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0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答案]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或答环境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火光照向大海的深处,给大海上迷航的船只指明方向。
25.会唱歌的火炉(2008年吉林卷)
22.文中“冬天一到,火炉就被点燃了,它就像冬夜的守护神一样,每天都要眨着眼睛释放温暖”一句意蕴丰富,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此句进行评析。(4分)
[答案]围绕“比喻、拟人或语言生动形象”回答皆可。
示例①“像冬夜的守护神”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火炉的重要,驱走了冬日的严寒,带来了温暖。
示例②“眨着眼睛”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炉火跳动的情态。示例③这句话语言生动形象,用“守护神”形象地写出了火炉的重要,用“眨着眼睛”生动地表现了炉火跳动的情态。
26.溃散的黑暗(2009年山西卷)
15.赏析:
(1)结合语境,品析第14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2)说说文中画“_______”的句子妙在哪里?(3分) [答案](1)“跌跌撞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盲姑娘在陌生的土地上被人歧视、被人轻视、被人误解的坎坷历程。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盲姑娘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27.约会荷花(2009年山西太原卷)
19.品味语言,回答问题。(4分)
(1)第④段说霍金“犹如秋天的一片落叶”,结合全段,说说这个比喻好在哪里。 (2)“身子斜斜的,脖子斜斜的,连他的微笑也都是斜着的,我猜想他看到的人与物也都是斜着的,惟独他的心笔直地立在那里。”具体说说“斜”和“笔直”放在一起的表达作用。
[答案](1)这个比喻生动(或形象)地写出了霍金面对荣誉时的从容(或实现人生价值后的无悔)。(评分说明:大意对即可。“生动”或“形象”1分,具体作用1分,共2分)
(2)形成对比,突出了霍金在身体残疾时表现出的坚强乐观(或从容高洁)的精神品质。(评分说明:大意对即可。“对比”或“突出”1分,具体作用1分,共2分)
28.寻石记(2009年广东卷)
16.任选一句品味语言,注意加点词句。(4分)
A.有的时候鸡也会跳上去,在上面叽叽咯咯地叫着,好像那石头是它下的蛋似的。 B.既然石头都有它们自己的来历和用场,我就空着手理直气壮地回家了。
[答案]A看到鸡在石头上“叽叽咯咯”地叫便把石头想象为鸡下的蛋,充满童趣。 B我相信石头的传说,觉得自己并不蠢,所以空着手回家也“理直气壮”,生动地表现了小孩充满童真的有趣心理。
29.蔷薇几度花(2009年江苏南京卷)
14.品味文中两处画线句,按要求答题。(5分) (1)赏析句子。(3分)
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紊妆,淡淡笑。
(2)句中加点的“甜”字好在哪里?(2分) 哦,那是甜了别处的人了。
[答案] (5分)(1)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蔷薇花的不张扬、素雅。(3分,手法1分,表达效果2分。意对即可)
(2)一个“甜”字,赞美老人的手工灶糖给很多人带来了甜蜜和快 乐。(2分,“赞美老人”1分,“赞美”的内容要答出“给别人带来甜”的意思,1分。意对即可)
30.悠长的铃声(2009年甘肃兰州卷)
16.本文语言形象、传神,按要求赏析。
(2)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 这个画线的句子很有表现力,请你结合上下文,对它作简要赏析。(2分) [答案](2)(2分)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孙师傅想对我说明真相又怕我介意而欲言又止的窘迫之态。
31.闲读梧桐(2009年江西卷)
19、大量运用短句,恰当运用修辞是这篇文章语言运用上较突出的特点,试举例分析其语言表达效果(2分)
[答案] (2分,举例准确给1分,表达效果分析准确给1分。)
示例:⑴短句:如“浮想联翩,伴以风雨大作,了无睡意,就独自披衣临窗。夜如墨染,顷刻间我也融入这浓稠的夜色中了。”“次日醒来,红日满窗,竟是大晴。”“任风雕雨蚀,四季轮回,日月如晦,花开花落,好一种从容淡泊的大度!”??表达效果:句式整齐,语言凝练、简洁有力、有节奏感。
⑵修辞: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如:①“如一位‘伟丈夫’,向空中伸展;又橡一位矜持的少女,繁茂的叶子如长发??”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梧桐”的粗大和枝繁叶茂。②“推开窗棂,读到的树,竟是一个显山露水的甲骨文字。”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梧桐”光秃苍老、虬枝挺干的特点。
32.绝 唱 (2009年山东烟台卷)
20.按照要求品读、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1)从修辞的角度: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
(2)从含义的角度:有的叶子早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擎。 [答案] (1)句中将“绿叶”比喻成“透明的翡翠”,将绿叶上“汪汪点点的水露”比喻成“珍珠”,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绿叶的青翠、晶莹,水露的圆润、灵动。
(2)句中的“撕破”“卷作黑色的一团”体现了“秋风”摧残之重,“依然”“高擎”则突出了残荷(荷叶)不屈、孤傲的品格。
33.向一棵树鞠躬(2009年浙江杭州卷)
1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
②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 [答案]①运用拟人手法,写榆树“拦”不住雨水,“挽留”不住露珠,表现了它忍受着干旱和贫瘠的苦痛。
②将老人远去的形象比喻成行走着的“永恒的雕塑”,赞美了那种不畏艰辛、乐观生活的精神品质。
34.一双脚上的修养(2009年福建福州卷)
21.本文对送水工的描写文字不多,却令人回味,请赏析第⑤段中的划线句。(4分) [答案]“推”“伸”“看”“缩”这些动词生动细致地写出了送水工想进门又怕弄脏地板的心理,表现了他的修养,也为下文他脚套塑料带进门的举动作铺垫。(内容3分,能紧扣语句,从任意角度进行点评;表述1分,须通顺。共4分)
35.在可可西里回头(2009年上海卷)
24.第?段“思贤忽然泪如泉涌”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修辞方法,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答案]比喻(2分),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思贤因母羊之爱引起了对母亲的深深思念。(2分)
36.看 海(2009年山东济宁卷)
19.下面的句子语言优美,请你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赏析。(3分)
寒来暑往,山坡上的画除去旧的,又换上新的;风霜雨雪,峡谷里的音乐或喧哗,或萧瑟,错杂缤纷。
[答案] 本句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四季交替使山林变了颜色,自然的变化给峡谷增添了声音。
37.文学名著阅读(2009年广东清远卷)
21.文中加点的“闪”和“躲”这两个动词的运用好在哪里?( 2 分) [答案] 传神地写出了武松的机智(或“机敏” 、“反应敏捷”)。
2010年上海市卷第17题:第④段中加点词“依次”能否删去?请说理由。(4分) 2010年河北省17.选文④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可以去掉吗?请说出理由。(3分) 2010年山东临沂19.选文末段画横线句中“现代”与“艺术”两个词语,能否删掉其中一个?为什么?结合内容简述理由。
2010年四川泸州中考14. 第⑤段中加点的词语为什么不能删去?请结合文段内容简析?(4分)
2010年四川南充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18、“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中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2010年江苏南京市15.第④节画线句中加点的“最多”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一天最多也只能织成不满两寸的云锦。
2010年江苏盐城
18、第5段中画线句子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什么特点?请任选一处加以分析。(4分) 2010年陕西省10.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回答括号内的问题。(4分) (1)占据关中,就意味着掌握了天下“要领”,扼制了九州“咽喉”。 (“要领“在文中是什么意思?有何作用?)(2分)
(2)秦岭自古以来就是皇家园林和离官别馆的首选之地。 (句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2010年浙江温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9.比较第6段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与“芦苇开的很茂盛,清早的露水变成霜”、“我要和你结婚”这两种不同的语言表达,你认为后者失去了汉语的哪些美感?(3分)
2010年湖北荆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18.(2分)第⑥段中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09南京市)18.第②段中画线的○A○B两句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3分) 三.(09河北省)
16.选文第②段中加着重号的“大概”能否删去?请说出理由。(3分) (09河南省)16、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请任举一例谈谈你的看法。(2分)
(09山东潍坊)21.文章语言富有哲理,给人启迪。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受启发的一句,谈谈自己的理解。(3分)
十一、(09四川眉山)20.请结合选文内容,从下面的两句话中任选一句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①后来又传出香蕉中含有“疑似SARS病毒”,一时间人们谈蕉色变。 ②不能被谣言流言牵着鼻子走。
(09浙江嘉兴)11,第②段中的加点词“往往”,表示在一定条仵下通常会出现或发生的情况.体现了本文语言的准确性。请在1第②段中再找类似的一例加以具体分析。(3分)
(09浙江义乌)12、第⑤段画线句“第一流的汤比第二流的画更有创造性”。句中加点的“第一流的汤”在文中喻指什么?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