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铜冶金 - 图文
第一章铜冶金
1.1铜冶金的一般知识 1、铜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符号Cu,ⅠB元素,原子序数29,原子量子
63.57,熔点1083℃,沸点2310℃,密度8.89g/cm3(20℃),铜是一种紫红色、柔软、具有展性的金属,易于锻造和压延,是电和热的良导体,仅次于银居第二位。
铜
②.化学性质:具有两个价电子,可形成一价和二价铜的化合
物,在干燥空气中不起变化,在潮湿的CO2空气中,表面氧化成一薄层碱式碳酸铜(铜绿),铜绿有毒,不宜做餐具,它可保护铜不再被腐蚀。铜在空气中加热,可与氧作用,依次生成Cu2O和CuO,颜色也逐渐从紫红色变成黄铜色,最后变为黑色。铜不能溶于盐酸和没有溶解氧的硫酸中,能溶于硝酸和有氧化剂存在的硫酸及氨水中,铜也能与氧、硫、卤素等元素直接化合。
2、铜的主要化合物的性质
①氧化铜(CuO):黑色无光泽,呈黑铜矿的矿物形态存
在,不稳定加热时易分解为Cu2O,易被H2、C、CO、
1
铜的化合物
CxHy、硫化物及较负电性的金属如Zn、Fe、Ni等还原。氧化铜不溶于水,但溶于FeCl2、FeCl3、Fe2(SO4)3、NH4OH及(NH4)2CO3中,且易与各种稀酸起作用。
②氧化亚铜(Cu2O):紫红色,呈赤铜矿的矿物形态存
在,Cu2O只在1060℃时才稳定存在,低于这个温度会氧化成CuO。Cu2O易被H2、C、CO、CxHy及较负电性的金属如Zn、Fe或对氧亲和力强的元素等还原成金属。Cu2O不溶于水,能溶于HCl、H2SO4、FeCl2、FeCl3、Fe2(SO4)3、NH4OH等溶剂之中。
③铜的铁酸盐:即铁酸铜(CuO2Fe2O3)和铁酸亚铜
(Cu2O2Fe2O3),铜的铁酸盐不易溶解于水、氨水及一般溶剂,但易被强碱性氧化物如FeO、CaO等及硫化物所分解,也易于被SO2还原,属于易还原的化合物。
④铜的碳酸盐:呈孔雀石CuCO32Cu(OH)2和蓝铜矿2
CuCO32Cu(OH)2的矿物形态存在,两种化合物在高温下不稳定,分解为CuO、CO2和H2O,与各类熔剂发生类似于铜的氧化物与各种熔剂所发生的反应。
2
⑤铜的硅酸盐:呈硅孔雀石CuSiO322H20和透视石
CuSiO32H20的矿物形态存在,在高温时易分解放出水分和氧,形成稳定的硅酸亚铜。硅酸亚铜易被H2、CO、及C还原,也易被碱性氧化物FeO、CaO等及铁和铜的硫化物所分解,可溶于浓HNO3、HCl及稀CH3COOH中,微溶于H2SO4。
⑥硫化铜(CuS):为绿黑色或棕黑色无定形物,呈铜
蓝的矿物形态存在,CuS不稳定,在中性或还原性气氛中离解为Cu2S和硫,硫化铜不溶于水、稀H2SO4和苛性钠溶液,能溶于热硝酸和KCN溶液中。
⑦硫化亚铜(Cu2S):蓝黑色,呈辉铜矿的矿物形态存
在,常温时Cu2S不被空气氧化,在高温下可氧化成Cu和SO2,Cu2S不溶于水,而溶于NH4OH、HNO3、浓HCl、浓H2SO4中。
⑧硫酸铜(CuSO4):天蓝色,呈胆矾CuSO425H2O矿物
形态存在,在空气中逐渐风化失去结晶水变为白色粉末。硫酸铜易溶于水,用Fe和Zn可以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铜。
⑨氯化铜(CuCl2): 为褐色粉末,自然界无氯化铜矿
3
存在,不稳定,在隔绝空气加热的条件下离解为Cu2Cl2,CuCl2易挥发、潮解。
⑩氯化亚铜(Cu2Cl2):为白色粉末,见光迅速变为暗黑
色,易挥发,不溶于水,溶于盐酸及金属氯化物中。
3、炼铜的原料(地壳中铜的含量仅占0.01%)
自然铜:在自然界存在量较少,意义不大。
铜的矿物 硫化矿:占铜产量的90%,分布最广的是黄铜矿(CuFeS2),
其中铜、铁、硫的含量各占矿物质量的1/3,呈黄色,有金属光泽,硬度不大。
氧化铜矿:孔雀石(CuSiO32Cu(OH)2)分布最广,呈翠
绿色,有时为暗绿色。
4、铜的生产方法
①鼓风炉溶炼
②反射炉熔炼
火法
③电炉熔炼
④闪速熔炼 铜的生产方法 ⑤溶池熔炼
湿法:用硫酸、氨的水溶液以及其它溶剂来浸出氧化矿、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