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标题-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三维设计人教版必修2浙江专版:课时跟踪检测(十) 宇宙航行
课时跟踪检测(十) 宇宙航行
1.关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地球同步卫星一定在赤道上空 B.不同的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高度不同
C.不同的地球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不相等 D.所有地球同步卫星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一定相等
解析:选A 地球同步卫星一定位于赤道上方,周期一定,离地面高度一定,向心加速度大小一定,所以A项正确,B、C项错误;F=也不同,D项错误。
2.将地球看做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在其上空有许多同步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们的质量可能不同 B.它们的角速度可能不同 C.它们的向心加速度可能不同 D.它们离地心的距离可能不同
解析:选A 所谓地球同步卫星,是相对地面静止且和地球有相同周期、角速度的卫星。同步卫星定位于赤道的正上方,离地面的高度约为3.6×104 km。因此所有同步卫星离地心的距离均相同,向心加速度也相同。
3.关于环绕地球运转的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小,周期越长 B.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大,周期越短 C.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大,周期越长 D.轨道半径越小,速度越小,周期越长
vMm4π2
解析:选A 地球对人造卫星的引力提供卫星所需要的向心力,由G2=m=m2rrTr,知v= 故A正确。
4.当人造地球卫星已进入预定轨道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卫星及卫星内的任何物体均不受重力作用
GM1
r∝r,当r增大时,v减小。T=
4π2r33∝r,当r增大时,T增大,GM
2
GMm
,不同的卫星质量不同,其向心力r2
B.卫星及卫星内的任何物体仍受重力作用,并可用弹簧测力计直接称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C.如果卫星自然破裂成质量不相等的两块,则这两块仍按原来的轨道和周期运行 D.如果在卫星内将一个物体自由释放,则卫星内观察者将可以看到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解析:选C 卫星在预定轨道上运行时,卫星及卫星内的物体仍然受到地球对它的引力作用,但处于失重状态 ,故A、B、D错误。若卫星自然破裂,任一部分受到地球的引力恰好提供该部分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它依旧按原来的轨道和周期运行,故C正确。
5.(多选)甲、乙为两颗地球卫星,其中甲为地球同步卫星,乙的运行高度低于甲的运行高度,两卫星轨道均可视为圆轨道。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周期大于乙的周期 B.乙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C.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 D.甲在运行时能经过北极的正上方
GMm
解析:选AC 卫星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时,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2=ma=
rGM4π2
m2r,得a=2,T=2πTr
r3GM,由题可知r甲>r乙,所以a甲T乙,故A、C正
确;第一宇宙速度等于近地卫星的绕行速度,也是最大的绕行速度,所以B错误;同步卫星的轨道平面在赤道的正上方,不可能经过北极正上方,D错误。
6.登上火星是人类的梦想。“嫦娥之父”欧阳自远透露:中国计划于2020年登陆火星。地球和火星公转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忽略行星自转影响。根据下表,火星和地球相比( )
行星 地球 火星 A.火星的公转周期较小 B.火星做圆周运动的加速度较小 C.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较大 D.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较大
GMm4π2
解析:选B 火星和地球都绕太阳做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2=m2rTr3GMGM
r=ma知,因r火>r地,而2=2,故T火>T地,选项A错误;向心加速度a=2,则a
T4πr
火
半径/m 6.4×106 3.4×106 质量/kg 6.0×1024 6.4×1023 轨道半径/m 1.5×1011 2.3×1011 <a地,故选项B正确;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地=
GM地GM火
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火=2,2,R地R火
代入数据比较知g火<g地,故选项C错误;地球和火星上的第一宇宙速度:v地= v火=
GM火
,v地>v火,故选项D错误。 R火
GM地
,R地
7.(多选)同步卫星离地心的距离为r,运行速率为v1,向心加速度为a1,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2,第一宇宙速度为v2,地球的半径为R,则下列比值正确的是( )
a1r
A.= a2Rv1rC.= v2R
r?2a1B.=? a2?R?v1 D.=v2
R r
a1r
解析:选AD 由于同步卫星与赤道上物体的角速度相等,由a=rω2得=,选项A
a2Rv2Mm
正确,B错误;由G2=mr,得v=
r
v1GM,故=rv2
R
r,选项D正确,C错误。
8. (2016年10月浙江选考)如图1所示,“天宫二号”在距离地面393 km的近圆轨道运行。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6.67×10
-11
N·m2/kg2,地球质量M=6.0×1024 kg,地球半径
R=6.4×103 km。由以上数据可估算( )
图1
A.“天宫二号”质量 B.“天宫二号”运行速度 C.“天宫二号”受到的向心力 D.地球对“天宫二号”的引力
v2GmM
解析:选B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2=mr,可知v=
r
GMr,所以选项
B正确。天宫二号的质量会两边消去,即无法得知天宫二号的质量,即选项A错误。同时其受到的向心力、引力都因为不知质量而无法求解,所以A、C、D错误。
9.(多选)P1、P2为相距遥远的两颗行星,距各自表面相同高度处各有一颗卫星s1、s2做匀速圆周运动。图2中纵坐标表示行星对周围空间各处物体的引力产生的加速度a,横坐标表示物体到行星中心的距离r的平方,两条曲线分别表示P1、P2周围的a与r2的反比关系,它们左端点横坐标相同。则( )
图2
A.P1的平均密度比P2的大 B.P1的“第一宇宙速度”比P2的小 C.s1的向心加速度比s2的大 D.s1的公转周期比s2的大
解析:选AC 由图像左端点横坐标相同可知,P1、P2两行星的半径R相等,对于两MmR2a
行星的近地卫星:G2=ma,得行星的质量M=,由a-r2图像可知P1的近地卫星的向
GRMmmv
心加速度大,所以P1的质量大,平均密度大,选项A正确;根据G2=R得,行星的第R一宇宙速度v=
GMR,由于P1的质量大,所以P1的第一宇宙速度大,选项B错误;s1、
2
2π?Mm
s2的轨道半径相等,由a-r2图像可知s1的向心加速度大,选项C正确;根据G2=m??T?r
2
r得,卫星的公转周期T=2π
r3,由于P1的质量大,故s1的公转周期小,选项D错GM
误。
10. (多选)北京时间2013年6月13日13时18分,“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交会对接前“神舟十号”飞船先在较低的圆轨道1上运动,在适当位置经变轨与在圆轨道2上运动的“天宫一号”对接。如图3所示,M、Q两点在轨道1上,P点在轨道2上,三点连线过地球球心,把飞船的加速过程简化为只做一次短时加速。则“神舟十号”( )
图3
A.“神舟十号”须在Q点加速,才能在P点与“天宫一号”相遇 B.“神舟十号”在M点经一次加速,即可变轨到轨道2 C.“神舟十号”在M点变轨后的速度大于变轨前的速度 D.“神舟十号”变轨后运行周期总大于变轨前的运行周期
v2Mm
解析:选BD 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G2=mr=mω2r
r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