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鄂教版六上语文全册教案 - 图文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 师: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课文,请你们说说有什么收获? 预设学生活动: (1) 交流生字读音。 (2) 谈文中出现的诗句意思和诗的题目、作者等相关知识。 (3) 知道作者是萧红,提到课文节选自她的《呼兰河传》。 2、 师:在《呼兰河传》里,萧红用大量的文字提到祖父,尽力捕捉她和祖父在一起的细节。为什么萧红对祖父念念不忘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跟祖父学诗》,看看作者童年跟祖父学诗的情景,去体会她与祖父在一起的感受。 (二)听一听,初步感受课文内容 1、范读课文,生认真倾听。 过渡:你们喜欢吗?自由读一读吧!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 2、自由读文。 3、检查初读情况。 (三)细读体会,感悟情感 1、自主学习,批画思考。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围绕问题,边读边思,并在书上勾画相关的重点词句,批注自己的体会。 3、 相互交流,感悟情感。 (1) 读完全文,你能用一个词概括作者在童年跟祖父学诗时的感受吗? 预设:快乐、无忧无虑、自由、幸福。。。。。。。 (2) 同学们用了一组美好的词语表现了作者童年跟祖父学诗的快乐。实际上,这也是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你们觉得文中哪些地方最能表现“快乐”呢? (3) 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预设: A、 早晚念。抓住“早晨??晚上??半夜醒了??”进行交流。 B、 大声喊。抓住“跟着喊”、“比祖父声音更大”、“房盖被你抬走了”、“照样地喊”、“瞎念”、“满口的大叫”等进行交流。 C、 喜欢听。抓住“很好听”、“真好听”、“多好听”、“越念越觉得好听,越念越有趣味”等进行交流。 D、心情好。抓住“很高兴地跟着喊”、“笑了一会儿”、“我很喜欢”、“我更喜欢”、“高兴起来了”、“得意极了”等进行交流。 (4) 你们看,萧红的文字很普通,很朴素,但读起来觉得很洒脱,很灵动,很孩子气,字里行间洋溢着两个字───快乐! (5) 指导学生读文。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4
(一)回顾原文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将文中的好词佳句积累下来。 3、回顾全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体验角色,深化情感 1、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课文,表现人物的特点。 2、从你们用心的朗读中,你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我”和一个怎样的祖父? 3、预设学生用“童真”、“童趣”、“顽皮”、“活泼”、“可爱”、“天真”等词语来描摹“我”童年的形象。用“慈爱”、“宽容”、“幽默”等词语来勾画祖父的形象。 4、出示:“祖父念一句,我就念一句。” “念了几十首以后,祖父开讲了。” “但从此再读新诗,一定要先讲,没有讲过的也要重讲。” 指导学生朗读,从祖父教诗的变化中,你还可以读到什么?(引导、启蒙) 5、 童年是美好的,孩子是快乐的,祖父是宽容的。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滋味来。 (三)聚焦诗句,比较拓展 1、古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千家诗》中的诗句讲究韵脚平仄,诵读起来声之朗朗,抑扬有致。让我们把课文中涉及到的诗句完整地读读吧!它一定如作者所说的“越念越好听”。 2、学生朗诵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孟浩然的《春晓》、苏轼的《花影》、杜甫的《绝句》、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3、联系实际,说说你们是怎么学诗的?有什么体会? 4、通过学生与“我”学诗经历的比较,谈自己的体会。 5、多好啊!古老美妙的诗句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儿童,我们的童年在诗情画意中熏陶,我们的童年又充满着诗情画意。课外多读一些诗句,不仅让我们的童年更丰富、更快乐,而且会让我们受益终身。 早晚念 大声喊 板书设计 2 跟祖父学诗快乐 喜爱听 心情好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5
课 题 3 夏 午 知识与技能: 1、学会9个生字。积累好词佳句。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想像作者在夏日中午逃避午睡的情景,感受作者对生命世界的热爱。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积累本课生词,并学会运用。 2、通过充分的读,不同形式的读,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及蕴含的意境美。 3、画出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命世界的情感。 能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对自然、对世界、对生命的热爱。 能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对自然、对世界、对生命的热爱。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夏天的中午,你们在干什么?(让学生自由说) 2、师:每个人的心里,都珍藏着许许多多的往事。在作者罗兰的心里,夏天的中午会有什么特别的经历呢? 3、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 (二)听一听,初步感受课文内容, 1、范读课文,生认真倾听。 过渡:你们喜欢吗?自由读一读吧!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 2、自由读文。 3、检查初读情况。 (三)整体感知,摄取画面。 1、罗兰的文字行云流水,优美流畅;罗兰的童年如美丽的画卷,赏来心情舒畅。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你印象最深的画面做 上批注或拟出小标题。 2、交流自己印象最深的画面,或交流拟定的画面小标题。 3、简单地说说这些文字(或“画面“)带给你的感受。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回顾原文。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将文中的好词佳句积累下来。 3、回顾全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抓住情趣,赏析画面。 “野花图“片断精读: “五颜六色的野花,红的、白的、粉的、蓝的、紫的,还有一半粉一半白、一半蓝一半红的。你简直树不清它们有多少种颜色! 6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学具 环 节
这些花在微风中摇动着,带着孩子似的娇羞。” 1、指明读句子,说说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引导:如果用我们的眼睛去看。。。。。。如果用我们的鼻子去闻。。。。。。如果用我们的耳朵去听。。。。。。) 2、你们是一群会读书的孩子,能够将优美的文字还原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之中。 如果能在这个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这读书的能力又上了一层。请大家说说自己体会到的情感。 预设:学生抓住描写颜色的词语和拟人的句子体会作者快乐的心情。 4、 如果能把自己体会到的情感,用自己有滋有味的朗读表现出来,读书的能力更上了一层。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戏蚁图”片断精读: “我并不欣赏它们那细瘦的模样,但我欣赏它们的动作,沉着、迅速而有规律。有时,我也担心它们会迷路,当我看见一只蚂蚁走得太远的时候,就用一根小草把它轻轻地拨回来。我不知道这样是否会扰乱了它的工作,耽误了它完成任务。” 1、读这段话,思考:这段话写了什么?(“我”观看地上的蚂蚁。) 2、根据上个片断的学习方法,想像地上一群蚂蚁的忙碌和“我”与之亲近的情景。 3、读出作者看蚂蚁时的那种专注和逗蚂蚁的乐趣。 (三)重点朗读,体会情感。 出示句子:“小时候的夏日中午,总是这样过去,我从不厌倦那充满生命快乐的花园。” 1、联系上文理解“充满着生命快乐的花园”。 2、用相近的词语来替换“总是”、“从不厌倦”,说说能从中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3、联系前文“去享受我自己的中午”,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4、读句子,读出童年的“我”对快乐的追求,对生命的热爱。 出示句子:“花醒着,草木醒着,风醒着,我也醒着,在夏午的阳光里。” 1、读句子,说说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醒”字重复了四次,它们在句子中分别是什么意思?包含有什么共同的意思? 3、在夏午。“我”逃避午睡,醒着,是想做什么?(享受花的美丽、草木的芬芳、风 的凉爽。。。。。。) 4、课文的语言优美,一个个看似乎平淡乏味的文字,在作者的笔下竟可以排列组合得这么神奇,富有魅力,可以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得如此真切。来,让我们来读读这充满夏日诗意的句子。 (四)总结。 3 夏 午 板书设计 小时候逃避午睡享受充满生命快乐的后花园 成年以后逃避午睡 牵挂着窗外的自然 7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