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SOPC--helloWord实验指导 - 图文
③. 建立JTAG UART
JTAG UART是实现PC和Nios II系统间的串行通信
接口它用于字符的输入输出,在 Nios II 的开发调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接下来我们开始建立它的模块。点击下图所示红圈处(在interface protocol里可找到serial,然后点击,如下图所示),
点击后,如下图所示
什么都不用修改,直接点击 Next->Finish完成 JTAG UART模坑的建立。到此为止,最基本的NIOS 系统模块就建立完成了,如下图所示
④. 配置及编译NIOS II
我建议大家将他们的名字都改一下,将_0 都去掉,看着删扭,鼠标右键点击相应名字,Rename或Ctrl+R就可以修改了。我们离成功已经很近了,再进行几步处理以后,我们就可以编译了,大家加油吧。 修改后如下图:
接下来我们需要对 cpu进行设置一下,双击 cpu,Reset Vector处的Memeory 选择
onchip_memory2,Exceptioni Vector
也选择
onchip_memory2,其他不变,如下图所示
点击finish。最后一步设置就是对地址自动分配,这样做是为了不浪费空间,如果有特殊要求的,也可以手动设置,点击相应的地址,就可以手动修改了,大家自己试试吧。地址自动分配操作如下,点击下图所示红圈处,SYSTEM->Auto-assign Basic Addresses
接下来是中断的自动分配,和地址自动分配一样,SYSTEM-> Auto-assign IRQs,如果有什么特殊需要,可以手动更改中断的优先级。所以要自动分配一下,是因为这个软件还不够智能,当模块建好以后,有出现重复中断号的现象,编译的过程就会出现问题,自动分配了以后就不从上自下按顺序排列了。你还会发现,图片上出现的 红叉也都消失了。 展现我们的劳动成果最后的样子,红叉没有了吧,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编译了。
点击Next,出现下图,如果需要仿真的,点击红圈处,将其选中,我一般不进行仿真,此处就不选了。
保存一下后,点击Generate,我们就开始编译了。想休息的赶紧休息一下,想去WC 也快去吧。时间很充裕,呵呵??进过漫长的等待以后,我们的程序已经编译好,请看下图红圈处,看到successful了吗?只要看到其他就没问题了,软核已经好编译好了,点击Exit,回到了Quartus界面。
⑤. 分配管脚
回到 Quartus 界面以后,在 Block1.bdf 界面里在空白处双击左键,会出现下图,看多了下图红圈处的地方了么,这个就是我们做好的 NIOS II 软核了,用鼠标双击它(或者选中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