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20:20:03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

力挽狂澜第一人——孙中山的生平与经历

1894-1911的辛亥革命,不可谓之不力挽狂澜,不可谓之不荡气回肠。想要真正了解辛亥革命, 就要深入了解辛亥革命的发起者与领导者——孙孙中山的生平与经历

—1866年11月12日(同治五年十月初六日),孙中山出生

—1879年(光绪五年),孙中山随母赴檀香山。较为系统地接受西方式的近代教育。

—1883年(光绪九年),孙中山自檀香山归国。

—1892年(光绪十八年),孙中山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随后在澳门、广州等地一面行医,一面结纳反清秘密会社,准备创立革命团体。 —1894年(光绪二十年),孙中山从上海去檀香山,组织兴中会。

—1904年(光绪三十年)11月,孙中山起草了《兴中会章程》,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主张。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8月,孙中山与黄兴等人,以兴中会、华兴会等革命团体为基础,在日本东京创建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他所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宗旨被采纳为同盟会纲领。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同盟会的成立,有力地促进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孙中山派人到国内外各地发展组织、宣传革命。他自己也在1905至1906年间赴东南亚各地向华侨宣传和募集革命经费,在一些地方创立同盟会的支部。他广泛传播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使更多的人投身于反清革命。孙中山领导的对改

良派的批判,为辛亥革命的爆发作了有力的思想准备。从1906至1911年,同盟会在华南各地组织多次武装起义,孙中山为起义制定战略方针,并在海外奔走,为起义筹募经费。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12月镇南关起义时,孙中山亲临前线参加战斗。——1911年(宣统三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孙中山被选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民国元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就职,组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2月12日,宣统帝(溥仪)宣布退位,267年的清朝统治和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建立了共和国。孙中山制定和公布一系列改革和进步的法令,3月11日,颁布带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的强大压力与革命党本身的涣散无力,孙中山被迫在清帝退位后,于1912年2月13日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让位于袁世凯,4月1日正式解职。

同年8月,同盟会改组成国民党,孙中山被推举为理事长。1913年(民国二年)3月,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被武士英暗杀,孙中山认为是袁世凯所为,主张武力讨袁。7月发动二次革命,失败后再度流亡日本。

一心只为天下公——辛亥革命的历程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文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广

义上辛亥革命指自19世纪末(一般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开始,但也有学者认为从1905年同盟会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共和梦碎化精神——辛亥革命的失败与成功

辛亥革命只推翻一个清朝政府,而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

大清亡了,不等于新社会的诞生,甚至不等于旧社会的死亡。因为这些青年并没有想清楚自己到底要一个什么样的新时代,也没有想过如何发动民众建立新社会,结果就是火力过度集中于作为旧社会代表的清朝皇族,在胜利的茫然间默许大清的各路旧势力接手政权——所谓“革命果实”被窃取,就是这个意思。 从真正底层百姓的角度来说,大清亡了也未必是进步,因为大清只求维持农业社会,不求发展,这个思想虽然落后,却有一个“永不加赋”的政治正确来配套,而且至少维持了面子上的和平,所以农民的日子还算勉强过得去。到了民国,国家四分五裂,实力派人人号称要自强、要发展,对农村敲骨榨髓远甚大清,结果流民四起,岁岁灾荒。这也是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实际上是“既成功,又失败了”

但是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与意义不可否认,简单的来解释,就是把中国社会带入了一个全新的范畴之内。

当时的中国只有一个建立在几乎停滞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的社会体制,一个已经明显在体制碰撞中完全落于下风,马上就要被摧毁的体制。如果没有一个完全的

冲击与改变,把中国社会带入一个全新的领域之内,那亡国灭种指日可待。

正是有了辛亥革命这一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才给中国人民从政治上、思想上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搜索更多关于: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 力挽狂澜第一人——孙中山的生平与经历 1894-1911的辛亥革命,不可谓之不力挽狂澜,不可谓之不荡气回肠。想要真正了解辛亥革命, 就要深入了解辛亥革命的发起者与领导者——孙孙中山的生平与经历 —1866年11月12日(同治五年十月初六日),孙中山出生 —1879年(光绪五年),孙中山随母赴檀香山。较为系统地接受西方式的近代教育。 —1883年(光绪九年),孙中山自檀香山归国。 —1892年(光绪十八年),孙中山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随后在澳门、广州等地一面行医,一面结纳反清秘密会社,准备创立革命团体。 —1894年(光绪二十年),孙中山从上海去檀香山,组织兴中会。 —1904年(光绪三十年)11月,孙中山起草了《兴中会章程》,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