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隧道不良和特殊地质地段施工措施

隧道不良和特殊地质地段施工措施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5 3:02:57

5.4 高温地段衬砌混凝土

在高温(如70°C高温)的岩体上,应及时喷混凝土,并在其上浇筑二次衬砌混凝土,即使厚度再薄,水化热也不易逸出。由于混凝土里面和表面的温差,在早龄期有可能存在裂缝。因此,在二次混凝土衬砌时,要防止裂缝产生,应采取下述措施:

①为了防止高温时的强度降低,应选定合适的水灰比,并考虑到对温泉水的耐久性,宜采用高炉矿渣水泥(分离粉碎型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和掺合剂应作试验优选;

②在防水板和混凝土衬砌之间,设置隔热材料,可隔断从岩体传播来的热量,使混凝土内的温度应力降低;

③把一般衬砌混凝土的浇筑长度适当缩短。

④用防水板和无纺布组合成缓冲材料,由于与喷混凝土隔离,因此,混凝土衬砌的收缩可不受到约束;

⑤适当设置裂缝诱发缝,一般在两拱脚延长方向设置。

⑥采取降温措施。浇筑前的砼温度不能超过32℃,否则采取冷水搅拌砼等措施降低砼温度。与砼接触的模板、钢筋等表面,在浇砼前应冷却至32℃以下,可采取加强通风及喷雾洒水等方法降温。

⑦加强养护。砼养护采用专人专管连续养护的方法,保持不间断洒水保证砼养护湿度,确保砼的内在质量。

5.5 中暑症防治措施

在高温条件下施工,除采用降温措施外,还应注意中暑症的防治工作。中暑症可分为热痉挛症、热虚脱症和热射症三种类型,其症状及处置如下:

①热痉挛

由于出汗过多,体内的水分、盐类丧失而引起。其症状为在作业中和作业后,发作性肌肉痉挛和疼痛。对此症应采取充分地摄取水和盐类予以缓解症状。

②热虚脱

由于循环系统失调而引起。其主要症状为血压降低、速脉、小脉、头晕、头痛、呕吐、皮肤苍白、体温轻度上升。采取的措施是,循环器官有异常的人员严禁参加施工。对有症状者增加补水次数,并在阴凉处静卧休息。

③热射症

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失调,体温上升。症状为:体温高、兴奋、乏力和皮肤干燥等。采取的措施,对高温不适应者应避免在洞内作重体力劳动。在高温施工地段,采用冷水喷雾等方法降温,必要时对患者可采取医疗急救处置。

5.6 合理安排高温作业时间

根据坑道内的高温程度、劳动强度和劳动效率,确定劳动工时,以策施工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6 隧道穿过断层时施工注意事项 6.1 断层对隧道施工影响

隧道穿过断层地段,施工难度取决于断层的性质、断层破碎带的宽度、填充物、含水性和断层活动性以及隧道轴线和断层构造线方向的组合关系(正交、斜交或平行)。此外,与施工过程中对围岩的破坏程度、工序衔接的快慢、施工技术措施是否得当等,均有很大关系。

当隧道轴线接近于垂直构造线方向时,断层规模较小,破碎带不宽,且含水量较小时,条件比较有利,可随挖随撑。但当隧道轴线斜交或者平行于构造方向时,则隧道穿过破碎带的长度增大,并有强大侧压力,应加强加墙衬砌,及时封闭。隧道轴线接近乖直构造线方向

6.2 断层地带隧道施工步骤 6.2.1 探明断层地带情况

施工前,切实掌握所遇断层带的所有情况。当断层破碎带的宽度较大,破坏程度严重,碎带的充填物情况复杂,且有较多地下水时,应在隧道一侧或两侧开挖调查导坑。利用调查导坑详细测绘地质状况后,应及时做好封闭衬砌;调查导坑穿过断层后,宜在较好的岩层中掘进一段距离再转入正洞,开辟新的工作面,以加快施工进度。如没有平行导坑时,可超前于正洞,预先了解正洞断层的实际地质情况,并有利于排水。

6.2.2 选择合理施工方法

在断层带施工,应根据有关施工技术与机具设备条件,进度要求,材料供给等,慎重选择通过断层地段的施工方法。

断层地段出现大量涌水,则宜采取排堵结合的治理措施。 6.2.3 施工注意事项 ⑴防排水作业

①如断层带地下水是由地表水补给时,应在地表设置截排系统引排。对断层承压水,应在每个掘进循环中,向巷道前进方向钻凿不小于2个超前钻孔,其深度宜在4m以上,以探明地下水的情况;

②随工作面的向前推进挖好排水沟,并根据岩质情况,必要时加以铺砌。如为反坡掘进,则除应准备足够的抽水设备外,并应安排适当的集水坑;

③坑壁或坑顶有水流出时,应凿眼安置套管集中引排,使其不漫流。 ⑵施工工序

通过断层带的各施工工序之间的距离宜尽量缩短,并尽快地使全断面衬砌封闭,以减少岩层的暴露,松动和地压增大;

⑶开挖作业

①采用爆破法掘进时围岩的震动;应严格掌握炮眼数量、深度及装药量。原则上应尽量减小爆破对围岩的扰动。

②采用分部开挖法时,其下部开挖宜左右两侧交替作业。如遇两侧软硬不同时,应用偏槽法开挖,按先软后硬顺序交错进行。

⑷支护作业

①断层地带的支护应宁强勿弱,并应经常检查加固;

②在断层地带中,开挖面要立即喷射一层混凝土,并架设有足够强度的钢架支撑; ⑸衬砌作业

①衬砌应紧跟开挖面; ②衬砌断面应尽早封闭。 7 隧道施工塌方的预防措施

断层破碎带岩体破碎,一经开挖,潜在应力释放,围岩失稳,就会造成塌方,另外,裂隙特别发育的地段,挤压破碎带、软弱岩脉穿插带等破碎结构地层中,相互挤压的岩块在开挖后也会失稳,岩层软弱相间的地层、有软弱夹层的围岩,在地下水作用下会使开挖后的岩面强度大大降低而引起塌方。

隧道施工预防坍方首先要做好地质预报工作,掌握地质情况,选择安全、合理的施工方法和制定可靠的保证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先排水:在施工前和施工中都要采取相应的防排水措施,尽可能将隧道外之水堵截于隧道之外,特别是软弱岩层和岩石破碎地段。

短开挖:短进尺,各部开挖工序间的距离要尽量缩短,以减少围岩暴露时间。 弱爆破:破碎岩层尽量用风镐等人工开挖,必须爆破时,要用浅眼、密眼,并严格控制用药量。

快、强支护:每步开挖后要及时进行初期支护,针对地压情况,确保支护结构有足够的强度。

快衬砌:衬砌工作须紧跟开挖工作面进行,力求衬砌尽快成环。

勤检查、勤量测:加密监控量测频率,发现围岩变形或异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隐患。

8 突水和涌泥的预防

施工要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对可能发生涌水的地段采用TSP-203测试仪测试和进行超前地质钻探,根据钻探结果,判明涌水情况。对于洞内涌水能堵者堵,或用泄水孔进行排水。

“堵”主要采用注浆堵水封堵裂隙、隔离水源、堵塞水点,以减少洞内涌水量,改善施工条件。对于不间断涌水可采用超前帷幕注浆的形式进行治理,浆液采用普通水泥、超细水泥或化学浆液。

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注浆材料及合适的注浆工艺,对于可能发生突水的地段,采用超前钻孔探测,确定后用超前高压注浆止水。

在大裂隙岩溶岩地层和大量涌水的条件下,单纯注浆要耗费大量浆液,为节省浆液材料可先压注砂、砾石、岩屑等,利用这些材料充填过水通道,缩小过水断面,增加浆液流动阻力,防止跑浆。

当洞内发生突水、突泥灾害时,可采取以下步骤处理:利用工作面现有的钻孔台架同时搭设钢管脚手架,安装大口径钢管,对出水进行初步归流,使大部分涌水沿导流管排出;在工作面施做止浆墙,考虑到工作面处出水口未从导流管流出的散水较多,止浆墙施工时泥浆水等会流入混凝土内,会降低混凝土质量,止浆墙可分两段施工:第一段浇筑起归流作用,

第二段浇筑起堵水作用;为便于施工,在止浆墙混凝土浇筑的同时,可在涌水部位设临时集水槽以汇集未从导流管流出的散水,并设引流钢管将水引出止浆墙外;超前帷幕注浆堵水,根据涌水量、水压等情况综合确定注浆孔布置,注浆方式可视情况采用孔口管前进式注浆或止浆塞后退式注浆,其余注浆施工有关参数基本同前述。突发涌水处理具体见图1“突发涌水处理示意图”。

图1 突发涌水处理示意图

9 溶洞地段隧道施工处治方法

在施工中采用TSP-203超前地质预报技术随时探明溶洞的位置、大小与线路的相对关系等情况,以便采取防范措施,以策施工安全。

根据大量隧道岩溶处理的工程实践,岩溶处理遵循“因地制宜,以疏为主、堵排结合” 的原则进行处理。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岩溶孔洞和岩溶裂隙水、岩溶高压突水突泥等地质灾害问题,采取如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9.1 岩溶水引排措施

根据超前钻孔和地质雷达及红外线探水等多种地质手段探测,探明隧道周围暗河和溶洞及溶管的发育方向,对于流动路径比较明确的暗河和溶洞及溶管水,如确系隧道将溶管截断,可以通过在拱顶、边墙或底部适当部位增加辅助通道将暗河和溶洞及溶管连通,开设过水通道,不改变地下水总的流动趋势,将水引至隧道开挖轮廓断面以外。

9.2 超前钻孔探水

为了更好地了解隧道开挖工作面前方地质情况,对大型溶洞需进行超前地质预报。 9.3 岩溶水注浆堵水措施

岩溶处理主要以注浆加固、封堵、充填封闭、疏导、跨越等措施,施工时根据不同的岩溶形态、规模、充填物情况、含水情况和地下水活动情况、地质情况等综合确定处理方案。其中注浆方式包括超前帷幕注浆、径向注浆、局部注浆、补注浆等四种方式。

9.4 超前帷幕注浆封堵

适应范围:超前帷幕注浆适用于溶洞规模较大、内部充填了大量的泥沙,且含有丰富的地下水或富水的断裂带,一旦揭穿可能发生大规模突水突泥的情况。

注浆范围及方式:注浆加固的范围为隧道开挖轮廓线以外1~2倍洞径,每循环注浆段长30m,孔径90~180mm,注浆压力为水压力的2~3倍,浆液扩散半径为2m。根据注浆压力,第一循环混凝土止浆墙为2m厚。注浆方式可根据水压大小、成孔难易程度,采取袖阀

搜索更多关于: 隧道不良和特殊地质地段施工措施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5.4 高温地段衬砌混凝土 在高温(如70°C高温)的岩体上,应及时喷混凝土,并在其上浇筑二次衬砌混凝土,即使厚度再薄,水化热也不易逸出。由于混凝土里面和表面的温差,在早龄期有可能存在裂缝。因此,在二次混凝土衬砌时,要防止裂缝产生,应采取下述措施: ①为了防止高温时的强度降低,应选定合适的水灰比,并考虑到对温泉水的耐久性,宜采用高炉矿渣水泥(分离粉碎型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和掺合剂应作试验优选; ②在防水板和混凝土衬砌之间,设置隔热材料,可隔断从岩体传播来的热量,使混凝土内的温度应力降低; ③把一般衬砌混凝土的浇筑长度适当缩短。 ④用防水板和无纺布组合成缓冲材料,由于与喷混凝土隔离,因此,混凝土衬砌的收缩可不受到约束; ⑤适当设置裂缝诱发缝,一般在两拱脚延长方向设置。 ⑥采取降温措施。浇筑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