳(guan):一种凶猛的鸟。 (2)匝(za):周。 (3)盖(gai):原
来是。 (4)顷之(qing zhi):在原文中等同"未几"''俄而'',一会儿的意思 (5)已(yi):停 (6)作(zuo):发出 (7)雏(chu):变成幼鸟(名作动) (8)集(ji):栖止。 (9)巢:筑巢(名作动) (10 )俄而:一会 (11)尾:在后面跟 (12)逐:就 (13)翔:飞翔 (14)徊:徘徊 (15)作:发出 (16)俯:俯身 (17) 上:上方
文言知识 说“集”。“集”是个多义词。上文“集古木上”中的“集”,解释为“栖”、“躲”,句意为喜鹊栖在古树上。又,《岳阳楼记》:“沙鸥翔集”,“翔集”指有时飞翔有时栖息。它又指“聚集”、“会合”。“众贤毕集”,意为很多有才能的人都集合在一起。所谓“集市”即会聚了很多商铺的地方。本文中“顷之”“俄而”“未几”都表示时间短暂。
启示
动物世界里的亲情也同样让人感动,本文中喜鹊看到自己的同伴的孩子遭到赤蛇的侵犯,“悲鸣不已\招来群鹊,其中两只喜鹊请来一只鹳,也许是群鹤的友爱感动了鹳,鹳勇敢地”俯冲鹊巢,衔一赤蛇吞之“。动物尚能如此讲究情义,连动物都如此,我们人类岂能无情无义。所以我们要助人为乐,帮助他人。要团结。当问题超出自己能力范围时,要会动脑筋,就要善于借助外部力量加以解决,要学会求助。而不是依赖他人。
知恩图报 原文
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穆公谓曰:\是吾骏马也.\诸人皆惧而起.穆公曰:\吾闻食骏马肉不饮酒者杀人.\即饮之酒.杀马者皆惭而去.居三年,晋攻秦穆公,围之.往时食马者相谓曰:\可以出死报食马得酒之恩矣.\遂溃围,穆公卒得以解难,胜晋,获惠公以归.
译文
秦穆公曾经外出王宫,丢失了自己的骏马,他亲自出去找,看见有人已经把自己的马杀掉了,正在一起吃肉。穆公对他们说:“这是我的马。”这些人都害怕惊恐地站起来。秦穆公说:“我听说吃骏马的肉但不喝酒的人会有杀人的念头。”于是给他们酒喝。杀马的人都惭愧的走了。过了三年,晋国攻打秦穆公,把秦穆公围困住了。以前那些杀马吃肉的人互相说:“我们到了已经可以以死来
2
报答穆公给我们马肉吃好酒喝的恩德的时候了。”于是就击溃了包围秦穆公的军队,穆公终于解决了困难,并打败晋国,并抓了晋惠公回来。
感想
从秦穆公的角度:对待做错事的人要懂得宽容。 从杀马人的角度:知道自己是受了别人的恩惠就要去报答人家对你的恩惠。
字词解释
1 秦穆公:秦国国君 2 惠公:晋国国君 3 尝:曾经. 4 亡:丢失. 5 求:寻找. 6 是:这是. 7 惧:害怕. 8 去:离开. 9 居:过了. 10 卒:最终 . 11 方:正在. 12 起:站起. 13 溃:击溃 14 杀人:指会有杀人的念头
编辑本段想过的名句
1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2 饮水不忘挖泉人
3 怀着感恩的心去做人做事 4 千恩万谢
5 感恩戴德 戴:尊奉,推崇。感激别人的恩惠和好处。《三国志;吴志;骆统传》:“今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
6 恩深义重: 恩惠、情义极为深重。也作“义重恩深”。褒义。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八:因爹妈执意不从,故把儿子玉郎假妆嫁来。不想母亲叫孩儿陪伴,遂成了夫妇。恩深义重,誓必图百年偕老。清;袁于今《西楼记;卫行》:崎岖古道,教伊浪游,繁华别院,与奴遣愁,义重恩深难消受。
7 恩重泰山: 恩情深厚,比泰山还重。也作“恩重如山”。褒义。宋;刘攽《彭城集;次韵孙少述二首》:“君恩重泰山,未有毫发酬。”宋;陆游《删定官供职谢启》:“拔茅以征,冒处清流之末;及瓜雨往,曾无累月之淹。恩重如山,感深至骨。” 8 大恩大德: 恩:恩惠;德:恩德,好处。巨大的恩德,形容恩泽深厚。褒义。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7卷:“若非妹丈救我性命,必作异乡之鬼矣。大恩大德,将何补报!” 恩同再造: 再造:再生。使人再生的恩惠。比喻恩情极大,象救了自己的性命一样。也作
9 “再造之恩、恩若再生”。褒义。《宋书;王僧达传》: 10 “再造之恩,不可妄属。”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西湖主》:“再造之恩,恨无所报。”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1回:“勾践囚于吾国??今吾复其社稷,恩若再生。”
杀驼破瓮 原文
杀驼破瓮① 曩②有一人,于瓮③中盛谷。骆驼入瓮食④谷,首不得出。既不得出,主人以为忧⑤,无计可施。有一老人来与之?,曰:“汝莫忧,吾有以教汝出。”主人亟问:“法何?”老人曰:“汝当斩头,自能出之。”主人以为妙绝,即⑦依⑧其⑨语⑥,以⑩刀斩头。既杀驼,复破瓮。如此痴人,为世人所笑。
译文
3
从前有一个人,先把谷子存放到了瓮中。一头骆驼把头伸到了这瓮中吃谷子,头被卡在里面无法出来。骆驼的头出不来以后,这个人为此事忧愁,一点办法也没有。有一个老人来告诉他说:“你不要忧愁,我教你一个能让骆驼头出来的方法。”主人急忙问:“是什么办法?”那位老人说:“你把骆驼的头斩断,自然就能出来了。”主人认为是个好办法,用刀把骆驼头斩断了。(他)既杀死了骆驼,又打破了瓮。这样愚蠢的人,被天下人笑话。
注释
1.选自《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是古天竺高僧伽腽肭从修罗藏十二部经中抄录出譬喻,集为一部,共一的搜房的肯定死寓言譬喻故事演述大乘佛法的佛教文学作品,是佛教典籍中较为特别的一种。《百喻经》中的故事诙谐风趣,含义广博深刻,很受中国人民的喜爱,因而流传极为广泛。 2.昔:从前,过去,跟“今”相对。 3.瓮(wèng):一种口小腹大的陶器。 4.食:吃。 5.以为忧:认为??忧愁。 6.语:告诉。 7.即:只。 8.依:依照,按照。 9.其:那个。 10.以:采纳。 11.得:表示情况允许,有“能够”,“可以”的意思。 12.之: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这里指那个既杀死了骆驼,又打破了瓮的人。 13.汝:你。
文言知识 以为。“以为”在文言中有两种用法:一指“认为”,二指“以(之)为”,即“把他(它)看作??”。上文“主人以为忧”,意为主任把这当作忧愁的事。另,“主人以为妙”,意为主任认为是好办法。
启发与借鉴
世上不可能有这种既杀了骆驼,又破了罐子的傻子,但思想与方法呆板、机械的人是不少的。
虎画 原文
予友人工画虎,其室四壁咸虎画:或腾或扑,或吼或奔,或挈幼或独行,形态各异,皆毕肖。吾尝乞得一轴,高二尺奇,宽二尺许。其二虎,雌雄各一。雄者踞于石,昂首远视,张口若呼啸状;雌者伏于侧,足前伸,神情怡然。旁有奇石三四,似助威也。余县诸东壁,爱甚。
译文
我的朋友善于画虎,他的房间的四壁都挂着老虎的画:有的在翻腾,有的在扑跃,有的在吼叫,有的在奔跑,有的带着幼仔,有的独自行走,形态各不相同,都像真的老虎一样,惟妙惟肖。我曾经向他请求并得到了一幅画,高二尺多,宽二尺左右。其中画有两只老虎,雌虎和雄虎各一只。雄虎蹲在石头上,抬起头向远方张望,张开口做出呼啸的样子;雌虎趴在雄虎旁边,脚向前伸,神情悠然的样子。旁边有三四块奇石,像给两只老虎助威一样。我把这幅画挂在东边的墙壁上,我十分喜爱这幅画。
单字翻译
1、予:同“余”,第一人称,我 2、工:擅长,善于 3、皆:都 4、或:有的 5、挈:带领 6、尝:曾经 7、乞:求、请 8、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