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8年中考语文复习备考专题讲义:文化文学常识专题
重阳节 腊八节 除夕 农历九月初九 农历腊月初八 农历腊月 三十日晚 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 喝腊八粥 守岁、吃年夜饭 2.习俗礼仪 十二生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简称八字,是指一个人出生时的干支历日期;年月日时共四柱干支,每柱两字,合共八个字故称生辰八字。 是六种家畜的合称,即:马、牛、羊、猪、狗、鸡。 古代祭祀用的牲畜。 指古代汉族跪拜礼,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常为臣子拜见君父时所用。跪下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 中国古代婚姻的六种手续和礼仪,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生辰八字 六畜 牺牲 稽(q )首 六礼 伯仲叔季 (七)官职升降 名称 左迁 谪 黜 去 释 义 降低官职,也说“下迁”,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如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即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 “點”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如:《国语》“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 解除职务,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 (八)音乐文娱 1.书法绘画 汉字的形体演变 文房四宝 临摹 六书 永字八法 阳文阴文 岁寒三友 花中四君子 甲骨文(殷商)→金文(西周春秋)→大篆·六国古文(战国) →小篆(秦朝)→隶书(汉朝)→楷书、草书、行书(魏、晋) 笔、墨、纸、砚四种文具的总称。 临摹有两个意思,一是临,一是摹。其中临是看着帖上的字,在另外的纸上临写,写的字可以放大,也可以缩小。摹是指用薄纸(绢)蒙在原作上写或画。 古人分析汉字的造字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点、横、竖、撇、捺、折、钩、提。 刻在器物上的文字,凸起的称阳文,凹下的称阴文。 松、竹、梅。 梅、兰、竹、菊。 2.音乐 戏剧 五声 十二律 俗乐 雅乐 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 也称“五音”,即宫、商、角、徵、羽。 古代乐律学名词,是古代的定音方法。 古代各种民间音乐的泛称,如《广陵散》《阳春古曲》。 古代帝王祭祀、朝贺、设宴时所用的舞乐,如《霓裳羽衣曲》。 著名乐曲 丝竹曲:《春江花月夜》《老八板》琴曲:《梅花三弄》《高山》《流水)琵琶曲:《平沙落雁》《霓裳曲》 【2017中考真题】
1.《陋室铭》的“铭”和《马说》的“说”都是古代的文体。
2.词又称“散曲”“曲子词”,也叫“绝句”“长短句”等。(“词”不叫“绝句”)
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的《论语》与《大学》《中庸》《春秋》并称为“四书”。(与《大学》《中庸》《春秋》并称为‘四书’”对作品名称的分析是错误的,应为“与《孟子》《大学》《中庸》并称为‘四书’”。)
3.“子规”指布谷鸟,“鸿鹄”指天鹅;一人一马为一骑,一车四马为一乘。
4.《孔乙己》选自《呐喊》,《海燕》是高尔基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结尾部分。 5.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白居易字“乐天”,“刘二十八使君”是刘禹锡。
6.古人将“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作“阴”(阳).《愚公移山》中“达于汉阴”是指“到达汉水的北面”(南面)。
7.“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此句中的“既望”指农历十六日。“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此句中的“花朝节”指农历二月十二日。
8.一篇新闻,主要包括标题、导语和主体三部分。新闻的基本特征是用事实说话,但有时也可以在叙事过程中插入简要的议论。
9.《墨子》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公输》一文出自该书
10.《左传》,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曹刿论战》出自该书
11.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12.诗歌这种文学样式,偏重于抒情言志。从表达方式看,可以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13.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受的文学样式,它还有“美文”“小品文”“随笔”之称。 14.小说以叙述故事情节为中心,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15.戏剧通过矛盾冲突展开情节、塑造人物,往往以矛盾冲突作为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错误、人物)
16.我国古代实行科举制度,乡试是每三年举行一次的全省考试,乡试中举,第一名是“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17.《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汉代的一首乐府名歌。(《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18.《诗经》也称“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19.有人用鲁迅的两部小说集嵌入了悼念他的挽联中,上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野草 下联: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上联应为:译著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20.《马说》《伤仲永》《醉翁亭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都是“唐宋八大家”的作品。 21.“樱桃桑葚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描写的是端午节。
22.“臣本布衣”与“往来无白丁”中的“布衣”与“白丁”都是指平民,只不过前者(后者)指的是没有学问的人,后者(前者)指的是没有官职的人。
23.古代通常男子20岁,女子15岁行成人礼,其中,男子成人礼叫做冠礼,女子成人礼叫做笄礼.人们又管男女举行成人礼的年龄分别叫做弱冠之年和及笄之年
24.《五柳先生传》《出师表》《岳阳楼记》《马说》《与朱元思书》《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传”“表”“记”“说”“书”“序”都是古代的文体
25.古人的名与字往往有意义上的联系人,如韩愈,字退之.别号往往是自取的,表明个人的情趣,如欧阳修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26.《马说》《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伤仲永》的作者分别是韩愈、柳宗元、苏轼、王安石,他们都属于“唐宋八大家”。
27.《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都是元曲,其中“天净沙”“山坡羊”“江城子”是曲牌,“秋思”“潼关怀古” “密州出猎”是题目。(提及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应该是宋词而不是元曲。
28.《左传》旧传为战国(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29.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如《出师表》。
30.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晚号自号香山居士。《钱塘湖春行》是他的作品。 31.《山坡羊·潼关怀古》作者是张养浩,元代散曲作家。山坡羊,曲牌名。 32.《出师表》中的“表”代臣子向帝主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33.苏轼自号“东坡居士”与苏洵、苏辙、王安石、韩愈、柳宗元、曾巩、欧阳修并称为“唐宋八大 家”。
34.陶渊明是我国最早的山水田园诗人,比较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还有王维和孟浩然。 35.《礼记》,儒家经典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由孔子及其弟子辑录而成。(错误)
36.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我们学过的刘禹锡的《陋室铭》就属于这类文体。
37.《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陈涉世家》节选自这部通史。(《陈涉世家》节选自《史记》) 38.莫泊桑,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我们学过他的作品《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我的叔叔于勒》。(错误)
39.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悟的自由灵活的文学样式。史铁生的《秋天》、朱自清的《背影》和孙犁的《芦花荡》便是这样的文章。
40.“千里共蝉娟”里的“蝉娟”指月亮。月亮的别称还有玉兔、嫦娥、金乌和曦和等。(错误) 41.“朝服衣冠,窥镜”中的“镜”并非玻璃做成,我国古代铜镜为多,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上镜”,是指人在影视镜头中的相貌比本人好看。
42.《史记·陈涉世家》中有“足下事皆成”,其中‘“足下”是对人的敬称,出自晋文公与介子推的故事。
43.“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此中的“竹”增加了景物层次,清新雅致、安闲淡泊。竹还有正直、奋进、虚怀等象征意义,竹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
44.《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
45.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大学》提出的八条目。 46.“年”在甲骨文中写作 ,表示一个人扛着成熟的庄稼,最初是“丰收、收获”的意思。 47.儒家经典《礼记》中有对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思,名为“大同”。
48.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用“桑梓”、“桃李”、“婵娟”、“丝竹”、“鸿儒”来代指家乡、月亮、音乐和老师。(“桃李”是指学生)
49.《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又称“诗三百”.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表现手法是赋、比、兴三种。
50..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功述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不用韵的,比如刘禹锡的《陋室铭》。B(铭,一般是用韵的)
5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纪传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多篇,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52.古代用地名称呼人,柳宗元又称柳河东;以官职称人,所以杜甫称杜少府;也用字称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乐天”就是刘禹锡阔别多年的诗友白居易。
53.古人把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做“阳”。如“河阳”指黄河南岸,“汉阴”指汉水北岸。(“河阳”指黄河北岸,“汉阴”指汉水南岸)
54.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即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 55.令尊、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家严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令堂,是对别人母亲的尊称;家母,是对人称自己的母亲。
56.五月初五端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节日,有吃粽子、赛龙舟等风俗。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