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优化指导]2015届高三人教版地理总复习 热点题型强化4Word版含解析精品合集

[优化指导]2015届高三人教版地理总复习 热点题型强化4Word版含解析精品合集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14:44:43

热点题型强化(四)

遗传分子基础变异、进化热点题型专训

题型一 遗传的分子基础

1.利用同位素标记法,重复了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实验,预期的实验结果是沉淀物中放射性强。可是检测实验结果时却得到了相反的结果:上清液中放射性强。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培养时间过长,细菌解体,子代噬菌体被释放出来 B.培养时间过短,大量的子代噬菌体没有被释放出来 C.搅拌力度过大,大量的亲代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离 D.搅拌力度过小,大量的亲代蛋白质外壳没有和细菌分离

解析:选A 该实验中,沉淀物主要是细菌,上清液主要是亲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该小组得到上清液中放射性强的结果,原因可能是培养时间过长,细菌解体,子代噬菌体被释放出来。

2.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碱基数为n,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 ②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3m/2-n ③一条链中A+T的数量为n ④G的数量为m-n A.①②③④ C.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选D 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一分子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基因,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碱基组成,所以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m?3mA与T之间是两个氢键,G与C之间三个氢键,则总数为2n+3??2-n?=2-n;A与T互补配对,所以一条链中A+T的量即为双键中A的总量;G的数量为(m-2n)/2=m/2-n,④错。

题型二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3.下列有关染色体组、单倍体和多倍体的相关叙述,说法错误的是( ) A.水稻(2n=24)一个染色体组有12条染色体,水稻单倍体基因组有12条染色体 B.普通小麦的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细胞中含三个染色体组,但不是三倍体

C.番茄和马铃薯体细胞杂交形成的杂种植株细胞中含两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都包含番茄和马铃薯的各一条染色体

D.马和驴杂交的后代骡是不育的二倍体,而雄蜂是可育的单倍体

解析:选C 理解单倍体的判断方法是解题的关键。水稻没有性染色体,所以单倍体基因组有12条染色体。小麦是异源六倍体,所以其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是含有3个染色体组的单倍体。番茄是二倍体,马铃薯是四倍体,两者体细胞杂交后培养得到的是异源六倍体的杂种植株。骡的两个染色体组是非同源的,所以联会紊乱导致不育,而雄蜂虽只有一个染色体组,但是其可以通过一种“假减数分裂”的方式产生正常的精子,故是可育的。

4.一株红花植株上开满红花,其中仅出现一朵白花,则白花出现的原因不可能是( ) A.植物发生性状分离

B.相关体细胞发生隐性基因突变 C.相关体细胞发生显性基因突变

D.相关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丢失了包含红花基因的染色体片段

解析:选A 若发生性状分离,会在子代个体组成的群体中表现出来,而且呈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所以,一株红花植株上,仅出现一朵白花,不属于性状分离。白花出现的原因往往是突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可能是染色体变异,即相关体细胞可能由Aa突变为aa,也可能由aa突变为Aa,也可能由Aa变为a。

5.如图表示某生物细胞中两条染色体及其上的部分基因。下列四种情况的产生不属于该细胞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

解析:选A 准确把握几类可遗传变异的特点是正确解题的基础。染色体结构变异会导致基因的位置或数目发生改变。由细胞内的2条染色体及基因分布可知,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分别分布有基因GhJ和eF,若以细胞中分布有基因GhJ的染色体为参照,将各选项中染色体的基因组成与之相比,即可得出结论。A项和B项没有基因数目的改变,A项中仅有基因G变成了基因g,应为基因突变所致;B项中基因G和J的位置发生了颠倒,应为染色体片段的倒位所致;C项中染色体上缺少了基因h和J,为染色体缺失所致;D项中染色体上多了基因h和J,应为染色体的增加所致。显然,除A项为基因突变外,B、C、D项均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6.现有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水稻品种,通过不同的育种方法可以培育出不同的

类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杂交育种可获得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其变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单倍体育种可获得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变异的原理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C.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人工诱变可获得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则等位基因的产生来源于基因突变

D.多倍体育种获得的基因型为AAaaBBbb的个体比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可表达出更多的蛋白质

解析:选A 本题以水稻育种为话题,通过不同的育种方法,利用相同的育种材料获得了几种基因组成不同的品种,实际上考查了不同育种方法的育种原理。利用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水稻品种通过杂交育种获得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利用的是基因重组,该变异发生的时间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而不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利用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水稻品种通过单倍体育种获得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需要先通过杂交,使A与b基因共存于同一植株,然后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和秋水仙素处理致其染色体数目加倍获得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整个过程利用了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C项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人工诱变得到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B基因来源于b基因的突变;D项则考查了多倍体育种的特点。

7.(2014·惠州调研)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 B.单倍体育种与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不一样的 C.用茎尖组织培养技术可获得脱毒草莓 D.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解析:选C 诱变育种可以产生新的基因,而杂交育种只能形成新的基因型;单倍体育种与多倍体育种的原理都是染色体变异;用茎尖组织培养技术可获得脱毒草莓;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8.(2014·大连双基测试)野生型链孢霉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而用X射线照射后的链孢霉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向基本培养基中添加某种维生素后,经过X射线照射的链孢霉又能生长了。由此说明( )

A.这种维生素是基本培养基的一种成分 B.自然状态下野生型链孢霉不会发生基因突变 C.野生型链孢霉发生了定向的基因突变

D.可能是基因突变导致链孢霉不能合成该维生素

解析:选D 链孢霉在用X射线照射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照射后不能生长,但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维生素后又能生长,说明用X射线照射后的链孢霉不能合成该维生素。

9.研究发现,水稻的大穗(D)对小穗(d)为显性,不抗病(T)对抗病(t)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如图表示利用大穗不抗病和小穗抗病的两种水稻品种进行的育种实验过程,请分析回答:

(1)F1自交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大穗抗病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F1与某个体杂交,得到的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大穗不抗病∶大穗抗病∶小穗不抗病∶小穗抗病=3∶3∶1∶1,那么该个体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若让该个体连续自交两代,则后代中纯合子占________。

(3)对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形成的幼苗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花药离体培养形成的幼苗还需要用________处理才能获得可育的植株,用这种方法培育出的大穗抗病植株自交的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_______。

(4)若要改变上述小麦亲本原有的遗传信息,则应该采用的常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F1的基因型为DdTt,其自交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大穗抗病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分别是DDtt和1/16;F1与某个体杂交,得到的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大穗不抗病∶大穗抗病∶小穗不抗病∶小穗抗病=3∶3∶1∶1,即大穗∶小穗=3∶1,不抗病∶抗病=1∶1,则该个体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分别是大穗抗病和Ddtt;若让Ddtt连续自交两代,则后代中纯合子占75%;F1的花药离体培养形成的幼苗都是单倍体,其基因型有DT、Dt、dT、dt四种,单倍体幼苗要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才能获得可育的植株,这种方法培育出的大穗抗病植株是纯合子。

答案:(1)DDtt 1/16 (2)大穗抗病 Ddtt 75% (3)DT、Dt、dT、dt 秋水仙素(或低温) 100% (4)诱变育种

题型三 人类遗传病

10.如图所示为人的一对性染色体,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中Ⅰ片段),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下列遗传图谱中(●■分别代表患病女性和男性)致病基因不可能位于Ⅱ-2片段的是( )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热点题型强化(四) 遗传分子基础变异、进化热点题型专训 题型一 遗传的分子基础 1.利用同位素标记法,重复了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实验,预期的实验结果是沉淀物中放射性强。可是检测实验结果时却得到了相反的结果:上清液中放射性强。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培养时间过长,细菌解体,子代噬菌体被释放出来 B.培养时间过短,大量的子代噬菌体没有被释放出来 C.搅拌力度过大,大量的亲代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离 D.搅拌力度过小,大量的亲代蛋白质外壳没有和细菌分离 解析:选A 该实验中,沉淀物主要是细菌,上清液主要是亲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该小组得到上清液中放射性强的结果,原因可能是培养时间过长,细菌解体,子代噬菌体被释放出来。 2.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碱基数为n,则下列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