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社戏》教案(2019最新编辑)
1.社戏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叙事详略有致、疏密相间的写法。 2、理解课文景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 【相关链接】 1、了解作者
鲁迅:原名 ,字 ,浙江绍兴人,从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 》时,开始以“鲁迅”为笔名。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 》、《 》《故事新编》等,散文集《 》(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 2、写作背景
短篇小说《社戏》写于1922年10月,当时社会黑暗,农民痛苦,使他自然回忆起心中保留的一块净土—平桥村。那里有外祖母的慈爱,也有纯朴善良农民的抚爱,更有热情能干的小伙伴们的友爱,那里还有一片可以摆脱封建教育和封建伦礼观念的自由天地。他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农村孩子,向往美好自由的生活,这种思想感情融于作品之中。
鲁迅在童年时代,曾随母亲到农村居住过,间或和许多农民亲近。《社戏》取材于自己的童年生活,采用回忆的形式,用第一人称写就。但已不是作者的自传,而是在生活基础上的艺术概括,所以不能把“我”看成就是鲁迅。 3、 关于社戏
社,原指土地神及祭祀土地神的活动。 社戏,指在社中进行的有关宗教、风俗的戏艺活动,在春秋两季迎神赛会时所演的戏,用以酬神祈福,一般在庙台或野外设台演出。 【自主学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勾画并疏通字词,理清文章的思路,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归省( ) 惮( ) 絮叨( ) 怠( )慢 撺掇( ) 凫( )水 ........ 潺潺( ) 蕴藻( ) 家眷( )皎( )洁 漂渺( ) 纠葛( ) .......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1)怠慢: (2)朦胧: (3)屹立: (4)纠葛: 3、请用一句简洁的话来概括全文内容。
4、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根据线索理清文章思路。
(1)课文的主要情节如下所示,请按叙述的先后,重新编排它们的顺序。 A.赵庄看社戏 B.夜航去看社戏途中 C.看社戏前的波折 D.看社戏后归航偷豆 E.六一公公送豆 F.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 G.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
( )→( )→( )→( )→( )→( )→( ) (2)课文上述情节中,哪些事详写,哪些事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3)请用四字短语概括对应段落内容:
A.10-13: ; B.14-21: ;C.22-30: 。 【合作探究】 一、文本理解
1、朗读第1至3自然段,文章写平桥村是“我”的乐土,“乐”的具体表现有哪些?这一部分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自读第5至9自然段,找出表现“我”心情变化的词句,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3、看社戏出发前遇到了哪些波折?又是怎样解决的?为什么要详写这些波折?
4、你如何理解“偷”罗汉豆这一行为?
二、综合探究
5、朗读11-13段、22-23段,思考:这几段调动了哪些感官,描写了哪些景物?运用了哪些修辞?它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拓展提升】 一、文本拓展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______,______,使我的心也______,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______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上,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文中空白处应填的词语是 、 、 、 。
2、这段文字行文缜密,前后多处照应。请将文段中相应的句子填写在相应的表格中。
前文交代的句子 A. ; 或者也许是渔火 C. ; 后文相照应的句子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 B. ; 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 3、选文中体现作者心情变化的句子有:a. ;b. ;c. ;d. 。这四句分别表现了“我”去看戏途中的 、 、 、 的心理。
4、对这几段文字写景时的观察点和观察角度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船上 仰视 B.岸上 平视 C.船上 平眺 D.岸上 眺望 二、表达提升
5、你有记得哪个季节的美丽月夜吗?请你用刚学的写景技巧也写一段夜景。(100字左右)
【当堂检测】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棹船(zhào) 归省(shěn) 怠慢(dài ) 肆无忌惮(dàn) ....B..潺潺(chán) 絮叨(xù ) 行辈(xíng) 踱来踱去(duó ) .....C.缥缈(miǎo) 家眷(juàn) 舀水(yǎo) 疏疏朗朗(sù) .....D.撺掇(duō) 凫水(fú) 乌桕 (jiù ) 上蹿下跳(cuān)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缥妙 絮叨 怠慢 上蹿下跳 B.摇橹 撮合 乌桕 肆无记惮 C.撺掇 竹篙 乌篷 疏疏郎郎 D.凫水 潺潺 弥散 踱来踱去 3、根据课文内容,选出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 )
A.小说写船头看戏的感觉,表现“我”对社戏的陶醉;写月夜归航的情景,表现孩子们欢快的心情和摇船的本领。
B.小说的标题是“社戏”,这就点明了它的中心事件是“看社戏”,因此,作者花了很多笔墨来写社戏的内容。
C.课文成功地刻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最突出的是双喜和六一公公。
D.这篇小说中,月下行船、船头看戏、月夜归航这三个片段写得富有诗情画意,充满了江南水乡的生活气息。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掌握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2、 揣摩文中的美词佳句,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独特感受。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