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套试卷合集)2020年上海市崇明县物理八年级(上)期末预测试题
24.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测量小车在固定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装置图。小车从带有适当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两处时,电子时钟所显示的两个不同的时刻,则:
(1)由图可知,斜面上的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______mm。 (2)该实验原理是______。
(3)在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倾角适当______(选填“大”或“小”)一些。 (4)由图可知:小车在A,B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C B D C D B B D 二、填空题 11.不变 变大
12.凸 倒立 照相机 13.液体的热胀冷缩 ?7 14.乙 传播过程中 分贝 15.匀速 2
16.牛顿 折射 绿 三、计算题 17.85g/cm
18.(1)44km/h;(2)6×103N。 四、实验题
19.2 20 2.16×10 偏大 先取下小砝码,再向右适当移动游码,使横梁平衡 C 20.变暗 左 21.(1)刻度尺;位置; (2)前;等效替代法; (3)虚; (4)不变; (5)C;
(6)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因为玻璃的两个表面同时发生反射,两个反射面各成一个像,所以成两个像 22.晶体 固液共存态 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C
23.A、B、C 频率(快慢) 钢尺 响度 低 钢尺的振动频率低于20HZ 24.v=小 0.03
3
3
st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根据密度公式ρ=m/V可知
A.同一种物质,密度跟质量成正比 B.同一种物质,密度跟体积成反比 C.同一种物质,质量跟体积成正比 D.不同物质,体积跟密度成反比
2.如图所示,两条光线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b点,在虚线框内放入甲透镜后光线将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c点;在虚线框内放人乙透镜后,光线将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a点,则( )
A.甲是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B.乙是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C.甲是凸透镜,可用于娇正远视眼 D.乙是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3.现有以下关于凸透镜的说法
①所有的凸透镜都只有右侧一个焦点;②凸透镜使能够会聚的光线提前会聚;③任何一束光线通过凸透镜后都将会聚于一点;④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随时变化的 A.只有①②正确 C.只有③④正确
4.下列关于声和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和光传播都需要介质 B.光速和声速一样大
C.声传播需要介质,光传播不需要介质 D.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5.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雨后彩虹是光的反射现象
B.城市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光的折射现象
C.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色光 D.电影屏幕制成白色是因为白色吸收各种色光
6.图中,表示非晶体凝固过程的温度变化曲线的是( )
B.只有②正确 D.只有④正确
A. B. C. D.
7.用雪堆成的大雪人,即使气温在0℃以下,时间长了雪人也会逐渐变矮,这主要是由于 A.整个雪人同时逐渐熔化 B.整个雪人同时逐渐升华 C.雪人底部因熔点降低而熔化 D.雪人底部因温度升高而熔化
8.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
C.游泳时在水下能听到岸上的声音,说明水能够传声 D.“公共场所请勿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声的响度要小
9.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个现象说明了
A.水可以传播声音 C.固体能够传声
B.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 D.液体也可以成为声源
10.在一些影视作品中常见房屋倒塌、重物落下,将演员砸成重伤的镜头,这些重物材料的密度 A.比实物密度大 B.比实物密度小 C.与实物密度相等 D.与实物密度相近 二、填空题
11.早晨同学们饮用的甜牛奶,每瓶体积约为200_____(填cm或m),它的密度是1.1×10kg/m,喝了一半后,剩余牛奶的密度是_____。
12.开普勒式望远镜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________附近成实像,目镜相当于一个________。 13.人眼是世界上最精密的__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只有成像在视网膜上才会看清物体;小莉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她向黑板靠近几步就看清了,说明她是______眼(选填“近视”或“远视”).如果小莉仍坐在原位,为了使物体的像刚好落在小莉的视网膜上,她应该配戴适当度数的______透镜制作的眼镜来矫正视力。
14.炎热的夏天,小叶从冰箱内取出一块﹣5℃的冰块,其体积为100cm,放入一个玻璃杯中,加上盖子,则冰_____(“会”或“不会”)立即熔化。后来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后,其体积变化了_____cm3。(ρ冰=0.9×103kg/m3)
15.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
3
3
3
3
3
16.AB两车分别从P、Q两点同时同向运动,经过6秒A、B相遇,它们是s?t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由此可知vA________vB(填“?”、“?”或“?”),P、Q间的距离为________m.
三、计算题
17.一空容器的质量为m0,容积为V0,该容器内装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为m1,若在容器内放一质量为m的小金属块A后再加满这种液体,总质量为m2。求: (1)这种液体的密度?
(2)小金属块A的体积?
18.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求: (1)该汽车在600s内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四、实验题
19.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小明想测量一块玉石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1)将天平放在____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的____处。
(2)用天平测量玉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玉石的质量为___g;将玉石放入盛有20mL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如图乙所示,则玉石的体积是____mL。 (3)根据测量结果可知该玉石的密度为____kg/m。
3
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调节烛焰、__________中心和光屏中心,使之在一条与光具座平行的直线上;
(2)实验时,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光屏上的像将向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3)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a、b、c、d、四个不同的位置,如图所示, 其中蜡烛放在__________处所得到的实像最小;放在__________处得到正立的虚像;在__________处的成像规律是放大镜的原理;
(4)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如图是我国海监人员正在用一台可变焦距的相机拍摄钓鱼岛,如果要让像更大一些,镜头焦距应该调得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 21.课题四:与镜子有关的实验探究
小玉他们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
(1)小玉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_____,这是为了_____。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