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省资阳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二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题(答案+解析)
高三物理二模考试题
资阳市高中2016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物理部分)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L”形支架AOB水平放置,物体P位于支架的OB部分,接触面粗糙;一根轻弹簧一端固定在支架AO上,另一端与物体P相连。物体P静止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现将“L”形支架绕O点逆时针缓慢旋转一小角度,P与支架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在转动的过程中,OB对P的
A. 支持力增大 B. 摩擦力不变 C. 作用力增大 D. 作用力减小 【答案】D 【解析】 【分析】
对P受力分析,要考虑弹力是否变化,及其静摩擦力的变化即可。 【详解】物体随OB缓慢转过一个小角度,其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支持力,增大,支持力N减小,所以A错误;弹力,因弹力F不
变,增大,f减小,所以B错误;OB对P的作用力大小等于支持力N和摩擦力f的合力
,由于N减小,f减小.OB对P的作用力大小将减小,所以C错误,D正确。
2.如图所示,一带正电的粒子以一定的初速度进入某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沿图中弯曲的b两点,虚线轨迹先后经过电场中的a、其中a点的场强大小为Ea,方向与ab连线成30°角;b点的场强大小为Eb,方向与ab连线成60°角,粒子只受电场力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
高三物理二模考试题
A. 点电荷Q带正电 B. a点的电势低于b点电势 C. 从a到b,系统的电势能减小
D. 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大于在b点的加速度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即可判断电性,由判断电场强弱,加速度大小。
【详解】根据轨迹弯曲方向判断出,粒子在运动的过程中,一直受库仑引力作用,因粒子带正电,所以点电荷带负电,故A错误;由图可知,点电荷Q位于Ea方向延长线与Eb方向延长线的交点处,且b点与a点相比,b点离负点电荷较近,b点处电势较低,所以B错误;由
可知正点电荷在电势低处,电势能较小,所以正点电荷在d处时,系统具有的电势
可判断电势能大小,由离点电荷远近可以
能较大,因此C正确;根据点电荷电场线的分布.b点处电场线分布较密,电场强度较大,粒子加速度较大,所以D错误。
3.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1.5V,内电阻r=0.5Ω,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电阻Rm=5.0Ω,定值电阻R2=2.0Ω,C为平行板电容器,其电容为3μF。将开关S与a接触,则
2
高三物理二模考试题
A. 当R1的阻值增大时,R2两端的电压减小
B. 当R1接入电路阻值为0.5Ω时,R1消耗的功率最大 C. 将开关从a接向b,流过R3的电流流向为d→>c
D. 将开关从a接向b,待电路稳定,流过R3的电荷量为9×10-3C 【答案】A 【解析】 【分析】
含容电路中当电路稳定时电容器支路相当与断路,与谁并联就与谁电压相等,与电容器串联的原件相当于导线。
【详解】增大R1的阻值,R总增大,I总减小,流过R2的电流减小,R2两端的电压减小,所以A正
确;将R2与电源看作等效电源,当R1=R2+r=2.5 Ω时.R1获得功率最大,所以B错误; 开关接a时,电容器左极扳带负电,开关接b时,左极板带正电,所以流过R3的电流流向为c→d,,因此C错误;因R1接人的阻值未知,不能求出电容器上电压的变化,故不能求出流过R3的电荷量,所以D错误。
4.A、B两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运动,B球在前,A球在后。mA=1kg,mB=2kg。经过一段时间,A、B发生正碰,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前、后两球的位移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根据以上信息可知碰撞类型属于
A. 弹性碰撞 B. 非弹性碰撞
3
高三物理二模考试题 C. 完全非弹性碰撞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图像可以读出A、B碰撞前后的速度,根据碰撞前后动能大小就可以判断是什么碰撞了。【详解】由图可知.A球碰前速度VA =6 m/s,碰后速度碰后速度为
;B球碰前速度为vB=3 m/s,
。根据题给数据可知,系统碰撞过程动量守恒。系统碰前的总动能
27J,碰后的总动能也是27 J.所以属于弹性碰撞,则A正确BCD错误。
5.四川省处在北纬26°03′~34°19′之间,某极地卫星通过四川最北端与最南端所在纬度线正上方所经历的时间为t,查阅到万有引力常量G及地球质量M。卫星的轨道视为圆形。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求出 A. 地球的半径
B. 该卫星的角速度 D. 该卫星距离地面的高度
C. 该卫星受到的向心力 【答案】B 【解析】 【分析】
通过纬度差和时间之比可以算出周期,再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可求出其他
【详解】卫星绕地球的运动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通过北纬26°03′~34°19′之间,所用时间为t,所以周期为T=
,根据
可得
,所以B正确;设地球半径为R.离地面高
度为h,根据可知,可求出,因此不能求出R和h,
所以A、D错误;因不知卫星质量,也就无法求出向心力,所以C错误。
6.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θ,传送带以速度v0逆时针匀速转动。在传送带的上端轻轻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小木块,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图乙为小木块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像。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判断出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