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2018年2月,我国成功将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在轨运行高精度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的国家之一.该卫星在距地面约500 km的圆形轨道上运行,则其( ) A. 线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C. 角速度大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答案】C 【解析】 【分析】
第一宇宙速度是所有环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的最大速度;根据
比较周期关系,
B. 周期大于地球自转的周期 D. 向心加速度大于地面的重力加速度
根据ω=2π/T比较角速度关系;根据比较加速度关系.
【详解】第一宇宙速度是所有环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的最大速度,则此卫星的线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选项A错误;根据
可知,此卫星的周期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
即小于地球自转的周期,由ω=2π/T可知,角速度大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选项B错误,C正确;根据
2.2019年春节期间,中国科幻电影里程碑的作品《流浪地球》热播.影片中为了让地球逃离太阳系,人们在地球上建造特大功率发动机,使地球完成一系列变轨操作,其逃离过程如图所示,地球在椭圆轨道I上运行到远日点B变轨,进入圆形轨道Ⅱ.在圆形轨道Ⅱ上运行到B点时再次加速变轨,从而最终摆脱太阳束缚.对于该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可知,向心加速度小于地面的重力加速度,选项D错误;故选C.
- 1 -
A. 沿轨道I运动至B点时,需向前喷气减速才能进入轨道Ⅱ B. 沿轨道I运行的周期小于沿轨道Ⅱ运行的周期 C. 沿轨道I运行时,在A点的加速度小于在B点的加速度 D. 在轨道I上由A点运行到B点的过程,速度逐渐增大 【答案】B 【解析】 【分析】
卫星进入高轨道要点火加速;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判断沿轨道I运行周期与沿轨道Ⅱ运行的周期关系;根据
判断加速度关系;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判断在轨道I上由A点运行
到B点的过程中的速度变化。
【详解】A.沿轨道I运动至B点时,需向后喷气加速才能进入轨道Ⅱ,选项A错误;
B.因在轨道Ⅰ的半长轴小于轨道Ⅱ的运动半径,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沿轨道I运行的周期小于沿轨道Ⅱ运行的周期,选项B正确; C.根据
可知,沿轨道I运行时,在A点的加速度大于在B点的加速度,选项C错误;
D.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在轨道I上由A点运行到B点过程,速度逐渐减小,选项D错误; 故选B.
【点睛】此题关键是知道卫星变轨的方法,由高轨道进入低轨道要制动减速,由低轨道进入高轨道要点火加速;能用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来解释有关的问题.
3.引体向上是中学生体育测试的项目之一,引体向上运动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是53次/分钟。若一个普通中学生在30秒内完成12次引体向上,该学生此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最接近于( )
A. 5W 【答案】C 【解析】
B. 20W C. 100W
的的D. 400W
- 2 -
【详解】学生体重约为50kg,每次引体向上上升高度约为0.5m,引体向上一次克服重力做功为W=mgh=50×10×0.5J=250J,全过程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
。
4.如图所示的情况中,a、b两点的电势相同,而电场强度不同的是( )
A. 甲图:带电平行金属板两板间边缘附近处的a、b两点 B. 乙图:离点电荷等距的a、b两点
C. 丙图: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垂线上,与连线中点等距的a、b两点 D. 丁图:两个等量异种电荷连线上,与连线中点等距的a、b两点 【答案】B 【解析】
【详解】甲图中,ab两点电势不同,场强相同,选项A错误;乙图中的ab两点电势相同,场强大小相同,方向不同,选项B正确;丙图中的ab两点电势均为零,场强大小和方向均相同,选项C错误;丁图中的ab两点场强相同,电势不同,选项D错误.
5.如图所示,带箭头的实线为某电场的电场线,虚线abc是某个带电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的一段运动轨迹.关于粒子及其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粒子带正电
C. 粒子运动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D 【解析】
B. 粒子一定从a运动到c D. 粒子的动能和电势能之和保持不变
- 3 -
【详解】根据运动轨迹可知,电场力的方向指向轨迹的内侧,与电场强度方向相反,粒子带负电,故A错误;根据运动轨迹不论从a到c还是从c到a电场力都是先做负功后做正功,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加,故BC错误;只有电场力做功,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粒子的动能和电势能之和保持不变,故D正确。
6.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带有等量异种电荷,与静电计相连,静电计金属外壳和电容器下级板都接地.在两极板间有一固定在P点的点电荷,以E表示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EP表示点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θ表示静电计指针的偏角.若保持下极板不动,将上极板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至图中虚线位置,则( )
A. θ增大,E增大 C. θ减小,EP增大 【答案】D 【解析】
B. θ增大,EP不变 D. θ减小,E不变
试题分析:若保持下极板不动,将上极板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则根据Q一定,则根据Q=CU可知,U减小,则静电计指针偏角θ减小;根据联立可得
可知,C变大,,Q=CU,
,
,可知Q一定时,E不变;根据U1=Ed1可知P点离下极板的距离不变,E不
变,则P点与下极板的电势差不变,P点的电势不变,则EP不变;故选项ABC错误,D正确。 【考点定位】电容器、电场强度、电势及电势能
【名师点睛】此题是对电容器的动态讨论;首先要知道电容器问题的两种情况:电容器带电荷量一定和电容器两板间电势差一定;其次要掌握三个基本公式:
,
,Q=CU;
同时记住一个特殊的结论:电容器带电荷量一定时,电容器两板间的场强大小与两板间距无关。
- 4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