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二年级、8、端午节
学 校: 孤山小学 年级: 二 科 目: 传统文化 课型:新授 任课教师:牛翠华 备课时间:10 .12 授课时间:10.20 序号:8
课题 第八课 端午节 1、了解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及渊源。 2、在读故事、讲故事过程中,学习声情并茂的表达方法。 3、感受古人祛病健身、珍爱生命的科学意识;感受屈原的爱国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1、在读故事、讲故事过程中,学习声情并茂的表达方法。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难点 2、感受古人祛病健身、珍爱生命的科学意识;感受屈原的爱国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教学 环节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课文 三、练习 四、拓展活动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让学生读一读单元序言,说一说自己从中知道了什么? 学习课文 ( 1) 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端午节的时间和名称的由来。 读一读课文,说一说通过自读课文,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 提出来大家议一议。然后,教师根据情况给与必要的指导,适当扩展课文内容,让学生知道节日习俗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从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相通。 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的别称,如:夏节、浴兰节、 (2) 学习第二自然段,感受屈原的爱国情操,了解端午节的起源。 (3) 学习第三、四自然段,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讨论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让学生说一说对每种习俗的了解。 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给与补充说明。 总结:结合屈原投江的故事让学生知道了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讨论; 1、 问学生端午节的时间 2、 端午节的习俗 3、 看图片(各地的端午习俗) (1)、让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的图面,进 学生自由发言 让学生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讨论交流 汇报问题 小组讨论、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及风俗习惯 学生活动及教法 一步感知端午习俗,激发学生探究 节日文化、传承节日文化的兴趣。 教师总结 (2)、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资料, 看看各地还有哪些端午习俗? 赛龙舟 包粽子 采药 佩香囊 悬艾草 自我测评 分组结合、在我测评 (1)、以小组为单位,自我评价或同学们互相评价、交流,总结学习本课的体会和收获 (2)、作业:给家长讲讲屈原的故事,让家长也参与打分。 板书设计 教后 8、端午节 赛龙舟 包粽子 采药 佩香囊 悬艾草 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不仅仅是那些遗产,所遗留下来的华夏优秀儿女的素质也要传承,端午节,国家应该在此呼唤“屈小记 原”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是一座丰碑。而不是吃吃粽子,划划龙舟而已。 领导签字:谭桂玲 签字日期:10月16日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