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语文品读教学中朗读能力的有效性研究中期报告
《小学语文品读教学中朗读能力的有效性研究》 课题
中期性研究报告
我们自开展《小学语文品读教学中朗读能力的有效性研究》课题以来,在县教科室的指导下,我们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研究,一年来,我们的课题组以满腔的热情,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在课题实验研究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坚定而扎实地向前探索,在为学生终生和谐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同时,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及人文素养也得到相应提高,呈现课题的双赢局面。
一、积极展开讨论活动,创造有利的研究氛围
我们先后展开了“课堂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课外阅读需不需要”、“课外阅读与课堂品读能力的关系”、“课外阅读如何有效操作”等主题大讨论活动。通过讨论,初步解决了教师的思想认识问题,为课题研究活动的开展创造了有利的舆论氛围。
二、深入展开课堂阅读教学研究,提升课堂阅读教学能力 1、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探索努力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愿意参与到教学中来,也敢于大胆地来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多采用精读课文的品读体验环节和略读课文自学环节,让学生小组讨论,或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2、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强化阅读方法指导。以读代讲,领略语言魅力。教学实践中,我们重预设,更重生成,让课堂跟着学生的需要走,“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让学生多读,读好,细细品
味语言。有疑问时读,茅塞顿开;有感悟时读,理解深入;品味语言时读,朗读成诵。准确捕捉可读之处,让学生读出感情,采用默读、诵读等方法,采取教师范读、学生范读、跟读、集体齐读等形式,强化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的读书状态中,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课堂上,随时提醒学生勤动手,做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3、优化课堂品读训练,读写结合品课文。
在品读体验环节中,学生在课堂学习时的主体性是不可替代的自主行为,必须由他们亲自参与和直接体验。而教师的责任在于提供各种学习条件,给予点拨、激励,唤起他们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提高课堂品读教学的有效性。在阅读教学的最后环节,结合课文的重点、难点、训练点,抓住时机,精心设计课堂训练,在学生思绪喷薄欲出、欲罢不能之时,引导学生及时动笔把体会到的写出来,让学生真正有感而发,读写结合品课文。
4、教后及时反思,促进教学不断提升。
在品读教学实践中,我们课题组的成员,积极撰写教学反思。记下那精彩的瞬间,或者那些不够理想的环节处理。在反思中思考,在反思中感悟,在反思中改进,在反思中提升。
三、争取家长的配合,切实利用便利的资源
通过家长学校,对学生家长进行家长培训,倾听他们的意见、建议,形成家校互动的良性沟通机制。充分利用我校实际所处的地理优势,增大学生阅读量。努力为本实施课题研究寻求社会支持。
四、整合各方力量,有效开展研究活动。
1、开放学校图书室,指导高年级学生自己去借书、低年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借阅图书。
2、建立学生“班级图书角”——每班成立几个读书小组,每名组员至少带一本读物,实行组内交换阅读,轮流完毕进行班内交换阅读,实现图书数量的增加。
3、建议家长每天督促孩子在做完作业后读15--30分钟的书。 4、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如故事会、朗诵会、读书交流会、读书笔记展、自编小报等;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五、以活动为载体,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1、向学生推介优秀图书书目,激励学生好读书,读好书。 2、经典诵读。引导学生读经典、画经典、写经典、表演经典,表达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诠释。
3、开展读书笔记展评活动,并将班级学生优秀读书笔记汇集成册,编印《我的收获》。
4、开展看图作文、下水作文活动,并将部分学生优秀作品汇集成册,编印《学生习作苑林》。
六、课题的初步成效
1、营造了师生读书氛围,养成读书习惯。 2、建立了班级图书角,实现了阅读资源共享。 3、课内课外有效链接,拓展了学生阅读空间。 4、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提升了学生文化素养。
5、教中感悟,总结反思,提升了教师教学水平。 6、开展各种读书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发展。
在课题研究的推动下,学校的整体阅读环境得到了改善,学生的阅读习惯得到了较好的培养,阅读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教师指导学生课内外阅读、参与教科研的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在全县寒、暑假两个假期举行的读书征文活动中,吕梦洁、李芊慧、苏宁等3名学生获得一等奖,李慧等学生获得二等奖,王一诺等学生获得三等奖。课题参与研究教师积极撰写论文、案例、叙事等在省市县评比活动,纷纷获奖或发表,朱安凤等老师在县、镇优质课比赛中均获得了可喜的成绩。
七、困惑与思考
1、由于课外阅读具有开放性、广泛性,不能强行对每一位学生统一要求、统一步调、统一内容,个体的独特性,使得对课题的研究与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如何有效深入开展,是我们探究并需加以解决的研究课题。
2、进一步构建更有效课堂阅读教学模式。实践中,我们虽然积极探索,但有效课堂阅读教学模式还未完全成型,还需我们进一步探索、总结、归纳、提炼与实践。
3、如何进一步有效抓好过程管理。从阅读的过程来看,它是一个“积累于现在,得益于未来”的过程,其效果很难在短时间得到收效,势必会影响到老师的研究积极性和学生持之以恒的阅读积极性。这些因素在本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增加了管理难度。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