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大纲(2015)
(二)、法律义务源于现实需要 (三)、法律义务必须依法设定 (四)、法律义务可能发生变化 4、法律权利的特征是什么?
答:(一)、法律权利的内容、种类和实现程度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 (二)、法律权利的内容、分配和实现方式因社会制度和国家法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三)、法律权利不仅由法律制定或认可,而起受法律维护或保障,具有不可侵犯性。
(四)、法律权利必须依法行使,不能不择手段地行使法律权利。 5、当权利受到侵犯时如何依法维权? 答:公民的权利救济方式主要包括:
(1)司法救济:公民可以通过行使诉权,依据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实现权利救济。公民由于国家机关或工作人员在行使国家或公共权力时基于违法行为而导致自己权利受到损害的,可以申请国家赔偿。
(2)行政救济:公民可以通过行使听证、复议等权利,要求国家行政机关以行政裁决的形式实现对权利的救济。
(3)政治救济于社会救济:政治救济是公民依法以游行、示威、结社等方式实现合法权益的救济。社会救济主要是公民通过人民调解、民商事仲裁等救济。 (4)自力救济:包括刑法中的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等。
1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