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自然植被就地保护现状评价
· 800· 生 态 与 农 村 环 境 学 报第31卷
原,高加索针茅草原,无芒隐子草草原,多根葱草原,蓍状亚菊草原,灌木亚菊草原,驴驴蒿草原,羽柱针茅草原,座花针茅草原,假羊茅草原,银穗羊茅草原,藏籽蒿草原,藏南蒿草原,垫状蒿草原,扭黄茅、虾子花、木棉稀树草原,白琐琐荒漠,塔里木沙拐枣荒漠,油柴荒漠,白杆沙拐枣荒漠,红皮沙拐枣荒漠,戈壁藜荒漠,小蓬荒漠,盐生假木贼荒漠,短叶假木贼荒漠,盐节木盐漠,圆叶盐爪爪盐漠,耔蒿、沙竹荒漠,沙蒿荒漠,地白蒿荒漠,博乐蒿荒漠,戈壁短舌菊荒漠,中亚紫菀木荒漠,灌木亚菊荒漠,亚菊、灌木亚菊荒漠,藏亚菊高寒荒漠,粉花蒿高寒荒漠,仙人掌、霸王鞭肉质刺灌丛,囊种草垫状植被,垫状点地梅垫状植被,糙点地梅垫状植被,四蕊高山莓垫状植被,短柄草草甸,光稃茅香草旬,高牛鞭草草甸,看麦娘草甸,鸭茅草甸,异燕麦草甸,直穗鹅观草草甸,短轴嵩草草甸,喜马拉雅嵩草草甸,北方嵩草草甸,虎耳草、高山龙胆草甸,术贼状荸荠草甸,野黑麦草甸和散穗早熟禾草甸,苦豆子草甸,罗布麻草甸和大叶白麻草甸,胀果甘草草甸,疏叶骆驼刺草甸,花花柴草甸,西伯利亚蓼草甸,狭叶蓼草甸,隐花草群落,盐角草群落,木里苔草沼泽,酸模叶蓼沼泽,薄果草沼泽,黄花狸藻、黑藻、菹草群2??落1??,海菜花群落6 不予评价的植被类型
,川蔓藻群落,共计200种。
不予评价的植被类型一般是我国台湾省特有植被或者主要分布于台湾省,具体包括:台湾冷杉、台湾云杉林,无柄栲、厚壳桂林,台湾肉豆蔻、白翅子树、长叶桂木林,假金花杜鹃、红毛杜鹃、台湾杜2??鹃灌丛2 我国自然植被的保护空缺
,共计4种。
由于保护状况不明和未受保护的植被类型均未在已开展过系统植被类型调查的1458个保护区中有分布,可以认为其为我国自然植被的保护空缺。
保护状况不明的植被类型占全国植被类型总数的6??5%,部分植被类型可能在现有保护区中有一定的分布,但因考察资料不全面、分布范围狭窄等原因,尚不能证明其在自然保护区内的具体分布现状。所以,对自然保护区开展更加全面、细致的科学考察很有必要。
保护状况不明的植被类型具体包括:冲天柏林,尖果沙枣林,秀雅杜鹃矮曲林,泡竹林,钟花杜鹃灌丛,两色杜鹃灌丛,新疆锦鸡儿灌丛,兔儿条灌丛,宽刺蔷薇、新疆蔷薇灌丛,伞花小檗灌丛,短梗胡枝子灌丛,西伯利亚白刺灌丛,银合欢灌丛,克氏羊茅草原,扭黄茅、刺篱木、鹊肾树稀树草原,白滨藜盐漠,苦艾蒿荒漠,喀什蒿荒漠,昆仑蒿荒漠,苔状蚤缀垫状植被,白花老鹳草草甸,以高山象牙参、云南米口袋等为主的杂类草草甸,黄花苜蓿草甸,白香草木樨草甸,白车轴草草甸,蒙古剪股颖草甸,偃麦草草甸,以西伯利亚三毛草等为主的高禾草草甸,黄花茅草甸,西伯利亚斗蓬草、绿花斗蓬草草甸,偏生斗蓬草、紫斗蓬草草甸,帕米尔嵩草草甸,三角草草甸,绢毛飘拂草、肾叶打碗花草甸,岗松、鳞子莎沼泽,蒯草沼泽,田葱沼泽,水皮莲群落,共计38种。
未受保护的植被类型仅占全国植被类型总数的3??3%,具体包括:银白杨林,木荷、紫槭、野漆树林,纳槁润楠、基脉润楠林,铁力木林,箭毒木、龙果、橄榄林,华箬竹林,短穗竹林,泰竹林,刚毛杜鹃灌丛,矮杜鹃灌丛,印度锦鸡儿灌丛,吉尔吉斯针茅草原,拟长舌针茅草原,女蒿草原,银沙槐荒漠,囊果碱蓬、小叶碱蓬盐漠,帕米尔委陵菜垫状植被,双花委陵菜垫状植被,藏刺矾松垫状植被,共计19种。
3 讨论
笔者研究发现我国522种自然植被受到不同程度的保护,就地保护率高达90??2%。由此可见,我国绝大部分自然植被已被纳入现有的自然保护体系之中。另一方面,我国自然植被的保护力度有待加强,突出表现为:(1)较少保护的植被类型占全国自然植被类型总数的比例高达34??3%。一般来说,濒危物种在有记录分布的保护区数量越多,其就地保护程度就越高[26]遵循这一规律,如果某一植被类型在越多的自然保。笔者认为自然植被的保护也护区中然保护区内有分布。有目前全国分布,那34??么,说明我国自然植被的保护力度3%其的植被类型仅在保护程度就越好1,~反4之个自越差[2]明显不足。(2)自然植被存在明显的保护空缺。该研究发现我国保护状况不明的植被类型有38种,未9??受保护的有19种,两者合计占全国自然植被总数的
然我国已经建立了以国家级为主8%,即我国自然植被的保护空缺率为、地方级为辅9??8%。,虽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主,具有涵养水源、水土保持和调节气候等综合生态功能的自然保护区体系,但仍有近1/10的自然植被未被纳入现有自然保护体系,亟待改进。
对于保护状况不明的植被类型,其保护状况不明的原因主要有:部分自然植被因人为破坏已不存在或面积很小;有的植被类型属于演替中的特定阶段,随着时间的推进,已演化到更高级阶段;有的植 第6期 周大庆等:中国自然植被就地保护现状评价· 801·
被类型可能在保护区中有分布,但因科学考察资料不全面、不彻底,从而导致现有评价工作的依据不准确;确实有一部分植被类型未受到保护。
对于未受保护的植被类型,从植被类型的组成上看,主要隶属于竹林、常绿革叶灌丛、草原、荒漠和高山垫状植被;从植被类型的分布范围上看,主要集中于云南、青藏高原等地的高山地区或谷地,分布面积一般比较狭小,具有零星分布、规模化经济利用价值低、群落中无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和关注度低等特点,不易被现有自然保护区体系所覆盖。针对自然植被的保护空缺,需通过进一步完善保护区网络,如扩建或调整现有保护区、建立重点保护小区等,将处于保护空缺的群系纳入自然保护区(或保护地)的保护体系之中,从而实现我国自然植被的全面、系统保护。
在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植被资料整理过程中笔者发现,部分保护区的基础资料较为陈旧,有的仅在保护区建立之初组织开展过综合科学考察,有的甚至从未开展过系统性的科学考察等;部分保护区的植被资料较为粗糙,只列出了少数主要的植被类型;有的保护区的植被类型未按照既有的、成熟的植被分类体系进行分类,分类标准不统一。此外,自然保护区是自然植被保护最有效、最主要的方式,但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地质公园等对自然植被也具有一定保护作用,这些尚未被纳入此次研究范畴。这些客观因素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该研究对中国自然植被就地保护现状和保护空缺的认知。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自然植被的保护现状,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自然保护区植被开展系统、全面、长期的调查和监测,不断积累相关数据,为今后的保护现状评价提供数据支撑,为自然保护区的发展指明方向。
参考文献:
[1] [2] 吴征镒李敏.中国植被[M].空缺分析,周大庆[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夏欣,等.北京吉林省自然植被就地保护现状及保护
:科学出版社,1980.
,2014,30(3):289-293.[3] 王猛用:以安徽省自然保护区为例.基于GAP分析法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建设研究及应
[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2.[4] CAICCOoftheManagementSL,SCOTTStatusJM,BUTTERFIELDoftheVegetationB,ofetIdahoal.AGap(Analysis
[5] ConservationFEARNSIDEBiology,1995,9(3):498Brazil′sPM,FERRAZJ.A-511.
USA)[J].(5):1134Amazonian-1147.
Vegetation[J].ConservationConservationGapBiology,1995,9Analysisof
[6] CHAPA?VARGASAreasofSanLuisPotosí,MéXico:EcologicalL,MONZALVO?SANTOSK.NaturalProtected
Risks,Internationaland
(9):1625-1641.
JournalConservation
ofGeographicalImplicationsInformationAcrossRepresentativeness,Science,2012,26
Scales[J].
[7] 国家海洋局03-24)[2015.2013-05-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20].http:∥www.soa.gov.cn[/Rzwgk/OL].(/hygb2014/.
-[8] 严承高2005,3(3):210,张明祥.-中国湿地植被及其保护对策215.
[J].湿地科学,[9] 董安强研究[J].,陈林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王发国,等.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
,2012,25(2):1-7.
[10]高峻[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郑群瑞,杨斌生,等:自然科学版.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植被研究[11]谷晓萍,1998,27(1):77-82.价研究,[J].殷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于丽芬,等.棋盘山风景区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
,2010,30(3):46-52.[12][M].江海声南宁,黄文忠: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海南省南湾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生物多样性[13]蓝崇钰,王勇军.广东内伶仃岛自然资源与生态研究,1998:25-54.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28-62.[M].北[14]设计李爱民,2012,35(3):24.蒙格罕山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27.
[J].内蒙古林业调查[15]李纯厚[M].北京,贾晓平:海洋出版社,孙典荣,2009:55,等.南澎列岛海洋生态及生物多样性[16]李卫勤-79.
技,2011,38(5):29.将石自然保护区壳斗科植物资源调查-33.
[J].江苏林业科
[17]牛平山护[M].,北京宋雪琳:地震出版社,李凯清,等,2007:147.泥河湾自然保护区资源与环境保
-157.
[18]彭林鹏策[J].长治学院学报,铁军.神农架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现状及保护对
,2010,27(5):23-26.
[19]肖文发性[M].,北京陈龙清:中国林业出版社,苏化龙,等.重庆五里坡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
,2009:5-56.
[20]徐文铎研究[J].,何兴元生态学杂志,陈玮,2004,23(5):162,等.长白山植被类型特征与演替规律的
-174.[21]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徐兴友.老岭自然保护区植被概况及其生态学意义,1998,12(3):15-17.
[J].河北农[22]颜文博护[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张洪海,张承德.达赉湖自然保护区湿地生物生境保
,2006(2):47-48.[23][J].岳明武汉植物学研究,党高弟,雍立军,1999,17(1):22.陕西佛坪自然保护区植被的基本特征[24]张涤非.沈阳市石人山等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分析-28.农学通报,2012,18(7):141-142,169.
[J].安徽[25]蒋明康保护成效评价,王智,秦卫华[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等.我国自然保护区内国家重点保护物种
,2006,22(4):35-38.[26]状况评价秦卫华,蒋明康[J].生物多样性,徐网谷,等,2012,20(2):177.中国1334种兰科植物就地保护
-183.
作者简介:周大庆(1985—),男,安徽宣城人,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鸟类生态学和自然保护区管理。E?mail:daqingzhou@foxmail.com
(责任编辑:许 素)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