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控保护误动统计与分析
3、对控制设备组态语句不熟悉,引发的非停
15) 2008年7月,某公司#2机组#1轴承Y向振动大报警,机组跳闸。
分析:该公司汽机轴振保护逻辑在TSI(本特利3500)继电器模块内实现,当时的保护逻辑是‘#1轴X向振动大二值与#1轴Y向振动大一值同时成立’,作为汽机轴振大保护的条件之一。TSI继电器模块‘与’逻辑有‘正常与’(当任一条件故障时,转为或关系,系统默认为‘正常与’)、‘真与’(当任一条件故障时,默认为‘0’)两种选择,见下图。6月份,#2机组#1轴X向振动探头故障,保护‘与’逻辑自动改为‘或’逻辑。1Y振动大一值,保护误动。
建议:将TSI(本特利3500)继电器模块内的逻辑‘与’设置为‘真与’,避免保护误动。
新华DCS系统,‘与’门的输入端不断开输入时,默认为‘1’。‘与’逻辑自动转为‘或’逻辑。
二、由于安装质量不规范造成的非停 1、设备安装质量差,引起机组非停。
1) 2010 年6 月14 日某厂3 机组汽机振动大,汽机跳闸。原因是LVDT 线性位移传感器固定支架开焊,阀门误关,#1 轴承振动大汽轮机跳闸。
5
2) 2011年3月,某电厂#3机组运行中VV阀自开,汽机跳闸。原因是VV阀为气关式气动门,仪用气源管为铜管,安装不规范,运行中仪用气管脱开,VV阀失气打开,汽机跳闸。
分析:这两次非停看似很低级,但由于设备安装固定不牢、仪用气管脱落现象在电厂并不鲜见,只是后果没这次严重。热工设备在安装过程中,普通支架的焊接、套管的焊接要求不高,监督不严,甚至存在无证上岗的现象。仪用气管的安装还不规范。
建议:卡套式仪用气连接活节安装前必须胀口,对不锈钢(ф16以上)管道接头尽可能不采用卡套连接,无法避免时,活节可用点焊进行固定。
支架开焊,是典型的焊接质量问题,规范热工专业非承压部件焊接工艺,杜绝出现无证作业,可有效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3) 2012年7月29日,某公司2号机真空低试验模块总进气管螺母松动导致汽轮机真空低保护动作跳闸。
分析:接头松动引起取样压力异常,本没有什么可分析的。可近几年由于试验块引起保护误动的情况时有发生。根据反措要求,新建机组热工保护测点都加装了试验模块。满足机组运行中定期试验要求。但在使用中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如试验块接头松动,引起保护误动,真空试验块堵塞引起真空低保护动作,润滑油压试验模块堵塞引起润滑油压力保护动作等。低压系统的试验块由于压力低,介质不流动,传递性能差,长期运行很容易造成堵塞。而真空试验块在凝汽器注水时,如果接口不严,容易引起试验块进水锈蚀,管路堵塞。
建议:对低压试验块定期清洗检查,真空试验块要定期检查试验压力表指示。重要保护的压力开关应分散布置在不同的试验块上,分散风险。
2、设备安装位置不合适,基础振动大,设备故障引起机组非停。
4) 2009年3月22日某电厂#3锅炉因A一次风机出口电动门故障,误发全关信号,一次风机跳闸,锅炉燃烧不稳,MFT。
5) 2009年11月30日某公司#3机组B一次风机出口电动门误发全关信号,B一次风机跳闸,锅炉燃烧不稳,MFT。
分析:前几年,由于新建项目工期紧,风机执行机构直接安装在风道上的现象较多。这两起非停都是因为一次风机出口电动门固定在一次风机出口风道上,风道长期振动大,造成电动门卡件故障(电缆绝缘破损),误发电动门全关信号,一次风机跳闸。
6
建议:一体化电动执行机构由于集成度高,受到电厂热工人员的青睐,但在使用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安装位置振动大,执行机构的故障率会很高;悬空管道上的电动门,检修难度大;环境温度高的区域,执行机构故障率居高不下。电动执行机构的安装要尽量避开这三种环境,实在避不开的,可采用分体式执行机构。电动执行机构尽量固定在地面基础上。
设计有出口门全关联停辅机的设备,要对出口门误发关信号的可能性进行评估,定期检查。防患于未然。
3、由于接线松动,造成保护误动或设备异动,引起机组跳机。
6) 2011年3月16日某公司#1机组增压机回流阀控制指令接线开路,回流阀全开,增压机出口压力低保护动作,机组停机。
7) 2011年5月10日某公司#5机组B小机推力瓦温度元件航空插头虚接,温度虚高达跳闸值,小机跳闸,由于给水RB未投入,锅炉联箱入口温度高,MFT。
分析:PT100温度元件、伺服阀等引线较细的设备,由于设备环境存在不同程度的振动,出现接线松动的几率较大。
建议:取消就地端子排和插头,直接将元件引线与电缆焊接,是目前采用较多的一种方法。
对单一保护进行重点排查,尽可能实现三取二或二取二,实在无法实现的,可以通过质量判断、故障切除或增加其它相关限制条件,防止单一接线松动引起保护误动。
对重要保护信号采用接线打圈或焊接线卡子的接线方式,也是避免接线松动的有效方法。对重要阀门的调节信号尽可能减少中间接线端子。
4、由于压力取样管没有有效隔离引起的机组非停
8) 2009年4月16日某电厂#4机组润滑油压力开关母管试验放油阀活结泄漏汽机跳闸。
9) 2011年6月12日,某电厂#3机主机高压安全油压力表焊口断裂,由于压力表没有隔离阀,机组打闸停机处理。
分析:这两起非停都是由于压力取样管出现泄漏后,没有及时有效隔离,造成的非停。而油系统取样管基本由主设备厂家配供,如汽机EH油、汽机润滑油、发电机密封油、磨煤机油站、三大风机油站的压力取样管,有的没有隔离阀,有的采用卡套式隔离阀,一旦渗漏,处理难度很大。特别是卡套活节,一旦受力,泄漏不可避免。
7
建议:目前,大部分老厂已对油系统取样管进行隐患治理,或增加非卡套式隔离阀,或将部分活节改为焊接。根据以往经验,油系统就地压力表的取样隔离阀不宜开的太大,防止压力表弹簧管(目前压力表弹簧管破裂时有发生)破裂引起系统压力波动。
三、由于设备质量不高引起的机组非停 1、设备质量存在缺陷,引起机组非停
1) 2011年7月26日某电厂4号炉误发给粉机全停,锅炉燃料丧失,MFT。原因是给粉机运行反馈继电器由两路24VDC电源转换装置供电,两路24VDC在出口直接并接。一路24VDC电源插件故障,导致两路24VDC电源无输出。误发给粉机全停。
2) 2011年8月1日某公司#5机组伺服卡两路电源装置故障,造成汽机调门全关,汽机跳闸。
3) 2011年11月28日某电厂#5机组汽机AST电磁阀误动,汽机跳闸。原因是AST电磁阀接触器由两路24VDC电源转换装置供电,两路24VDC在出口直接并接。一路24VDC电源插件故障,导致两路24VDC电源无输出。AST电磁阀控制接触器失电,AST电磁阀动作。
分析:以上海新华直流24V转换装置为例,24VDC输出接线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两路电源装置并联输出时,输出接VD+、V-,其中VD+输出带隔离二极管;另一种是电源转换装置单独使用时,输出接V+、V-。见下图。这三起非停事件中的电源转换装置输出接线显然采用了第二种接法。
建议:两路直流电源转换装置并联使用时,首先要保证电源转换装置有隔离输出(如图1所示),输出电源接VD+,可对故障电源进行有效隔离;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