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8份试卷汇总)2018-2019学年河北省唐山市第四次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解析】 【分析】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溶液的特征:均一性和稳定性。 【详解】
根据溶液的概念和特征可判断出C选项错误,溶液并不一定都是无色的,如CuSO4溶液为蓝色,故选C。 【点睛】
掌握溶液的基本概念即可做题。
10.下面有关CO2制取及性质实验的图示错误的是()
A.可以控制滴加液体的速度
B.收集CO2
C.验证CO2能与水反应
D.验证CO2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
【答案】B 【解析】 【分析】
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不燃烧。 【详解】
A、有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滴加液体的速度,故A正确;
B、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不能用B收集CO2,故B不正确;
C、验证C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C正确; D、验证CO2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故D正确。故选B. 11.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盐、镁盐 B.自来水厂常在水中加入适量的明矾进行消毒 C.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D.水净化的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硬水是指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可溶性钙盐、镁盐溶于水,电离出钙镁离子,选项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能将不溶性固体小颗粒吸附在其表面,形成大颗粒易于沉降,不是用于消毒,选项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
C、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选项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净水常用的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选项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12.一氧化二氮和一氧化碳是环境污染性气体,可在催化剂表面转化为无害气体。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的化学式为N2O 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 D.生成的丙与丁分子个数比为1:1 【答案】B 【解析】 【详解】
由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由催化剂,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N2O+COA、由微粒的构成可知,甲的化学式为N2O,故说法正确;
催化剂CO2+N2;
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说法错误;
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保持不变,故说法正确;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1:1,故说法正确。 故选:B。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遇热易被破坏,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它的化学式是C1H8O1.计算:
维生素C中含有_____种元素,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结果
保留一位小数);小婷遵医嘱,她一天补充到的维生素C为_______mg;取一片“维生素C”溶于水,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V﹣C”的溶液显_______性.加热该溶液至沸腾,红色消失,所以在烹调新鲜蔬菜时要减少“V﹣C”的损失,应采取的措施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三; 4.5%; 20; 酸; 凉拌或避免高温加热; 【解析】
(1)由维生素C的化学式C1H8O1可知,其中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等三种元素; 1)+8)+1)=171;(2)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11×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8×100%=4.5%; 1762×10%=20mg; (3)根据医嘱,小婷一天应该吃2片维生素C药片,补充的维生素C的质量为:100mg×
(4)维生素C的水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维生素C的水溶液显酸性;加热维生素C的水溶液时,红色消失,说明维生素C被破坏,所以在食用新鲜蔬菜时,为了减少“V-C”的损失,应该以凉拌或生吃为主,并且应该加入适量的食醋。
14.金属及其制品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和工具。
(1)日常生活中,切菜刀采用的防锈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化学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向含有Fe(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 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 滤液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
【答案】保持铁刀表面的清洁和干燥或洗净、擦干 Fe、Cu或铁、铜 Fe(NO3)2或硝酸亚铁 【解析】
本题考查了防止铁生锈的方法和金属的化学性质。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分析。 (1)日常生活中,切菜刀采用的防锈措施是保持铁刀表面的清洁和干燥或洗净、擦干;
(2) 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铜强,在Fe(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粉,镁先与硝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镁溶液和铜,硝酸铜反应完,若还有镁粉,镁才能与硝酸亚铁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镁
溶液和铁,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和镁(过量的),铜不与稀硫酸反应,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向滤渣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铜和铁(或Cu、Fe),可能含有镁, 滤液中一定存在反应生成的硝酸镁,可能含有的物质是Fe(NO3)2(或硝酸亚铁)。 15.酸、碱、盐是重要的化合物,研究它们的性质有重要意义。NaCl、KNO3、NH4CI三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如图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的是______。
C时三种固体物质饱和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②40°
C时164g的硝酸钾饱和水溶液降温到10°C,③图中A、B点的坐标为A (10, 21),B(40, 64) 。若将40°析出KNO3固体的质量为_____g。
【答案】NaCl(或氯化钠) KNO3>NH4Cl>NaCl 43 【解析】 【详解】
①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的是:氯化钠;
②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最大,氯化铵的溶解度次之,氯化钠的溶解度最小,所以三种固体物质饱和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KNO3>NH4Cl>NaCl; ③图中A、B点的坐标为:A(10,21)、B(40,64), 设40℃164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x 164:x=(100g+64g):64g x=64g
所以溶剂质量为:164g-64g=100g,
设100g水在10℃时最多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21g。 所以析出KNO3固体的质量为:64g-21g=43g。 故答案为:①NaCl(或氯化钠); ②KNO3>NH4Cl>NaCl; ③4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