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足球校本课程
足球校本课程
一、 足球运动概念
足球是中小学生最喜爱的球类活动之一,是一项以脚支配球为主,两队攻与守相对抗,以射球入门多少判定胜负的球类运动。在世界性的各项体育比赛中,足球比赛的场面壮观,竞争激烈,颇具魅力,被人们称为“世界第一运动” 二、 足球的起源
1、2004年初,国际足联确认足球起源于中国,“蹴鞠”是有史料记载的最早足球活动。《战国策》和《史记》是最早记录蹴鞠的文献典籍,前者描述了23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齐国都城临淄流行蹴鞠活动。
2、传说在11世纪,英格兰与丹麦之间有过一场战争,战争结束后,英国人在清理战争废墟时发现一个丹麦入侵者的头骨,出于愤恨,他们便用脚去踢这个头骨,一群小孩见了便也来踢,不过他们发现头骨踢起来脚痛,于是用牛膀胱吹气来代替它——这就是现代足球的诞生。 二、课程背景 1、课程性质
足球不仅作为一项竞技体育,而且作为一门瑰丽的艺术,已深深的植根于全世界亿万热情的爱好者中,对于青少年尤其如此。开设这门课程的性质,是在学生对足球浓厚兴趣的基础上,通过足球知识与
技能的学习,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德育教育的许多目标和内容结合起来,以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2、课程特点
(1)体会足球乐趣,激发学生热情,挖掘个人潜力。
通过观看高水平足球赛事,提高足球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通过足球技巧练习,进一步挖掘个人潜力,提高个人技战术水平。
(2)掌握基本知识,体验足球文化,提高个人修养。
在传授学生有关各种足球基本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体验足球文化的深刻内涵。丰富文化知识,提高个人修养,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3)培养团队精神,加强竞争意识,争取更高荣誉。
足球是一项集体性很强的项目,通过训练和比赛,可以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和顽强拼搏的进取意识。 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理论学习,掌握有关的足球知识,深刻体验足球文化内涵。
2、能力目标:通过技巧学习,挖掘个人潜力,提高足球技战术能力,努力培养足球人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锻炼的能力。
3、情感目标:提高个人文化素养,培养团队精神和竞取意识,争取荣誉为校争光。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学习技能,能根据自身需要,为终生学习和锻炼奠定基础。教育学生为提高新疆足球水平,推动中国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做出不懈努力。 三、教学方式
1、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结合,尊重个性发展,挖掘个人潜力,强调创新意识。
2、学习方法:模仿体验、观察比较、集体研讨、互帮互学、教学比赛、团结提高。 四、课程安排
专项身体素质练习部分
1、灵敏素质:
10米往返跑、绕障碍快速跑、听哨声或教师手势变向快速跑等。 2、柔韧素质:
踝、膝、关节的柔韧性练习,压腿、压肩牵拉肌肉练习等。 3、力量素质:
俯卧撑练习、各种形式的跳跃练习、腰腹力量练习、杠铃练习等。 4、速度素质:
30米快速跑、100米跑、200米跑、运球快速跑等。 5、耐力素质:
1000米跑、12分钟跑、5000米跑、万米跑等。
球性练习部分
一、运球
运球是用脚连续控制球的技术。运球技术动作连贯,方向、、速度变化多,而且经常与过人技巧连接起来,在比赛中运用的合理,将会取得以多打少的人数优势,突破防守创造射门得分的时机。但是,应该使学生认识到传球比运球快得多。凡是应该传又能够传出去的球,就不要盲目运球,应本着能传不运的原则加快推进速度
常用的运球技术有脚内侧运球和正、、外脚背运球,外脚背运球不仅可做直线运球也可做曲线运球。正脚背运球技术多用于直线运球,快速推进,尤其是在甩掉防守者,前面又有较大空当或直逼球门时,多采用正脚背快速运球。脚内侧运球多用在变向运球和掩护运球时采用 (1) 动作方法和要点
① 脚内侧运球时,支撑脚向前跨,踏在球的侧前方,膝关节稍弯曲,上体前倾向里转。随着身体向前移动,运球脚提起,在落地之前,用脚内侧推球的后中部。 在改变方向运球时,经常是用两只脚交替拨球
② 脚背外侧运球时,支撑脚保持在球的侧后方,运球脚抬起时,脚跟抬起,足尖稍内转,在迈步前伸落地前,用脚背外侧推拨球。向前跑动时身体自然放松,上体稍前倾,两臂自然摆动 (2) 教学方法
① 在慢跑中用单脚或双脚交替运球,体会推拨球的动作
② 将学生分成两队,对面站在篮球场端线处,第一人运球至对面端线,将球交给对面第一人,依次进行直线运球练习
③ 学生成一路纵队,第一人运球绕过标杆后往回运,将球交给第二人后,排到队尾,依次进行练习
④ 学生成一路纵队,第一人向前运球,分别绕过前方5~6个实心球再往回运球,用同样方法绕过实心球后交给下一人,依次进行曲线运球练习
⑤ 一列横队,每人一球,按教师的口令或手势做变向运球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