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俱舍论讲记 分别根品第二(a4)校对完整篇

俱舍论讲记 分别根品第二(a4)校对完整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15:59:38

分别根品第二

分别根品第二

上界品明诸法体,此根品明诸法用,以依体起用,故界品后明根品。此品总有七十四颂,内容可分三大类:一、初二十二颂明二十二根。二、次二十七颂,明俱生诸法。三、后二十五颂,明六因四缘。在明二十二根中讲了根义,根的废立,根体以及诸门分别等内容。明俱生诸法中,是讲当各根生起时,共有多少法与之俱生。明六因四缘中,是讲小乘所有原因结果的规则,也可以说是俱舍论的因果论。 分别根品者,胜用增上名之为根,此品广明故名分别。

根品的立名,二十二根是根品里最重要而有趣的一段,因为它对人生世间的相续、流转、变化,向上以及完成,有着强烈的胜用,所以在本品最初说,品名也因此得名。(1、最初说;2、有胜用)

二 述 异 部

已 一 述 萨 婆 多 部

五 杂 门 分 别

四 诸 门 分 别

三 明 根 体

二 明 根 废 立

戊 一 释 根 义 二

三 明 六 因 四 缘

二 明 俱 生 诸 法

丁 一 明 二 十 二 根 五

丙 二 明 诸 法 用 三

已一 述萨婆多部

前界品末已列诸根。根是什么意思?有最胜、自在、光显三义,根体殊胜,名为最胜;根用殊胜:名为自在,体用双胜,名为光显。由此成立根增上义。

根是从譬喻上立名,有能发生、持续、增长繁荣的殊胜作用,叫它做根。“根”有生长、增胜二义。如草木的根一样,它能发生芽叶,吸取滋料,增长枝干发展的活力而茂盛叶蕊,所以叫根。二十二根对于人类生命上所需要的作用,详言之,生命之流,永远在跃跃奔放的活力,全藉二十二根在各尽其能通力合作的供给。论云:二十二根,于诸法中作用最胜故。

二十二根,谁望于谁,起增上用?

传说五于四 四根于二种 五八染净中 各别为增上

这一颂是依有部师将二十二根分为四组来解释(根的增上作用)

传说五于四:传说二字,是论主不同意有部的意见。五,指眼等五根;四,指四事,即庄严身、导养身、生识等、不共事,即五色根于四事上各有增上用。

1、庄严身:具足五根,身相庄严,随缺一根,则显丑陋。如盲聋喑哑等人。 2、导养身:五根能引导、保养身体,避离危险之境。眼见恶色,令身远离;耳闻恶声,导身趋避;鼻嗅恶香,舌尝恶味,身触刺境,自觉躲避;又香味触三是段食性,受用

35

分别根品第二

段食,以资身心。显宗论云:“譬如明眼人能避险恶难。世有聪明者,能离当苦恶,多闻能知法,多闻能离罪,多闻舍无义,多闻得涅磐”。又云:“身由食住,命托食存。”

3、生识等:等,等取相应心所。五根能发生五识及此相应心所,使起分别故。 4、不共事:五根各取自境,如眼根取色境、耳根取声境等(眼见色,耳闻声等),各有不共的功用。

以上五根是人生本体的组织。并通常所说的五官即是。因为人是宇宙中争生存的动物,否则缺少任何一根,于生存上即有发生危险的可能,同时也不能完成一个人健全的体质。如身根四肢残缺,或是眼等不全,即不能图存以抵抗外界的侵凌。故俱舍论说眼等五根于有情有四事增上。

四根于二种:四根指男、女、命、意四根,各于二事有增上用。 一、男女二根的二事增上:(有情异、分别异)

1、有情异:约生命的总相说,由此二根,令诸有情,男女类别。

2.分别异:约生命的别相说,由此二根,形相大小,言音粗细,乳房大小等别。(劫初有情形类皆同)

男女二根是人生的产殖处,若没有男女二根则人的出生处之缘便没有,而众生根本既不得为众生。契经云:“欲界众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众生之为众生正为此故。”长阿含经云:“六欲天尤有嫁娶诸婬欲事,故毗奈耶中佛子根本戒首在远离淫欲。此为转凡入圣离生死之关键。”

二.命根的二事增上

1、能续过去的众同分(有情的异名):对于有情众同分的一切生命能使其相续不断。 2、能持现在的众同分:对于有情一期生命能摄持不坏。

命根是人生的存活,有命根,说明人还活着,无命根,则宣告寿命结束,死了。就是住时势分相续决定,说名命根。

三、意根的二事增上

1、能续后有:就是这世生命体结束后(死有),由中有位去受生时,见父母欲行起爱恚心,续后生有。这都是由意根相续的作用。

2、自在随行:谓意根为六识共所依遍缘一切法。故普光记云:心能导世间是自在义,心能遍摄受是随行义。(又世尊言:心清净故有情清净,心杂染故有情杂染)。即世间一切善、恶、美、丑都是心力造成的,名能导;一切善恶法又是以心为主体,名遍摄受。

五于染中增上:苦、乐、、忧、喜、舍五受根,皆于染污法中为增上用。喜乐二受是适意境,随顺于贪而使贪烦恼增上;忧苦二受是不适意境,随顺于嗔使嗔烦恼增上;舍受是中庸境,随顺于痴,会使痴烦恼增上。

意根及五受根,是人生的心理及环境,由心理的不同乃有受的差别环境。如心清净则有情清净,心杂染则有情杂染。因此人的心理要保持清净,否则,随受环境的影响,就产生不同的感受,烦恼随增,流转生死,失坏圣道,直以此故,沉沦苦海。杳无出期。昏昏

36

分别根品第二

噩噩长夜漫漫何时天亮。

八于净中增上:信、勤、念、定、慧五净根及未知当知、已知、具知三无漏根,此八根于清净法中有增上用。若有情有此八根,一切清净善,就能一天一天地随顺生长起来,以至究竟涅槃。

离苦得乐,为有情共同的愿望。但此离苦得乐的清净资粮是什么?论云:此净资粮有信等五根。如契经云:我圣弟子,具信墙堑,具勤势力,具念防卫,心定解脱,慧为利剑。?? 云何五信根?但五信根,入对法论,解最明切。一、信:谓令心澄净,于三宝因果相属有性等中,现前忍许,能除遣心浊秽法。如清水珠置于池内,令浊秽水,皆即澄清。如是信珠在心池内,心清浊秽皆即除遣。又信佛证菩提,信法是善说,信僧具妙行,及信一切外道所迷缘起法性。二、精进:谓于善不善法生灭事中,勇悍为性,使沉溺生死泥者,能策励心,令速出离。三、念:谓令心于境明记不忘,已正当作诸事业。四、定:谓令心专注一境。如蛇在筒,行便不曲,令心在定中,正直而转。五、慧:谓于诸法能有拣择,随其所应,观察修习,由此修习,洁净身心,烦恼障尽。于未知当知根,住于见道,谓在见道中,苦法智忍位,有八谛未知当知行转,至苦生智位,有七未知当知行,乃至道类忍位。??故十五心皆名未知当知根。已知根者,谓在道类智已知谛周,尽无未曾知圣谛之境,为求知故,起于圣道,为断修惑,于四圣谛境复数数修习,是为已知根。具知根者,正理论云:具知根体知已已知故名为知。习知成性故,或能护知故,以求得尽智无生智。又光记云:于现在世受用法乐住中具根有增上也。由此是尽共边际,是真出离,究竟涅槃。

总的来说:由眼等五根成一健全的有情,又由男女二根为差别和出生处缘,复由命根一期中住,或五十年或八十年,再由意根有心理的智能,能令生命相续未来,领受苦乐等环境,是为流转门。还灭门者,即由五净根依佛陀圣教, 殷重专勤深深意乐。于未知当知根断见惑;于已知根,断除所余障;于具知根,究竟清净证大菩提。

已二 述异部

这是约经部义,释二十二根。因为经部是主张识见的,不同意有部用根来解释导养身及不共事,认为见色闻声,避险就安受用段食,支持生命等。都是识的增上用,非根的功能。他说。

了自境增上 总立于六根 从身立二根 女男性增上

于同住杂染 清净增上故 应知命五受 信等立为根 未当知已知 具知根亦尔 于得后后道 涅槃等增上

前二句释眼等六眼;次二句释女男二根;第二颂释命根、五受、五净十一根;最后一颂释三无漏根。

了即了别。了自境者。五识各缘自境名了自境,意识遍缘一切境,名一切境识,也名了自境,是自已境故。即眼等五根对于能了别各别自境有增上用,能生五识,意根对于能了别一切境有增上用,能生意识。故眼等六根总立为根。

37

分别根品第二

女男二根是从身根上分出来建立的。因为女男二根对于区别二性有增上用。又由于女男二根的不同也影响到其余身根的差异。如女身形体小,音声尖细,男身形体大,音声雄朗。作业:女的喜操烹调、缝纫、刺绣等;男的喜治学问,做大官,立功、立德等。志趣,女的爱好脂粉,喜欢装饰;男的高兴冒险,乐意弓马。身形、音声就本体说事实如此。作业、志趣随时代,环境说,并非绝对。

第二个颂,分成三句读:

1于同住增上故,应知命立根:同者,同类色身。亦名众同分。即由命根故,众同分得住。就是众同分住中命根有增上用,因为命根有摄持色心,寿暖的特殊功能,命根一断,色心分离,寿暖散失,一期生命即宣告结束。

2于杂染增上故,应知五受立为根:杂染即烦恼。此同有部说。谓由五受起诸烦恼。由乐喜受贪随增,由苦忧受嗔随增,由不苦不乐受无明随增。

3于清净增上故,应知信等立为根:谓由此信等善根势力,伏诸烦恼,引生圣道。 第三颂,也分成三句读:

1未知当知对于得已知根有增上用,未知当知根是见道。已知根是修道。由见道引发修道能为增上用。

2已知根对于得具知根有增上用:已知根是修道,具知根是无学道。由修道引发无学道有增上用。

3具知根对于得涅槃有增上用:涅槃是无学果,以心无烦恼方得涅槃。心未解脱,不能得涅槃。由具知根,心得解脱。心若解脱,方得涅槃。所以具知根对涅 槃有增上用。

“等”字显另有异说,即对于见所断烦恼灭中,未知当知根有增上用;对于修所断烦恼灭中,已知根有增上用;对于得现法乐住中具知根有增上用。由此具知根能领受解脱身中的喜乐事等。

以上二家释根略有差别: 已 戊 一、初说六根别立;后说六根总立。 二 一 二 二、初说命根在意根前;后说命根在意根后。 叙 述 明 三、初说女男根于二事增上;后说女男根从身分立。 异 自 根 四、初说信等八根总说为净;后说信等五为净,后三无漏。 说 宗 废 有说于七十五法中,废六十二法不立为根,唯依十三法(六根六 立 识,法界一分)立为二十二根。 二

已一 述自宗(述有部明根废立)

问:若从增上用立为根,那么无明等十二有支应立为根,因为前支无明对于后支行有增上用。乃至前支生对于后支死有有增上用(此约自宗难)又语具〈肉舌〉对语言有增上用,手对执物有增上用,足对行步有增上用。小便处对男女淫欲有增上用。大便处对排泄体内粪便有增上用。皆应立为根。(此约数论师五作业根难)这些都不够立为根的条件,

3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分别根品第二 分别根品第二 上界品明诸法体,此根品明诸法用,以依体起用,故界品后明根品。此品总有七十四颂,内容可分三大类:一、初二十二颂明二十二根。二、次二十七颂,明俱生诸法。三、后二十五颂,明六因四缘。在明二十二根中讲了根义,根的废立,根体以及诸门分别等内容。明俱生诸法中,是讲当各根生起时,共有多少法与之俱生。明六因四缘中,是讲小乘所有原因结果的规则,也可以说是俱舍论的因果论。 分别根品者,胜用增上名之为根,此品广明故名分别。 根品的立名,二十二根是根品里最重要而有趣的一段,因为它对人生世间的相续、流转、变化,向上以及完成,有着强烈的胜用,所以在本品最初说,品名也因此得名。(1、最初说;2、有胜用) 二 述 异 部 已 一 述 萨 婆 多 部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