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09-2010学年度二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案

2009-2010学年度二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21:31:18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

教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P2-P3 课题:数一数

教学目标:

1.从生活经验出发,层层深入地逐步完成对乘法意义的体验。 2.培养孩子迁移推理能力、概括能力和总结规律的能力。 3.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完成对乘法意义的体验,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教学难点:

建立“数一数”的数学模型,并运用模型感悟乘法的意义和必要性。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现在我给大家出一个谜语,如果想到的同学可以举手回答。“叫猫不是猫,象熊没熊高,人人喜欢爱他是咱中国宝”

学生:熊猫。

同学们真聪明,一猜就能猜到,老师真佩服你们。今天呀老师请来了很多小小熊猫到我们请室和大家一起来上课,大家快来数一数有几只?(出示熊猫图) 二、数数活动

1、活动(一):数小猫

A、学生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数,在数的基础上列式子计算。 B、汇报各种不同的数数方法以及不同的计算方法。可能是:

① 1个1个地数,数出15个1。 1+1+?+1=15(只) ② 3个3个地数,数出5个3。 3+3+3+3+3=15(只) ③ 5个5个地数,数出3个5。 5+5+5=15(只) ④ ?????

C、让学生观察全部算式,说说哪一种数法比较好。

D、结语:像这样有规律排列的事物,横着一排一排地数或竖着一列一

列地数,计算起来比较简单。

2、活动(二):数方格

A、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数法,并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 B、汇报,此时绝大多数小组会出现以下良种有规律的数法。

① 横着数:每排有8个,共4排。 8+8+8+8=32(个) ② 竖着数:每列有4个,共8列。 4+4+?+4=32(个)

C、让学生观察全部算式,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所有算式中的

加数都是相同的。

3、活动(三):数苹果

①出示苹果图。提出问题:

A、5盘苹果一共有多少个? 3+3+3+3+3=15(个) B、10盘呢? 3+3+?+3=30(个)

C、95盘呢? 3+3+?+3=?(个)

③ 时间允许的话,可以让孩子把算式写完整。然后让孩子谈谈想法:

随着盘数的增加,用加法表示太麻烦了。教师引导:有没有更简单的计算方法呢?(为下节课乘法的教学作好铺垫)

三、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学生交流后教师结题:对于有规律排列的物体,我们学会了横着数和竖着数;发现这两种数法算式虽然不同,但结果相同;明白了相同加数的个数较多时,用加法表示太麻烦了,应该找到一种更简单的方法。 四、作业

1、完成《自主学习天地》中本课的练习。

2、看看身边有什么物体是有规律摆放的,你会用今天学到的方法数一数、

算一算吗?

【板书设计】

数 一 数

1、一共有多少只小猫? 3、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1+1+?+1=15(只) 5盘:3+3+3+3+3=15(个) 3+3+3+3+3=15(只) 10盘:3+3+?+3=30(个) 5+5+5=15(只) 95盘:3+3+?+3=?(个)

2、一共有多少个方格?

8+8+8+8=32(个)

4+4+?+4=32(个)

【教学反思】

教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P4-P5

课题:儿童乐园

教学目标:1、让孩子了解乘法的具体意义,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2、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会乘法表示的简便性,从而喜欢数学的运

算符号和表示方法。 3、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乘法的含义,学会用乘法算式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 “儿童乐园挂图”、P5试一试示意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激趣:“星期天,儿童乐园中的小朋友真多”引入情境。(板书:儿童乐园挂图)

2、发问: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活动(一):有多少人乘坐飞机?

2+2+2+2=8(人) 4×2=8(人)或2×4=8(人) 要求:A、求加数相同的和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

B、明确乘法算式中4和2的含义:2表示每架飞机上有2个人,

4表示有四架飞机;

C、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数、乘数和积。会读、写

乘法算式;

D、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调换位置,积不变。 2、活动(二):火车上坐了多少人? 4+4+4+4+4+4=24(人) 4×6=24(人)或6×4=24(人) 要求:(与活动一相同) 3、活动(三):划船的有多少人?

3+3+3=9(人) 3×3=9(人)或3×3=9(人) 要求:(与活动一相同) 4、活动(四):坐在椅子上的有多少人? 1+2+3=6(人) 质疑:

A、上面的求和算式能用乘法表示吗?为什么?(加数不同,不能

用乘法表示)

B、怎么调位置坐,才能用乘法表示?

① 3+3=6(人) 3×2=6(人)或2×3=6(人)[空一张椅子,每

张椅子坐3人]

② 2+2+2=6(人) 2×3=6(人)或3×2=6(人)[每张椅子坐2人]

三、巩固应用

完成“试一试”中的第1、2题。 要求:1、独立读题、列式计算;

2、学生交流每个乘法算式中各个乘数的意义; 3、汇报,订正答案。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学生交流后教师结题:知道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用乘法表示比用加法表示更简;学会了乘法算式的读写法。认识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一、作业

1、完成《自主学习天地》中本课的练习。 2、生活中哪些情况能用乘法表示? 【板书设计】

儿 童 乐 园

加 法 乘 法

1、 有多少人乘坐飞机? 2+2+2+2=8(人) 4 × 2 = 8(人)

或2×4=8(人)

: : : : 乘 乘 乘 积 数 号 数

2、 火车上坐了多少人? 4+4+4+4+4+4=24(人) 4×6=24(人)或6

×4=24(人)

3、 划船的有多少人? 3+3+3=9(人) 3×3=9(人)或3×

3=9(人)

4、 坐在椅子上的有多少人?1+2+3=6(人)

3+3=6(人) 3×2=6(人)或2×3=6(人) 2+2+2=6(人) 2×3=6(人)或3×2=6(人)

【教学反思】

教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P6-P7 课题: 有几块积木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乘法与加法的联系。 2、培养孩子对具体情境提取数学信息、进行推理概括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真实体验中感受乘法的简便性,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

学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直接用乘法算式表示。 教学难点:从乘法意义的角度解释乘法列式的理由。 教学准备:课件“有几块积木的挂图”或课件动画显示。

教学过程: 一、情境诱思

课件显示一堆摆放整齐有序的积木,教师顺势诱导:“这么多积木,怎样数才能数得又快又准呀?”(板书:有几块积木?)

二、解决问题

1、学生各自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积木的块数。

2、小组交流:你是怎样数的,所列的算式中每个数各代表什么意思? 3、汇报情况。 加法 乘法

5+5+5+5+5+5+5=35(人) 5×7=35(人)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 教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P2-P3 课题:数一数 教学目标: 1.从生活经验出发,层层深入地逐步完成对乘法意义的体验。 2.培养孩子迁移推理能力、概括能力和总结规律的能力。 3.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完成对乘法意义的体验,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教学难点: 建立“数一数”的数学模型,并运用模型感悟乘法的意义和必要性。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现在我给大家出一个谜语,如果想到的同学可以举手回答。“叫猫不是猫,象熊没熊高,人人喜欢爱他是咱中国宝” 学生:熊猫。 同学们真聪明,一猜就能猜到,老师真佩服你们。今天呀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