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①教师:同学们交流了很多沟通的办法,下面我们来一个头脑风暴,把你们想到的、
怎么样有效地和爸爸妈妈沟通的方式方法,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出来,写下来,待会儿小组代表到前面来展示。
②每个小组的学生都热烈地讨论着,边用记号笔将沟通要点写在白纸上
③各小组派代表上讲台前将“有效沟通方法”张贴起来,然后陈述本组意见。教师
的提醒:陈述时不重复其他组意见,也不反对其他组意见。 小组归纳方法摘要:
书信形式; QQ聊天;选择家长开心时;死缠烂打;寻求帮助,通过爷爷奶奶、老
师去沟通;幽默方式;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正面交谈;手机短信;行动证明;他人的事例说服;采用名言;家庭会议;送礼物;条件交换;站在家长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拍马屁;退一步海阔天空法;制定条约法;把家长的批评当成善意的提醒。
④教师在全班同学分享体验之后,简要概括小结。
(设计意图:头脑风暴,小组成员一起总结盘点,对有效的沟通方法进行梳理和总结,
进一步巩固对沟通技巧的掌握,有一些来不及的交流的好办法也可能在这一环节中被挖掘出来。)
⒍对话沟通------请家长谈谈自己的感受和心情,让学生学会站在另一角度理解体谅
家长.
教师:家长朋友们,听完孩子们的交流,你们有没有什么话要对孩子说,也可以谈
谈自己的感受。 家长发言选摘:
“今天听了这课,我的感触很深。真的觉得我的孩子大了,刚才她跟老师说让她上
补习班,我委屈她了。今天我要跟孩子们说,沟通是相互的,你们希望父母亲了解你,父母亲也希望你们的了解。最后我要说一句:我爱你,林杨珏!” “我们平时的沟通经常容易激动,以后一定要心平气和的。我们经常说孩子这错那
错,其实我们也经常在犯错,以后,我们共同努力,互相促进,你做好一点儿,我们也做好一点儿,互相进步!”
“今天听完了这个活动感触很深!平时大人的确容易急躁,觉得孩子不懂事,不理
解父母,其实可能是孩子还小。今后让我们一起努力,沟通是双方面的,妈妈会多关心你的。学习也不是最主要的,能力更重要,学不好没关系,妈妈尽力帮助你,我们一起努力,一起进步!” “我最想讲的是:我们要蹲下来跟孩子说话。”
“最大的收益就是聆听了孩子的心声,了解了他们的想法。在活动中看到了老师和
孩子的沟通是非常融洽,进一步感受到我们家长应该换位思考,从孩子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希望我在今后生活当中要多掌握些教育孩子的经验,多与孩子沟通,与孩子一同成长,做一名称职的母亲。” ??
(设计意图:当父母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时,会惊讶的发现,表相后面潜藏的真相原
来是那么奇特,以至于不得不纠正自己的老一套认识与做法,调整自己的方式方法。因此邀请家长参与活动,与孩子面对面交流,促进双方的沟通,也希望孩子能理解父母、体谅父母。) ⒎小结.
教师:孩子们,我们与父母良好的沟通不仅可以使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
和感受,父母亲也可以在分享沟通交流中,体味亲情,收获好心情.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当矛盾出现时,我们不能逃避,应该采取合适的方法,积极主动地与父
母亲交流自己的想法.同时要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但愿我们和爸爸妈妈的沟通:从心开始!重新开始!
◆ 课外延伸活动:欣赏图片故事“大树与男孩”,进一步体会父母亲的无私与奉献。 我 要 上 中 学 了
——让他们成为明天最美的太阳 教学设计: ㈠、活动目的: 1、 知识与能力
A、了解自己即将要升入的中学,了解中学与小学的不同之处,包括同学、老师、
环境、课程等方面发生的新变化。
B、认识中学的学习环境,尽快适应中学新的学习生活。 C、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组织学生参观中学进行“探究园”中的“校园情况知多少”的活动以及听课、
采访等活动了解“中学与小学有什么不同,观察、分析、思考中学和小学的差异,为成为一名中学生做好准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充分认识即将展现在自己面前的中学生活的各种新变化,利用暑假期间尽快调整好
自己的心态,以新的精神面貌迎接新的学习生活。 ㈡、活动重难点: 重点
1、培养学生掌握参观、调查、采访的能力。提高与家长、中学老师、同学等人际
之间的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自我控制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以及反思自我的能力。
2、分析中学与小学的不同之处。 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尽快适应中学生活。 ㈢、教学方法、学习方式:
谈话法、活动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操作法、行为改变法相结合。 体验学习、探究学习、解决问题学习等学习方式相结合。 ㈣、活动准备:
1、联系学生所派位的中学为学生到中学参观、访问做好准备。 2、为学生到中学调查做好一切的后勤准备工作。 3、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邀请家长参加活动。
4、为学生准备一台到中学拍照的照相机。(学生都是外来员工子女家境困难没有照
相机。)
5、学校为学生制作课件提供电脑。 ㈤、活动过程:
第一次活动(1课时):我们想知道 地点:教室 1、学生思考:中学生活和小学生活有什么不同。 2、分组讨论:我们想了解中学生活的那些方面? 3、 分组汇报。 学生想知道的内容: A、中学是怎样上课的?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